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篇文章让你了解书法与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久、空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就已经出现早期的刻划符号,被学者认为是汉字的萌芽。

最古老的文字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汉字真正形成系统是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其主要特征之一是甲骨文的出现。

“人吞商史”生动地记录了人们将甲骨当成中药龙骨被吃进了肚子里,竟无意间发现了刻划在上面的特殊符号的故事。经专家考证,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可考证的最早的文字。殷墟大批甲骨文刻辞的发现,表明商代晚期刻写的文字已经基本摆脱了图形文字的桎梏。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此骨系河南安阳出土,长32.2cm、宽19.8cm。它是甲骨文断代第一期商武王时期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

甲骨文是将文字契刻于龟甲或兽骨之上,多用于占卜记事。《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的文字刀法老辣,点画劲健挺拔,整体章法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与之时间接近的大篆书体,具有高度成熟的结字风貌,瘦劲修长、仪态万千。大篆分为金文、籀文。其章法纵横、错落有致。自然而不做作,呈现出一派天真烂漫的艺术意趣。

毛公鼎

其中的金文是指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是大篆的一种。先秦称青铜为“金”,故称“金文”。研究金文,最详尽的资料莫过于毛公鼎,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内容叙事完整、记载详实,被誉为“抵得过一篇《尚书》”,它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古典美。

毛公鼎铭文

文字的统一

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统一政权,将原来的大篆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在中国一直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秦代时的小篆风貌,可由现存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及权量铭文等遗物中看到。

李斯《琅琊台刻石》,碑刻书法,公元前219年

汉承秦制,一开始用篆书,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隶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乙瑛碑》是汉隶中有数的逸品。非常适合初学者由此入手,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它是“汉隶之最可师法者”。它用笔沉着厚重、端庄雍容,体现了传统文化追求的宗庙之美。

汉隶的代表还有《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及《石门颂》,均是上乘佳品。

《乙瑛碑》现存山东曲阜孔庙,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

《曹全碑》,西安博物馆碑林保存,东汉中平二年 (185年)立

书法的第一个鼎盛期

东晋顾恺之有“以形写神”之称,书法作品也必定要有筋骨气血。三国为过渡时期;两晋为鼎盛时期。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楷、行、草等字体在广泛的应用中得到了迅速完善,在风格的开创和典范的树立上,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书法史的发展。

钟繇《宣示表》,小楷法帖,三国时期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碑《龙门十二品》被誉为“上承汉隶,下开唐楷”,被称为“魏碑中最美的书法”。而极富盛名的《张猛龙碑》,更具魏碑楷书典型的笔法特征;同时,此碑的技巧内容丰富,风格特征独特。

龙门造像拓片

《张猛龙碑》,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对魏楷相当赞赏,概括魏楷之美有十:

“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韵辉穆,

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

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

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铜达,

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细审这“十美”,《张猛龙碑》可存其八九。

书法的又一鼎盛期

到了唐代,书法艺术继承晋书迎来又一高峰。此时,在楷、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法家,楷书、草书的影响最甚。唐代也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刻帖的年代,唐代书法家人才辈出,为后世楷书的发展奠定了极深的根基。

颜真卿《多宝塔碑》

颜真卿书法精妙,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欧阳询是“欧体”始祖,还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还有自学成才的怀素,癫狂的一生,用自由书写肆意洒脱的情怀。

柳公权《玄秘塔碑》

到了宋代,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的米芾,成就以行书最大。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米芾《蜀素帖》

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余先得摹本,刻之鸿堂帖中。”

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重大作用,它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不过,活字印刷术也兼具一些明显的缺点,例如刻版费时费工费料,大批书版存放不便,有错字不易更正等。

元代出现了创“赵体”书的赵孟頫,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他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倪瓒也是个性十分独特的书画家,他作为在野的高人韵士,参禅学道、浪迹天涯。

赵孟頫小楷

文征明小楷

明代小楷以文征明为首,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所说的“读万卷书”正是指一个人要想成为艺术家,必须学习传统、学习古人。他17岁开始学习书法时临写颜真卿的《多宝塔碑》,22岁学习绘画时师法黄公望,以后又遍学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董其昌《行书七言诗 》,释文:“缘溪青嶂是秦余,灵境今归旧史居。素友讵迷初入路,顽仙宁读未焚书。”

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其昌的书法为宗,备加推崇、偏爱,甚至亲自临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

乾隆《临董其昌仿颜帖》

中国清代书法在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它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牢笼,开创了碑学,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方面的成就,可以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相媲美,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大师尽显,有傅山、朱耷、王时敏、郑簠、金农、郑燮、何绍基、康有为等。

郑燮(郑板桥)书法

朱耷(八大山人)书法

晚清的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晚年何绍基的书法已臻炉火纯青。

何绍基书法欣赏

近当代书法

毛泽东凭借其独特的“毛体”书法,被书法界所公认。他说:“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炼;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忆秦娥·娄山关》一词是毛泽东描写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激烈场景,诗词内容为:“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天书》(原名:析世鉴)是艺术家徐冰以汉字为型,拉丁文为体,结合创造了近四千多个“伪汉字”,采用活字印刷的方式按宋版书制作成册和几十米的长卷。徐冰称:“《天书》表达了我对现存文字的遗憾。”

徐冰《天书》

平面设计师洪卫的“福禄寿”系列海报作品,将中国民间信仰的三位吉神“福禄寿”,用汉字重新组合的方式进行全新的设计。在传统文化里,平安是“福”,衣食无忧是“禄”,长命百岁是“寿”。而全新的字体设计,也是将古典文化融入当代设计的最贴切表达。

洪卫《福禄寿》字体海报设计

如今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但是中华文明始终是最独特的文明,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中国的文化是没有间断保留下来的。对于汉字的传承与热爱,也应该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应当一直传承的理念。

现代汉字字体制作方法

汉字是意音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语素的,这就形成了音、形、义统一的特点。

永字八法

第一步:寻找灵感,灵感来源可以是古代书法碑帖、字帖,也可以是英文字体,总结出运笔和字符的规律。

第二步:搜集字稿,按照常用汉字表的规定,大概有6763个简体字。

第三步:用相机翻拍出手写的每一个汉字

第四步:可以使用投影仪等方式进行投影操作,用铅笔、三角板、曲线板把汉字完全不走样地描绘在坐标纸上,用轮廓描绘不规则的笔画。

字体设计步骤中应该仔细揣摩每一个偏旁部首及间架结构

第五步:反复观察及研究每一个字自身的结构,包括单字的粗细变化、编排时的间距等等。 每一个字的调整都是细微的,但是细微的调整会让字体的整体感和协调度大幅上升,可以说是最为耗时,也最为重要的一步。

第六步:将字体信息输入电脑,用计算机检验其数字化的成果。

平面设计师刘永清为字库设计的“风雅楷宋体”系列

现代社会,拼音输入法是我们使用文字的常态,书法艺术可谓日渐消退。古代的一个小孩子都可以写得一手好字,而今人却不得不面对提笔忘字的窘境。如果,我们可以重新珍视并真正感悟到中华字体之美,或许才是这些动人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最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吧!

[编辑、文/李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篇文章让你了解书法与汉字!  汉字  汉字词条  书法  书法词条  了解  了解词条  文章  文章词条  
综合

 杜甫《宿府》原文及赏析

《宿府》这首七律是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喜欢杜甫的朋友可能读过这首诗。宿府意思是指留宿幕府,当时杜甫因工作繁忙,常常一人独宿,十分孤单,而这首诗全篇都透露出一种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