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清华最年轻教授”颜宁归国:那些活得通透的人,从不被世俗所困

文/MBA智库·五月海子

最近热搜上最火的女子是谁?想必非颜宁莫属了。

颜宁何许人?

2007年,未满30岁的她,成了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2016年曾被《自然》杂志评为“中国科学之星”;

2017年离开清华大学,选择赴美,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正是这样一位学术牛人却在时隔5年后宣布回国。

在颜宁身上,很多人看到的是她耀眼的成绩,但更让我敬佩的却是她对待偏见的态度。

开挂的天赋,加上颜宁自信优雅的姿态,当很多人了解到她还未婚时,不由发出感慨:“你这么优秀,不结婚是不是有些浪费基因。”

而颜宁的回答,干脆而直接:“我不结婚,我不欠谁一个解释。”

当别人叫她“女科学家”时,她亦表达自己的态度:“为什么非加个‘女’字?”

颜宁不惧外界看法,在遭遇到关于“女性”身份偏见时,也依然能坚定不移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

生活中偏见无处不在,有的显而易见,但有的偏见却藏于无形,破坏力更大,也更伤人。

1、性别偏见:比你想象的更常见

性别偏见,早已成为求职市场上一大热门话题,尤其是女性求职者相比男性求职者,会受到公司更严格的对待和考核。

曾在网上看过一位网友分享自己的遭遇:

她去面试了一家知名企业,面试官是女生,看起来不大,原本以为女生会更偏向女生一些,没想到整个面试面下来她发现,女招聘官对女性求职者的恶意更强。

不仅整个面试时间很短,而且问的问题,不是围绕专业技能,工作内容,而是询问了她的年龄,婚育的状况,家庭的住址。

尽管自己的专业很对口,但还是因为这家公司有性别偏见而被拒:“你29岁了,到了要生孩子的年龄,不适合我们公司。”

如此简单的拒绝托辞,让这位网友非常难过。其实像这样的偏见,在职场上屡见不鲜。

另一位博主也分享了自己朋友的遭遇:

朋友进入了新公司,同一批次进来的有十几个男生,只有她和另外一个女生。

后面私下和这些男同事聊天,才发现,这批男同事,只面试了一轮就进入了公司,而她和另外一个女生,足足经历了三轮面试,才勉强被录取。

不得不说,职场上对于女生的歧视,从招聘环节就开始了。

就算成功突破HR和老板在招聘环节的审问和筛选,入职之后,也有很多女性,在升职加薪环节遭受到了公司别样的眼光,比如:女性不适合当管理层,女性不够雷厉风行,不果断,女性不能独当一面等等。

据《2020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7%的女性在求职时遭遇了用人单位限制岗位性别的情况,59%的女性在应聘过程中被询问婚姻生育情况。

网上流传一句话说:

“一份简历上写得最好最吸引面试官的就是:性别男。”

性别偏见,就像无形的枷锁,让女性在职场上遭受到了比男性更多的不尊重。

更多的时候,这种偏见藏在领导和公司的格局和认知里。同时你会发现,职场上对女性的偏见也从未消除过。

2、年纪偏见:给职场人带来中年危机

我曾问一个干HR的朋友,问他们公司是如何筛选简历的。

他直接见血地说了一句话:“拿到简历先看年龄,35+的如果没有特别优秀的履历,我们一般都会直接刷掉。”

这个戳心而直白的真相,让逐渐迈入35的我,多了那么一点恐慌感。

最近几年关于职场中年危机的话题,越演越烈,甚至每出现一次,都会给职场人带来焦虑。

曾看过这样一个问题:“那些35岁以上,没混上高管总监的人,你们都去哪里了?”

评论区有各种各样的回答:

“我已经异动到保洁岗了,这次稳了!”

“32马上33,被裁员,简历没人要,被迫创业。”

“卖保险,送快递,搬砖,开店”。

不可否认,当下的职场,的确存在对于35岁以上人群的无形歧视:35+没到管理岗,就是能力不行?

35+的职场正当年,却被无形地冠以没动力,没培养价值,没成长可能性的匮乏偏见

每个人都会面临35+的坎,这个坎到最后变成的是坑,还是机遇,选择权往往都来自于我们自己。

罗振宇曾对“35岁不该来找工作”,说过一段让人深刻的话:

所谓的“35岁不该来找工作”,更准确的表达是:“人到了35岁,就不该再用标准化、同质化的能力去找工作了。”

35岁的职场危机,往往预示着,我们对待35岁之后的工作和人生,不该停留在原来的认知,而应该用更为严格的态度去看待和选择。

每一个人都会面对35岁到来的时刻,市场上的机会可能是不均等的,有些机会会倾向于年轻人,有的机会会倾向于更有能力,更有资历的人。

而作为即将迈入35岁坎的职场中年们,能否用自己差异化的竞争力,去匹配和兑换这样的机会,往往来自于持续学习的进化意识。

没有一个人的中年危机是凭空而来的,有中年危机的人,往往是曾经在年轻时候放过无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不再用年龄作为裹足不前的借口,只有如此,所谓的危机才会延迟,即使最后危机来临,也不再惧怕,而是勇敢面对,从中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

3、加班偏见:“不加班不是好员工”的恶臭文化

知乎上有一个高热问题:你敢到点就按时下班吗?

看了答主@九木的回答,让人直呼羡慕:

入职的第一天,公司是6点半下班,到了6点24分,上司就突然坐直了身体,嘴里还嚷着,我要抓紧时间了。

当时他就在心里嘀咕,完了,领导这是要喊加班,于是顺势问了领导:你这是抓紧时间干啥?

领导一边着急忙慌的收拾电脑一边回:抓紧收拾东西啊,马上要下班了。

结果这一回答,让他异常惊呼。当下班时间一到,旁边的座位就像导弹发射一样,弹射出去一个人,迅速地冲到打卡位置,打了卡,下了班,而其他同事呢?到点跑得一个都不剩。

答主感慨到,其他公司都是加班内卷,我们公司是卷下班时间,谁跑得快谁是卷王。

幸运的答主,遇到了幸运的公司。可现实中,这样的公司真是凤毛麟角。

很多公司以加班多少来论英雄,谈业绩,说贡献。

我的一位前同事就曾经因为领导以“加班量去论资排辈”的价值观,而选择了辞职。

当时的他,各方面都占优,能力出众,工作效率高。同样的工作内容,让他去干,会比其他同事快一两天,而且工作质量还有保障。

高效率高产出的他,理应受到领导的重视,却没想到上级领导,并不以工作产出为主要业绩评价标准,而是以是否经常加班为主要衡量手段。最后,他因为感受不到尊重,而选择辞职。

很多公司,就是大老板不回家,中老板不敢回家;

中老板不回家,小老板也不敢回家;

小老板不回家,下面的员工更不敢擅自做主回家。

这样的加班文化,对员工的伤害性极大,上班一天带来的精神疲劳,如果没有足量的时间恢复,不仅第二天工作状态没保证,还会让员工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感。

我的那位前同事,因为不喜欢盲目的加班,选择辞职后,跳槽到了一家新公司,不仅职位提升了,薪资待遇也涨了不少,就像他之后说的:“远离恶臭的加班文化后,工作效率更高了,自己也干得开心了。”

盲目加班不可取,陪衬和迎合式加班,除了自我耗费外,产出不了什么实质的价值,遇到这样不管效率高低,拼命压榨和暗示员工把加班当成日常的公司,还是尽快远离为好。

写在最后

身处职场,就不得不去面对偏见,不管是性别带来的被区别对待,还是因为逐渐迈入职场中年的被狭隘看待,抑或是不随大流加班被当成异类的眼光。

工作中,偏见无孔不入,偏见让我们无处躲藏,那些怀揣偏见的人,他们肆意评断和指责,他们并不知晓,他们在用如此的眼光看待别人时,他们也在被别人同等对待。

偏见面前,如若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不妨学会积极面对,通过不断学习,给自己创造不被偏见伤害的环境,跳出偏见带来的桎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清华  清华词条  归国  归国词条  通透  通透词条  世俗  世俗词条  从不  从不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