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润例造句
(1) 而此时的任伯年早已名扬海外,润例之高,据说一张四尺画几乎可以养活一家数口人一个月。 (2) 闻一多先生教书之余,便挂牌治印,一份“金石润例”上面三位校长和诸多学者的联合签名,是这批教育精英们“以文化战胜苦难”的人生写照。 (3) 于是,他在《申报》、《新闻报》上刊出鬻书润例,公开接受书写。 (4) 在清朝中期郑板桥写过一个润例,大体是说一尺多少钱,但凡求画一定进行这样的计算,请客、托人情都不接受。 (5) 看到沈智毅真的要买画,唐云递给他一张“润例”,然后把他带进屋内。 (6) 即以润例而言,他1922年所画花卉,三尺、四尺分别为28元、36元,吴昌硕为25元、42元,王一亭则为20元、30元。 (7) 一九四一年,王福庵为吴朴堂重订篆刻润例。 (8) 我读过郑板桥的润例诗:“自与孔方兄结识,交情当作耳边风。 (9) 自定合理润例,为游客提供良好服务,不日名声大噪,远近皆知。 (10) 1941年冬在京举办个展,齐白石为其订润例,一时驰誉京华。 (12) 原来某公在“利益攸关”部门,可以给奖,可以提携,还可以撰写“润例”,予人好处多多。 (13) 任伯年本人亦能治印,印风潇洒奇崛,功力不凡,且有边款刻书画润例,大有研究价值。 (14) 旧日学生张道藩、徐悲鸿等于1943年在《重庆日报》上为他刊一则《鬻书润例》,以求收入正当、稳定。 (15) 稍后,由王一亭、诸闻韵、潘天寿、樊羲臣代订《来楚生绘画篆刻润例》,刊登在《东南日报》上,收件处为杭州王星记扇庄。 (16) 刘子久是由金开藩代订,并且在《湖社月刊》上多次登发润例广告。 (17) 叶恭绰当时为表示“脱离政坛”,曾在青岛的报纸上打出广告,表明书法“润例”,对联4元、堂幅10元、扇面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