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阿库拉级核潜艇
在核潜艇的研制上,美国起步早,并于1954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为了迎头赶上美国,苏联政府自斯大林批准后,组织全国的科技力量攻关奋战。赫鲁晓夫当政后,先是偏爱导弹部队,削减海军装备预算,反对建造航空母舰,大量拆解在役在建的大型水面舰艇,在觉察到核潜艇的优势和威力后,才逐渐加大了对这一装备的资源投入。1960年,美国已经拥有3艘乔治?华盛顿级核潜艇,每艘装有16枚“北极星A—1”导弹,射程达到2200千米。而苏联也在这年建成K一3艇的改进型627A级,该型号共建造12艘,全部由402厂生产,这是苏联第一代核潜艇。
第二代核潜艇中,有几个苏联人引以自豪的型号。如高度自动化的705及705K天琴座级(北约称为阿尔法级)艇。该艇由孔雀石设计局设计,采用钛合金壳体,选用新型反应堆,以液体金属铅一铋为载热剂,实现了全艇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有全新的信息、指挥、火控自动化系统。还首次装备了气动液压式鱼雷发射装置,在任何下潜深度都能发射鱼雷。美国海军1979年春首次发现该级核潜艇能潜入900米的深海时竟然不知所措,当时各型鱼雷都达不到这一潜深,根本无法对其实施攻击。该型艇的毛病也是噪声过大,可维护性也不好。7艘艇中的4艘已于1990年前后在402厂拆解,原因是“市场需求”,境外业主愿意用高价收购它们的钛合金壳体!
又如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麦克级K一278艇 “共青团员”号(型号685),苏联人将之誉为“金鱼”。因为它的耐压舱是用极为昂贵的纯钛金属制成,能承受110个大气压的巨大压力。曾于1984年8月5日,创下了1041米下潜深度的世界记录,它在800米深水进行鱼雷发射试验,也是前无古人的事。但这一代名艇,寿命短暂,结局悲惨。它于1983年交部队服役,进行各种试验,1989年4月7日,在它完成历时5年的全部试验任务返航途中,因设备故障,第7舱突然起火,抢救无效,沉没在巴伦支海1500米水下。
而实际上在漫长的冷战时期,真正担任主力的,不是这些性能令人咋舌的型号,而是功能齐全,坚固耐用的“老兵”——V级核潜艇(维克托级)。时至今日,V—3型潜艇仍在俄海军服役。
第三代核潜艇苏联发展了两种型号,分别是945塞拉级和大名鼎鼎的971阿库拉级。用钛合金制造的塞拉级,可以说是苏俄最后一型攻击型核潜艇,而971已经是多用途核潜艇了。
代表第三代核潜艇水平的971型,是苏联解体前研制的最先进、最安静的核潜艇。该艇长110.3米,排水量8000吨下潜深度600米,水下航速33节,载有24枚带核弹头的巡航导弹。根据海军提出的设计任务书,对噪声水平的要求近于苛刻。402厂军代表巴维尔?内奇科说: “结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世界上可与‘猎豹’媲美的潜艇目前还没有诞生。”971型的研制成功和批产,实现了俄国造船界的多年夙愿:美俄在潜艇互相监测和发现方面达成了均势。一位美国海军中将在向国会作证评论971型核潜艇时也说:“自打‘鹦鹉螺’号出海以来,我们第一次看到,俄国人的潜艇比我们的还要安静。众所周知,无噪声,潜艇就拥有一切。”
目前俄海军最先进的多用途核潜艇当属855雅森级。它既可作为飞航导弹核潜艇对敌方水面舰艇编队发起饱和突击,又可象攻击型核潜艇一样进行反潜作战,还可装载陆攻巡航导弹,对敌方陆地目标进行常规战术攻击与战略核打击。它既是对苏俄特有飞航导弹潜艇的肯定,又是对以往苏联潜艇用途划分过细的设计思想的一次否定。在潜艇设计上,苏俄与美国分别代表了东西两大流派,最后却殊途同归,都走上发展多用途导弹核潜艇的道路。
相关链接:
比斯开湾K—8核潜艇救援记
苏俄潜艇全纪实——用钛合金造潜艇
苏俄潜艇全纪实——液态金属反应堆的A级
苏俄潜艇全纪实——671型V级
苏俄潜艇全纪实——加大火力的V-2
苏俄潜艇全纪实——主力艇V-3
苏俄潜艇全纪实——945塞拉级
苏俄潜艇全纪实——大名鼎鼎的“阿库拉”
苏俄弹道导弹潜艇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古巴导弹危机促使苏联政府痛下决心,加快战略核潜艇的研制和生产。只要施工需要,一切为之开绿灯。实际从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就利用Z级潜艇进行改装,成为B-611型,以试验P-11ФМ型弹道导弹装备潜艇的问题。试验成功后,1956年初即批准了629型(G级)的战术技术任务书。
1958年底627型(N级)攻击型核潜艇研制成功,解决了核动力装置装备潜艇的问题。苏联就在627型的基础上,利用G级潜艇装备弹道导弹的试验研究成果,研制成了装备弹道导弹的核潜艇658型。
为了弥补设计局现场技术力量的不足,在原列宁格勒造船学院402厂夜校分部的基础上,1965年建立北方机器制造学院,培养技术人才。1967年十月革命节,苏联第二代核潜艇667A(苏联称为江鳕级,北约称为扬基级)潜艇首艇K—137在402厂建成。K一137集中了当时最新科研成果,包括第一次上艇的火控指挥系统,配备舱室电视监控系统,采用无纵倾下潜的指挥塔(首部)水平舵系统,设置全艇集控室,供全体艇员共用的救生钟等等。当K一137交艇时,402厂同时有8艘该型号的艇处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最终,667A及其改进型共建造了77艘,真正体现了赫鲁晓夫流水批量生产的预言。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核潜艇最大批量生产的一个型号,使美苏战略核潜艇部队力量足以相抗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联又建成了更先进的第三代D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并且D-3、D-4仍为俄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的中坚力量。在这之后,有27000吨排水量的台风级的建成,使苏联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
台风级建造计划已在1989年全部完成,共六艘同级舰。当时苏联曾准备大量建造台风级,就因为经济问题放弃了原设想。现在俄罗斯海军也由于经费等问题,使得其中三艘退役,而其余三艘也只能保证一艘在临战状态。面对美国的14艘俄亥俄级(原共18艘,其中4艘改为巡航导弹潜艇),俄罗斯海军现在已经没有能够对等的武器了。但俄罗斯并没有放弃弹道导弹潜艇的研发。俄国自1996年开始研制“北风之神”级(北约代号)战略核潜艇。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已于2007年4月15日出厂。“北风之神”级充分的表现出了俄罗斯高超的潜艇技术,并且超过了现役的所有潜艇。其潜行时很难被声呐发觉。整个研究计划共耗费了20亿美元,在它的身上凝聚了几十年来苏/俄在潜艇制造技术上的精髓,在潜艇减震、降噪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突破。
相关链接:
苏俄潜艇全纪实——前奏:G级弹道导弹潜艇
苏俄潜艇全纪实——第五代:北风之神
奥斯卡级飞航导弹核潜艇
飞航导弹核潜艇是苏俄独有的一类核潜艇,这和苏俄海军的发展思路是密切相关的。
战后美苏冷战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看,美国发展的是“航母海军”,苏联发展的是“潜艇海军’若单纯从海战的角度看,当年苏联走的是一条花钱较少但确实顶用的“非对称作战”之路。
这里不妨算笔经济账:由于航母技术复杂、造价昂贵,一支按基本编成组成的航母编队通常需要有2艘执行护航任务的巡洋舰、4-6艘驱逐舰、1-2艘攻击型核潜艇和2艘补给舰。当年建造一艘尼米兹级航母约需30亿美元,装备的舰载机及其武器耗资近30亿美元。若要配齐一支航母编队,费用还得翻番,耗资高达120亿美元之巨。在这个世界上,这种令人咋舌的金钱游戏只有美国玩得起。而与之进行远洋对抗,只需不多的几条诸如奥斯卡级之类的核潜艇就足以平衡掉美国的航母优势,因而大力发展飞航导弹核潜艇是苏联的上上之选,有其逻辑上的合理性。
鉴于改装型潜艇在性能上存在先天缺陷,1960年11月,苏联第一种专门设计的651型J级常规动力飞航导弹潜艇开工建造。几乎在J级建造的同时,苏联于1961年开工建造了第一型核动力飞航导弹潜艇,被西方称之为E—1级(659型),共建造了5艘。而E-2级(675型)几乎是与E—1级同时开工建造的,在1962—1968年间,共有29艘编入苏联海军作战序列。E-2级是苏联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级核动力飞航导弹潜艇。至此,红色海军可对美航母战斗群发起攻击的飞航式导弹潜艇,已呈现常规与核动力双雄并立的态势。但实际使用与历次演习表明,在广袤的深海大洋与美国这样的对手角逐,常规动力的先天不足开始显现,苏联于是彻底摈弃了常规动力,全面转向发展核动力飞航导弹潜艇。
苏俄一共研制了四代4级核动力飞航导弹潜艇,分别是:第一代E—1级(659),第二代E-2级(675型),第三代C级(670型),第四代奥斯卡级(949型)。另外,苏联还研制了带有实验性质的P级661型以及利用Y级(667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的667M型与667AT型(即Y—Notch型)巡航导弹核潜艇。
第一代E—1级只能在水面发射飞航导弹,装SS-N-3C型导弹,共6枚,只能打击陆上固定目标。
第二代为E-2级,装SS-N-3A型导弹,虽然也只能在水面发射飞航导弹,但可以打击水面舰艇等活动目标。
第三代为C级,按西方分类方法,共有2型,分别是C-1、C-2。从C—1型开始,苏联就装备能从水下发射的“紫晶石”导弹,西方称之为SS—N—7。C—2型装备的孔雀石导弹是SS-N-7的换代产品,称之为SS-N-9,以后又将“孔雀石”换成“火山”型,但对这型导弹外界知之甚少。由于这几种导弹采用火箭发动机,因而射程有限。
C—1型共建11艘,C-2型共建6艘。其中一艘C-1型(即K-43号)曾在1988年1月-1991年1月租借给印度3年,这对印度研制、开发自己的核潜艇与积累核潜艇的使用经验作用匪浅。
第四代就是著名的奥斯卡级(949型)。自奥斯卡级问世20年以来,它的作战威力一直是个神话。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曾有这样的形容:“它不仅可以击沉航母和航母编队的其它舰艇,还可以捎带着收拾敌方的潜艇。”若按潜艇作战威力搞个排行榜的话,奥斯卡级定会雄居前列。
除了批量生产的上述艇型外,苏联还建造了一艘实验型的P级(661型)潜艇,即K-162号(后舷号改为K-222号), K一162是世界上第一艘以钛合金为主体材料建造的潜艇,其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为提高水下性能提供了条件。美国也曾试图用钛合金建造潜艇,但因焊接工艺未过关而失败放弃。K一162的外形酷似鲸鱼体,有着极光洁的壳体外表,采用高效低噪7叶螺旋桨。由于钛合金加工要求高度文明清洁的施工环境,402厂要求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穿白色工作服,戴白手套。每天对施工场地进行湿法打扫清理。1964年12月在国家验收试航中,新艇以动力装置80%的功率,测得42节航速。而在次年试运行中,在主机负荷100%运行时,K一162创出了水下100米深处44.7节的世界记录,迄今无人超越。但此艇突出的技术问题是水下高速时出现巨大的水动力噪声,当航速超过35节时,艇内的噪声也逐渐升高,水动力噪声和艇内噪声汇合起来,达到100多分贝。另外,高速回转时倾角很大,在42节时,3度的操舵角会导致32度的动横倾角,静倾角也有16度,回转的水动力可损坏指挥台的门窗,甚至非耐压壳体。由于这些技术问题,使该艇未形成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