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古代钱币的演变是怎样的?从秦两半到开元通宝

古代最早的钱币是用贝类制作的,到了商、周时期才把货币改为实物货币,然后又慢慢发展为金属货币。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将秦币作为全国货币,称为“秦两半”。秦半两外观呈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孔,并没有太多复杂的轮廓。此后各个朝代都会打造自己的专属货币,例如汉朝的五铢钱、唐朝的开元通宝、宋朝的天圣元宝等,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钱币,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立即下达了天下同的政令。

在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同时,经济方面的统一也在悄然进行中。原本只在秦国境内流通的“秦两半”铜钱成为全国范围内流通的货币

“秦两半”准确的叫法应该叫“秦半两”。秦制实行二十四进制,24锱为一铢,24铢为一两,一两约为15.6克,因此“秦两半”铜钱每枚重12铢,约和现代8克。

“秦两半”铜钱推广的意义还在于,它为后世制钱定下范本,两千年之后的清代,铜钱的形状依然是圆形方孔。

在“秦两半”铜币全国流通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钱币发行相对混乱,皆以国家或者地区为单位发行。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楚国的蚁币(鬼脸钱),流行于燕赵的铲币,流行于齐鲁的刀币,当然还有流行于秦国和魏国的方孔钱。

春秋战国时期没有经融系统和汇率,这些形状各异的货币尽管只在产地流行,但离开产地,却依然能够使用,购买力因产地国力强弱有所差别,几乎可忽略不计。

为什么不同国家的货币能在别国使用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当时货币的计价方式和现代有着根本的区别——铜币的重量即面值,即纪重货币

《史记·始皇本纪》记载“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钱”一事,则是指正式实行方孔圆形的“半两”钱。秦国因为生产力落后,本国并不铸造货币,商鞅变法才将流行于魏国的圜钱引入秦国,为秦国货币使用之开端。

秦国货币大致有一两圜钱、半圜钱、两甾钱、十二铢钱、半两钱等。记载中提到的“两”、“甾”、“铢”皆是秦制重量单位。

汉承秦制,制钱依然使用方孔钱。汉朝初期,“秦两半”依然是市场上主要流通的货币,弊端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

一是由于连年战争,市场上流通的“秦两半”越来越少,数量不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二是秦两半钱面额太大,不利于小额交易。

汉初国力尚在恢复阶段,政府无力组织大规模铸钱活动,不得不对货币铸造采取了一个放任的态度,允许民间铸币。《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

汉朝政府对铸币大开方便之门,一时之间,流通在市面上的货币多如泉涌,政府铸币,诸侯铸币,民间铸币包括还未完全退出市场的秦两半,多种货币并行于世,一片混乱。

由于政府在铸币政策上只规定铸币的面额(重量),其余的一切包括铜料开采,冶炼,铸造一切都交给铜币铸造者自行处理,因此那些不足值的铜币成为市场的弃儿。足重、质量好的铜币更受市场欢迎,秦两半也因为重量太大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混乱的状况也随之结束。

这场货币战争的胜利者是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他俩皆因封地内有铜山,所产铜币质量更优,二人也因为发展铸币业成为巨富。

汉高祖,文帝,景帝三朝皆推行货币自由政策。这种情况在现代看来不可思议,但在汉初却收到奇效,经历了春秋战国和秦汉纷争而凋敝的经济竟在四五十年间恢复乃至蓬勃发展。

私发货币没有造成通货膨胀,反而促进经济发展,皆因汉朝货币实行铜本位。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铜矿的开采,冶炼以及铜币铸造产量有限,即使当时所有铸币者马力全开,依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还有大量铜料被用作礼器和生活用具之类,因此,初汉三朝,铜币一直有着大量的市场缺口。自由货币政策持续到汉武帝时期落下帷幕。

汉朝疆域太大,统治者未能掌控全局,汉初将铸币权交给地方和个人只是权宜之计。在经历了“文景之治”后,汉朝国力强盛,汉景帝对民间铸币开始收紧。

景帝借故将大夫邓通处死,吴王刘濞因为叛乱失国,两个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身首异处,完全收回铸币权只是时间问题。

汉武帝登基不久,一改先辈的和亲政策,对匈奴首开战端。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很快耗尽了初汉三朝积累的财富,常规的税收无法满足养官和对外战争的需要,汉武帝的目光自然落到铸币这项来钱最快的事业上。

汉武帝的功业不必细说,但他在货币政策上却为后世王朝做了一个很坏的典型。由于政府机构垄了货币发行,使得政府具备了利用滥发货币制造通货膨胀,从民间撅起财富的能力。

不懂经济规律的汉武帝在发行货币随心所欲,一切以敛财为目的。一方面,他发行皮币和白金币。这两种礼仪性货币面值巨大,却并不在市场上流通,完全是为了从贵族掠夺财富。另一方面发行了三铢钱,这种小额铜币标明三铢,却充做五铢使用,变相地让民间原来流通的铜币贬值,民间财富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

混乱的货币让各个阶层苦不堪言,汉武帝的货币政策在当时饱受争议,后世君王充分意识到垄断铸币权对国家统治的好处,却更乐意颂扬汉武帝在货币政策上的作为。

汉武帝意识到自己在货币政策上的失误,为了稳定混乱的货币市场,铸造了一种新“五铢钱”。规定这种五铢钱只准在上林苑铸造,并且严厉打击民间私铸铜币。至此,汉武帝终于完成了国家完全垄断货币发行的进程。

五铢钱从汉武帝开始发行到唐朝开国年间废除,总共流通了720年。取代五铢钱的是影响极大的“开元通宝”。这种唐高祖发行的铜币与之前的货币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采取相同的形制,但取消了五铢钱的纪重币制,规定每个铜钱为一文,每十文为一钱,一千文钱重六斤四两。开元通宝是唐朝流通时间最长的铜币。

开元通宝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改革了传统的货币制度,也结束了中国古代二十四进制的计算方式,十进制计算方式进入大众视野,为将来的白银货币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于唐玄宗曾以“开元”为年号,因此很多人认为开元通宝是年号钱。其实并不是,因为年号钱直到宋朝时期才开始流行。

尽管以年号铸造铜币在宋朝之前偶有出现,但未形成制度,直到宋太宗时,才作为一种制度保留下来,北宋开始,几乎每改年号就铸新钱。

因为丧失了北方领土,铜料来源大大减少,南宋境内铜币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铁铸钱一度大行其道。但铁币高重低值的特性不受市场欢迎,纸币的产生和白银的货币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中国古代没有成熟的金融理论,统治者对经济规律也是一无所知,发行货币成了空手套白狼的生意,统治者乐于使用这种手段撅起民间财富。

王朝初始,统治者在发行货币上相对克制和谨慎,随着官僚集团日益庞大,统治者不得不采取通货膨胀的手段缓解财政压力,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为了维持王朝稳定制造的通货膨胀最后变成王朝倒台的加速器。纵观中国两千年封建史,皆是如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通宝  通宝词条  开元  开元词条  两半  两半词条  钱币  钱币词条  演变  演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