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临公子
这几年在职场,我发现自己最喜欢打交道的人,不是能力特别强的,也不是特别聪明的,而是做事靠谱的。
真的, 靠谱的人都是相似的,不靠谱的人各掉各的链子。
01:
我一个做项目经理的朋友,她的项目助理请年假回老家。
十几天过去了,已过了年假还没见踪迹,朋友发微信问怎么没来上班。
过了大半天,助理回复说自己“想再休息一阵子”,打算辞职,还发了个坏笑的表情:
“我再回去也很麻烦,能直接和你说一声就当做辞职吗?哈哈哈哈哈。”
她:???!!!
气得在办公室里破口大骂。
那个助理刚工作3个多月,人很机灵,效率也不错,可有一点始终令人非常头疼:做事随心所欲,动不动出状况。
之前就听朋友吐槽过,有一次开方案沟通会,她答应得好好的,到了约定时间没看到人、电话没接、微信不回,原本要提早发来的PPT也没影了。领导只好让另一个同事赶紧做好PPT救场,才没在客户面前出糗。
后来才知道——
她前一天和直属上司发生争执,第二天就闹脾气玩失联了图片。
大家集体无语了。
你可能经常听到一句话:绝大多数问题,都是能力问题。
实际上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呢?在你牛到一定程度之前,大部分能力问题,其实都是态度问题。
写一份会议纪要,有的人重点丢三落四,有的人不仅把要素全部计入,还找出每段话之间的关联,把记录做得整洁漂亮;
执行一件任务,有的人从不反馈,必须隔三差五地询问进度才说,有的人不仅主动告知进展+遇到的问题,还会拿出ABC多个解决方案沟通。
很多人没意识到,领导提拔你不单纯因为能力,更多是出于信任。
他觉得把任务交给你,自己是能睡得好觉的,而不会惶惶不可终日地担心你出岔子。
就拿最常见的“反馈进度”来说。
罗振宇在《奇葩说》里表达过一个观点:职场最没有前途的一种人,叫反馈黑洞。
就是那些凡事无交代,做事不沟通的人。
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所有分手中,最烂的方式就毫无征兆、不声不响地消失一样。
连面对面沟通都不想,给一件事画上句号都不愿意,你代入想想,是不是气得牙痒?
如果说专业是混职场的敲门砖,那么做事有着落,让人放心,就是混职场的顶级能力。
02:
还有一种情况,一个人非常努力地去做,可依然让人觉得不靠谱。
为什么?
对自己没有客观认知。
我认识的一位博主突然住院,手上还有个商业合作没做,情急之下在朋友圈救助。
有个团队马上小窗说他们能做,还发了几个他们历史合作的案例,拍着胸脯保证,最多1周就能弄好成片。
成品出来,那位老兄完全傻眼:
节奏混乱、素材错误、关键要素丢失大半。
团队这才说,他们之前没接过这类型的视频,第一次做,以为和之前做的差不多。
有一种靠谱,叫确定性高。
高手往往不是胜在做得多好,而是输出稳定。
他说能做就是能做,
他评估多久能搞定,那多久就能给出符合要求的成果,
他认为不能做就会果断拒绝。
这道理其实不难理解。
就像你用一个App,功能超级强大,可一会掉线,一会出个小Bug,一会黑屏,你绝对会抓狂对吧?任何一个优秀的软件,功能上未必有多厉害,但输出必然是稳定的、可预判的。
我很理解,很多人想得到更多表现机会,于是积极给出承诺。
可你许诺了没实现,反而成了扣分项,还不如不许诺啊!图片
你的确定性太弱,合作时搞得人家像开盲盒,不知道你下一次合作呈现出来的是90分还是20分,自然无法给人带来信任感。
03:
我一位HR朋友曾说,多数公司招聘时不太喜欢用频繁跳槽的人,除了担心他很快又离职,还有个顾虑:
不少人或许情绪不太稳定。
面谈时一问,高频跳槽的人群往往出现比较情绪性的离职理由:跟领导闹翻、和同事冲突、觉得老板给的工资太低(然而也没去沟通提薪),甚至入司不到一周,因为“办公室很压抑”就辞职了。
简言之,情绪容易被放大。
有时把小事上升到天塌下来的大事。
彭蕾在讲解阿里人才观时,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皮实。
意思是经得起折腾,经得起赞美也经得起羞辱,不会随便碰到什么事就怨天尤人。
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相处啊。
一来,他们像潜藏在身边的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炸了。二来,负面情绪只会让事态变糟。
人在愤怒沮丧时,经常会死死盯着负面信息,无限放大,真正要去处理的事情反而耽搁了。
所以说,弱者发泄情绪,强者解决问题。
04:
窦文涛在《圆桌派》里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工作靠谱,其实就是对人负责。”
我蛮认同的。
讲真,多数工作并不需要多强的能力去支撑,而是需要你有责任感地把任务稳稳地兜住,足够了!
很多人感慨,说自己没提薪升职的机会,只怪能力不行,或者说那岗位已经有人了,我再怎么做都是备胎。
备胎怎么转正?
刘润就说过一个备胎转正的方法:多做事。
你在级别5的时候,去做级别6的事情。付出更多时间精力、展示更多综合能力,让老板知道,把你放在6的位置是没风险的,这样后面6有空缺时,你就将成为第一选择。
你事情做好,大家自然会相信你。
如果再进一步,在按预期完成后就可以做些超预期的事情,偶尔给些惊喜。
比如,老板让你周五之前交报告,你别抬杠去纠结是不是可以周五下班前交,而是尽量提早1-2天提交,给彼此留出冗余时间。
比如,约定开会,你别开会时才想着自己要说什么,而是在会议之前,把要说的、要展示的全部整理过一遍,用PPT等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
比如,做事主动。哎,这点太重要了。
太多人做事都是老板说什么就做什么。
老板说这个要做,大家说好;
老板问有没什么建议?大家沉默,离开办公室后大家各回各家。
从来没主动考虑做一件事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最终把自己搞成提线木偶,还自以为做完就行,60分万岁。
有时想想,所谓靠谱,或许就是能扛得住事吧。
扛得稳妥,扛得漂亮。
让每一件交到你手中的事情安全落地,小事做好,才有机会做大事。
最后我想说。
人与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差距,许多表面看上去的能力问题,内核往往是态度问题。一个靠谱的人,他未必是技能多出众,但一定是让人放心的。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兜得住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