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
原文:
王濬,字士治,弘农湖人也。武帝谋伐吴。太康元年正月,濬发自成都,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吴丹杨,克之,擒其丹杨监盛纪。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获吴间谍,具知情状。濬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二月庚申,克吴西陵,获其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壬戍,克荆门、夷道二城,获监军陆晏。乙丑,克乐乡,获水军督陆景。平西将军施洪等来降。乙亥,诏进濬为平东将军、假节、都督益梁诸军事。濬自发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于是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皓遣游击将军张象率舟军万人御濬,象军望旗而降。皓闻濬军旌旗器甲,属天满江,威势甚盛,莫不破胆。用光禄薛莹、中书令胡冲计,送降文于濬曰:“吴郡孙皓叩头死罪。今者,猥烦六军,衡盖露次,远临江渚。举国震惶,假息漏刻,敢缘天朝,含弘光大。谨遣私署太常张夔等奉所佩玺绶,委质请命。”壬寅,濬入于石头。皓乃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大夫衰服,士舆榇,率其伪太子瑾、瑾弟鲁王虔等二十一人,造于垒门。濬躬解其缚,受璧焚榇,送于京师。收其图籍,封其府库,军无私焉。帝遣使者犒濬军。
(选自《晋书·王濬传》)
译文:
王濬,字士治,是弘农湖人,。晋武帝谋划灭吴。太康元年正月,王濬从成都出发,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破吴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攻克了它,捕获吴丹阳监盛纪。吴人在长江中有沙石的危险或要害处布置了防线,并且用铁锁链横在江中拦截过往,又制作了长一丈多的铁锥,暗置在江中,来抵抗入侵船只。此前,羊祜擒获吴国间谍,详细了解了吴国的这些江防措施。王濬就制造了几十张大筏,并联成百步见方,筏上绑着草人,草人身着铠甲,手执棍棒。(船队行进时,)先令善游泳者推着筏走在前面,筏遇到水下铁锥,铁锥就扎在筏上被拔掉了。又制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用麻油灌制后放在船头,遇拦江铁链即用火炬烧之,片刻间铁链融化而断。晋水军舰船遂通行无阻。二月初三,攻克吴国西陵(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俘获吴国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初五,又克荆门(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夷道(今湖北宜都)二城,俘吴监军陆晏。乙丑,攻占乐乡,俘获吴水军都督陆景。平西将军施洪等人主动过来投降。乙亥,下诏提拔王濬任职平东将军、接受符节、督管益梁各路军事。王濬自从蜀地出发后,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就轻易取得了各种胜利,进攻没有遇到坚不可摧之城,夏口、武昌,这些地方没有抵抗坚守的。王濬依照晋武帝之命,继续扬桨击水顺江而下,径直奔向三山。吴主孙皓派遣游击将军张象率拥有万人的水军阻击,但军心已散,部下望旗而降。孙皓君臣闻王濬军队军旗兵器铠甲,连天满江,到处都是,威猛之势盛大无比,没有不吓破胆的。孙皓采纳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的建议,向王濬送文请降:“吴郡孙皓叩头请求死罪。现在,烦劳天子所统领的军队,乘着车止宿野外,长途跋涉到达长江边。我吴国人全国上下莫不惶恐,苟延残喘暂且活着,冒昧地斗胆向天朝帝国祈求,包容一切,并发扬光大,给我们生路。谨派私授官职太常张夔等献上所佩印玺,作为呈献的礼物,聊表忠诚,希望保全性命,并愿意听命。” 三月,王濬进入建业,孙皓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两手反绑),衔璧牵羊,大夫穿着丧服,士将棺材用车载着,率领太子孙瑾、瑾弟鲁王虔等二十一人到王濬营门。王濬亲自解开捆缚的绳索,接受宝璧,焚烧棺材,派人将孙皓送到晋都。同时,查收吴国图籍,封存吴国府库,军中没有私自占有的。晋武帝派使者犒赏王濬的部队。
相关练习:
晋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濬,字士治,弘农湖人也。武帝谋伐吴。太康元年正月,濬发自成都,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吴丹杨,克之,擒其丹杨监盛纪。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获吴间谍,具知情状。濬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二月庚申,克吴西陵,获其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壬戍,克荆门、夷道二城,获监军陆晏。乙丑,克乐乡,获水军督陆景。平西将军施洪等来降。乙亥,诏进濬为平东将军、假节、都督益梁诸军事。濬自发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于是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皓遣游击将军张象率舟军万人御濬,象军望旗而降。皓闻濬军旌旗器甲,属天满江,威势甚盛,莫不破胆。用光禄薛莹、中书令胡冲计,送降文于濬曰:“吴郡孙皓叩头死罪。今者,猥烦六军,衡盖露次,远临江渚。举国震惶,假息漏刻,敢缘天朝,含弘光大。谨遣私署太常张夔等奉所佩玺绶,委质请命。”壬寅,濬入于石头。皓乃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大夫衰服,士舆榇,率其伪太子瑾、瑾弟鲁王虔等二十一人,造于垒门。濬躬解其缚,受璧焚榇,送于京师。收其图籍,封其府库,军无私焉。帝遣使者犒濬军。
(选自《晋书·王濬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
B. 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
C. 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
D. 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假节,即持节。“节”符节,是朝中大臣的一种凭证,这里指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
B. 玺绶,古代印玺上所系的彩色丝带,借指印玺。皇帝的印玺,是封建皇权的象征。
C. 石头,石头城,今南京市,古代曾是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都城。
D. 舆榇,请降者将棺材用车载着,表示有罪当死;受降者将棺材烧毁,以示赦免其罪。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濬东征伐吴,初战获胜。太康元年正月,王濬率大军自成都沿江而下,率领唐彬攻打吴国丹阳,攻下丹阳,擒获丹阳监盛纪。
B. 王濬通晓战法,巧破吴军。王濬制造大筏和火炬顺利突破吴军在长江,上铁锁、铁锥构筑的防线,晋军得以长驱直人,直捣东吴。
C. 王濬大败吴军,入城受降。三月,王濬进入石头城受降,亲自给孙皓解开绑绳,接受玉玺,焚烧棺材,并派人将孙皓押送都城。
D. 王濬军功卓著,屡获封赏。王濬攻克东吴的丹杨、西陵、荆门等地,最终攻人石头城灭吴,于是被封为平东将军,受到皇帝犒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
(2)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
【答案】10. C 11. A 12. D
13. (1)筏上绑着草人,草人身着铠甲,手执棍棒。(船队行进时,)先令善游泳者推着筏走在前面,筏遇到水下铁锥,铁锥就扎在筏上被拔掉了。(2)用麻油灌制后放在船头,遇拦江铁链即用火炬焚烧,片刻间铁链熔化而折断。
参考译文:
王濬,字士治,是弘农湖人,。晋武帝谋划灭吴。太康元年正月,王濬从成都出发,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破吴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攻克了它,捕获吴丹阳监盛纪。吴人在长江中有沙石的危险或要害处布置了防线,并且用铁锁链横在江中拦截过往,又制作了长一丈多的铁锥,暗置在江中,来抵抗入侵船只。
此前,羊祜擒获吴国间谍,详细了解了吴国的这些江防措施。王濬就制造了几十张大筏,并联成百步见方,筏上绑着草人,草人身着铠甲,手执棍棒。(船队行进时,)先令善游泳者推着筏走在前面,筏遇到水下铁锥,铁锥就扎在筏上被拔掉了。又制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用麻油灌制后放在船头,遇拦江铁链即用火炬烧之,片刻间铁链融化而断。晋水军舰船遂通行无阻。二月初三,攻克吴国西陵(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俘获吴国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初五,又克荆门(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夷道(今湖北宜都)二城,俘吴监军陆晏。乙丑,攻占乐乡,俘获吴水军都督陆景。平西将军施洪等人主动过来投降。乙亥,下诏提拔王濬任职平东将军、接受符节、督管益梁各路军事。王濬自从蜀地出发后,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就轻易取得了各种胜利,进攻没有遇到坚不可摧之城,夏口、武昌,这些地方没有抵抗坚守的。王濬依照晋武帝之命,继续扬桨击水顺江而下,径直奔向三山。吴主孙皓派遣游击将军张象率拥有万人的水军阻击,但军心已散,部下望旗而降。孙皓君臣闻王濬军队军旗兵器铠甲,连天满江,到处都是,威猛之势盛大无比,没有不吓破胆的。孙皓采纳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的建议,向王濬送文请降:“吴郡孙皓叩头请求死罪。现在,烦劳天子所统领的军队,乘着车止宿野外,长途跋涉到达长江边。我吴国人全国上下莫不惶恐,苟延残喘暂且活着,冒昧地斗胆向天朝帝国祈求,包容一切,并发扬光大,给我们生路。谨派私授官职太常张夔等献上所佩印玺,作为呈献的礼物,聊表忠诚,希望保全性命,并愿意听命。” 三月,王濬进入建业,孙皓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两手反绑),衔璧牵羊,大夫穿着丧服,士将棺材用车载着,率领太子孙瑾、瑾弟鲁王虔等二十一人到王濬营门。王濬亲自解开捆缚的绳索,接受宝璧,焚烧棺材,派人将孙皓送到晋都。同时,查收吴国图籍,封存吴国府库,军中没有私自占有的。晋武帝派使者犒赏王濬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