快好知 kuaihz

道德经:人性的高级思维,是懂得在“起始点...

道德经:人性的高级思维,是懂得在“起始点”发力。

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和行为习惯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包括那些有着大成就的人,他们所表现于外的状态和平常人无异,而这也是很多人疑惑不解的事情,为什么看似差不多的人生状态,最终的结局会相差如此之大呢?

这一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所看见的是表象,而真正有大成就的人,他们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事物起始之处发力,将自己的注意点放在了因果关系当中的“起始点”。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细枝末节的小事上要处理的一丝不苟,才不会留下漏洞,在无人所见的暗处也要心地正直,处事公正,在遇到窘迫的境地时,也不放弃追求,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常在暗处起始,这也是容易被人所忽略的。

大的方向需要自己把握,小的细节更要自己做到极致,世俗之人有一个错误的思维,就是看待问题的时候,总喜欢执着于问题表象,而忽略了事物本质。

殊不知,那些有大成就的人看似与普通人无异,但是他在背后所做出的努力,和他在小事上积累沉淀的能量,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一个人只有将人生的小细节控制适度,把握谨慎,小火星也可以燎原,小的微笑也可以散播欢喜与爱,所以小中有着无穷的力量,那些看不见的背后,藏着我们所能看见的因果。

《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我们以为世间万事之间那些事情都是偶然出现的时候,却忽略了偶然背后的必然。

每一个看似偶然的现象,背后都有一个复杂而隐晦和潜移默化的演化阶段,而这种现象却总容易被人忽略,人们往往注意不到。

这就是道的规律,所以真正有智慧的智者,都能够在事物形成之前,也就是潜移默化的初始阶段,就努力和运作,才能按照自己的意向去发展。

正所谓“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秉持慎终如始的处事法则,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

这种合乎道的智慧与言行,从来都不是通过变换表面的形式来共同谦虚,而是真诚的顺应自然之道的规律。

所以将自己的思维专注在一些小事,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在表象形成之前的状态中,才能在潜移默化的初始阶段主导这一件事情,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注重小事”这样一种思维,而是认知事物表象背后的规律,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凡是等到事物形成的时候才去找原因,到时就已经为时已晚。

曾国藩在功成名就之时,还不忘写信给自己的弟弟,说道:“你我同朝为官,家人幸福美满,这在朝中都是少有的个例,所以一定要保持谨慎的状态,尽量避免别人的妒忌和指责,这样就能免除祸患。”

《曾国藩家书》之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慎独是儒学之中的概念,说的是人处于暗室之中,也能端正自我心性的智慧。

而曾国藩的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慎独,心里自然会安心平静;求静,身体自然会愈加强健;求仁,自然可以使人喜悦;而最后更要做到习惯于劳苦,鬼神都会敬重。

当一个人从自己的心性根源处来修正自身的时候,那么他未来的人生一定会富足和安康。

因为一个人余生的状态,都藏在现在的一言一行的小习惯之中,明白这个道理,便能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道德经  道德经词条  起始  起始词条  懂得  懂得词条  人性  人性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国学

 国学之根源(一)(续5)

国学之根源(一)(续5)说到《史》,多说一句,学历史的人都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国的历史,他国的历史基本都是断代史。唯有我国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上下绵延5千多年。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