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骂互喷群作为一个发源于粉丝群、篮球社区等地的网络热点,从“出圈”爆红到消散,仅仅不到两天时间。
起初,人们都混在一起,众声喧哗。后来,人与人之间分开,组成小圈子,互不来往。因为对骂群的出现,有那么一瞬间,他们又久违地见到了对方。
在微信官方赶出了一个灭火的倡议书之后,在微信群中出现的各种对骂群,瞬间作鸟兽散。此后因为其它各种新闻轮番上阵,已经很少有人还记得这个一瞬而过的热点。
不过这一瞬间的火爆,却让人们充分感受到网络上原本存在,但一直被忽略或者刻意隐藏的冲突,还有冲突背后蕴藏的力量。
一、感受文化冲击
对骂互喷群作为一个发源于粉丝群、篮球社区等地的网络热点,从“出圈”爆红到消散,仅仅不到两天时间。不过这种对骂互喷群并不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全新产物,根据其基本形态和参与其中的人员构成来看,它是有师承脉络的。
你可以在一个对骂群里面选择一方,作为粉丝加入。然而在其中最活跃的人,往往可能会假借自己一方关键人物的名义进行角色扮演。
笔者只亲身加入过一个锤粉和锤黑对骂群,当中最热门的主题是扮演罗永浩、朱萧木和王自如当中的某一位,要学习他们说话和发微博的语气。“理解万岁”四个字时不时在群中刷屏。
显然,角色扮演的玩法跟之前因为B站“克里斯”事件被重点查处的“语C”密不可分。
其他一些用来表现己方忠诚度,攻击对方的做法,包括发挥你的B-box和Freestyle潜能,熟练的使用各种饭圈暗语,以及难度更低的表情包大战、复制粘贴,可谓丰俭由人。
成员选得不好,对骂群当中就激不起多少水花,没意思。要想做好气氛的烘托,参与者使用的工具,往往是他们平时最顺手的。
而因为对骂群让两个平时完全没有交集的圈子激烈碰撞到一起,两边的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文化冲击”,感受到全新的语言习惯,甚至往大了说,生活方式。
还有人说自己在所谓的“佛教道教互喷群”当中,听到了各种经文的录音。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参加这些群的大部分朋友,都不是真正的和尚或者道士。他们因为需要向对方攻击的弹药,而真临时抱佛脚,自己给自己科普相关知识,也顺便完成了一次文化洗礼。
二、沉淀人际关系
小范围,即兴的对骂,在其他任何类型的社交产品形态中都出现过,尤其是在一些公众人物、媒体和机构账号发布的微博下方评论区,以及某些争议很大的知乎答案、豆瓣帖子、贴吧盖楼当中都很常见。
然而这些基于单一主题或问题的,针对性的辩论很难沉淀下来(知乎问题是个例外)。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进行过一次激烈的辩论之后,很难再重新回来看,毕竟跟对方辩友只是萍水相逢,你有兴趣继续搭理人家,人家还不理你呢,所以这么着就沉下去了。
这一次,对骂群目标明确的将两个不同阵营的人,拉到同一个讨论环境当中,只要不退群,讨论随时可以继续。
如果双方彼此都有很强的执念,则可能会形成一个长久的讨论氛围,甚至于在继续骂的过程当中,逐渐的深入了解对方,进而化敌为友的例子也不鲜见。
即使大家对骂的动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散,这也不算是什么坏事。微信群的好友关系仍在,你还是可以在大家都忘记有这个群存在的时候,回头去找某个人加为好友。
这其实是其他很多工具型产品都想做到的事情,但是因为没有这么自然的氛围,很多想沉淀偶遇人际关系的产品都玩砸了。
这类产品必须在参与各方都知情,明确这是一次主动的社交行为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所以不管是支付宝、滴滴还是航旅纵横,都不满足这个条件。
然而对骂本身就是一种明确的社交行为,所以在对骂群诞生铁哥们,甚至找到对象都不稀奇。
三、打破圈层过滤
对骂群强行将两批原本水火不容的人驱赶到一起,这很违反当代产品经理的不成文规矩。实际上,除了人们主动为之以外,似乎没有任何一款基于兴趣和个性化的产品——电商、社区、视频——敢这么做。
与之相反的是,现在绝大部分使用算法的公司,所努力的最大方向,就是让你不喜欢的东西通通从你眼前消失。
我们一直认为:包括算法推荐,个性化推送,粉丝自组织等自发或被动的圈层过滤措施,都是为了将你不喜欢的东西赶走,只让你跟自己兴趣相投的人和事在一起。
圈层过滤不仅仅是满足了我们自己的心愿,不至于自找不舒服,同时也满足了管理者减轻审核负担,维护良好环境的需要。
目前的圈层过滤,主要分为按兴趣过滤,和按人际关系过滤两种。然而,按兴趣过滤让我们龟缩在各自的气泡当中,越来越觉得无聊。按人际关系过滤,则让朋友圈反复“辣眼睛”,自己本有千般吐槽,却无处施展。因为不吐不快,干脆屏蔽朋友圈的也大有人在。
为了对抗所谓的信息茧房,一部分信息流产品试图加入一些向所有用户推送的内容,但这已经是它们想象力的极限。没有产品经理会愿意,把用户已经明确表示不喜欢和不感兴趣的东西再推给他。
这次对骂互喷群的火爆,实际上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重新审视那个对我们而言曾经什么都看得到的网络,同时在失控的边缘试探,去体验打破圈层壁的快感。
四、垂直的“性格社交”
因为大家都能理解的原因,微信不喜欢看到这样一个亚文化的存在。在微信当中,充满对立的情绪不利于管理,而微信又并没有拉新促活的指标,所以这对于它完全是一个负资产。
然而,对于一些还在愁怎么冷启动的产品来说,这种把对立转换为人气的产品形态,绝对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借鉴的前提是可控。在微信群中,一些比较出格的消息不能像评论一样先审后发,所以审核压力很大。但是,如果花一些力气去控制,用户就只能选择相对拐弯抹角的方式继续对立和辩论。甚至,也可以通过更进阶的规范,将这种辩论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以至于向《奇葩说》这样的究极形态看齐。
至于具体要怎么借鉴,也不是在自家产品开设一个水区这么简单。并不是你说你这里可以对骂,大家就会过来你这里骂的。
在笔者看来,对骂群最大的借鉴意义,是提供了在上文提到的兴趣、朋友关系之外的一又一个人群区隔维度——人的性格。
你可能今天支持甜粽子,明天支持咸豆腐花。但是你如果有兴趣,也有实力参加到对骂的群聊当中,这本身意味着你一定具备喜欢凑热闹,或者较真的性格。对于一个不喜欢吵闹,希望安安静静的人来说,对骂群的用户体验显然是糟糕的。他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入群。
如果可以的话,当然也早就有人做以性格为维度的社区等产品,但这东西做起来很难。不管是点击“不感兴趣”,或者是朋友圈点赞,其筛选机制都不能让人的性格特质突显出来。
像Same、Nice、Soul等先驱,都要用户经过大量训练,才能较为精准的把握用户性格偏好,甚至要用心理测试来辅助。
笔者认为:问题在于这些产品从设计之初,是打算面向所有性格类型的人的,所以谁也不讨好。
而既然我们有专门针对某个特定兴趣的社区(虎扑、豆瓣、果壳、Chiphell),以及专门针对某种人际关系的社区(朋友圈、宝宝树、美柚),为什么不能有专门针对某种特定性格的社区呢?
目前,用户只能说根据某个社区人群给人的刻板印象,试着去碰运气。例如:你觉得自己偏理性思维,就觉得果壳、V2EX这类地方会更投缘这样。
而对骂群,从产品设计上决定了它就是一个给外向,感性,直觉等特性的人准备的社区,对号入座,不喜勿进。
有了这样的启示,没准我们今后有机会看到一些从产品设计上,就专门为某种单一的性格特质人群所准备的社区出现,帮助性格成为兴趣、人际关系之外,又一个主要的人群区分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