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明史·何鉴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何鉴,字世光,浙江新昌人。成化五年进士。授宜兴知县。征拜御史,巡宣府、大同。劾巡抚郑宁以下数十人不职,按裨将孟玺等罪。还巡太仓。总督太监犯法,逮治之,为所构,下錦衣狱。得释,再按江北。凤阳皇陵所在,近境取寸木,法皆死,陵军多倚禁虐民。鉴请以山麓为限,他樵采勿禁,遂著为令。出为河南知府。振累岁饥,条行荒政十事。历四川左、右布政使。弘治六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江南,兼理抗、嘉、湖三府税粮。苏、松水灾,用便宜发漕米十五万石振之。与侍郎徐贯疏吴淞、白茆诸渠,泄水入海,水患以除。复巡抚山东,迁刑部侍郎。母忧去。十八年还朝。时承平久,生齿日繁。孝宗览天下户籍数乃视国初反减,咎所司溺职,欲厘正之。敕鉴以故官兼左佥都御史往河南、湖广、陕西阅实户口。因疏善后十事及军民利病以闻。会孝宗已崩,武宗悉采纳之。正德二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鉴前抚江南,尝按千户张文冕罪文冕亡去至是构于刘瑾而瑾亦嗛鉴不与嗛遂坐以事连罚米贫不能偿奏诉获免。六年正月,召为刑部尚书。八年,宣府送迤北降人脱脱太等至京,命充御马监勇士。鉴等上言:“今使降人出入禁中,假宠逾分,且生慢侮。万一北寇闻之,潜使黠贼伪降,以为间谍,宁不为将来患哉?”帝不听。宁王宸濠谋复护卫,鉴力遏之。都督白玉以失事罢,厚贿豹房诸幸臣求复,鉴执不从。诸幸臣族炯事者发鉴家僮取将校金钱,言官遂交章劾鉴,致仕去。阅九年卒,年八十。

(选自《明史•何鉴传》,有删节)

译文:

  何鉴,字世光,浙江新昌人。考中成化五年进士,任命为宜兴知县。征召进京任命为御史,巡视宣府、大同。弹劾巡抚郑宁以下数十人不称职,并查办副将孟玺等人的罪行。回京后又巡视太仓。总督太监犯法,何鉴将他逮捕并治罪,被他诬告陷害,被关入锦衣监狱。得到释放后,又巡视江北。凤阳是皇陵所在地,若就近砍伐一寸树木,依据法律都应处死,护卫皇陵的士兵多依仗法律禁令残害百姓。何鉴请求以山脚为界限,别处打柴采摘不受限制,于是成为法令。出任河南知府,赈济多年的饥荒,颁布实施十项赈灾措施。历任四川左、右布政使。弘治六年,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江南,并兼管杭、嘉、湖三府的税粮。苏、松两地发生水灾,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断,开仓发放五十万石漕粮赈灾。同侍郎徐贯一起疏通吴淞、白茆一带的许多水渠,排水入海,消除了水患。又巡抚山东,升任为刑部侍郎。因母丧离职。弘治十八年,回朝。当时社会太平已久,人口日益增加。孝宗查看天下户籍数比建国初期反而减少了,便责备主管官吏渎职,决心加以整治查办。命令何鉴以原任官职兼任左佥都御史前往河南、湖广、陕西核查户口。何鉴于是上书陈述善后处理的十个问题和军民的利益与疾苦。时逢孝宗驾崩,武宗全部采纳了这些建议。正德二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何鉴先前巡抚江南,曾查办千户张文冕的罪行,张文冕畏罪逃走。到这时,张文冕向刘瑾诬陷何鉴,而刘瑾也恨何鉴不与他通好,于是因事给何鉴定罪,并罚米。因为家中贫困无力抵偿,上奏申诉,得以免罚。正德六年正月,召任刑部尚书。八年,宣府军押送迤北降人脱脱太等抵达京城,皇帝命令充当御马监勇士。何鉴等进言说:“现在让投降的人出入宫禁,依仗宠幸超越本分,将产生傲慢轻侮之心。万一北方敌寇听说这件事,暗中派狡猾的贼寇假装降服,充当间谍,不就成了将来的祸患了吗?”皇帝不听从。宁王朱宸濠阴谋恢复护卫的职务,何鉴极力阻止。都督白玉因为渎职而罢免官职,就重金贿赂豹房众宠臣以求恢复官职,何鉴坚决不听从。于是众宠臣教唆刺探情况的人揭发何鉴的家僮收取将校的金钱,谏官于是纷纷上奏弹劾何鉴,何鉴辞官而去。过了九年去世,终年八十岁。 

相关练习:    


明史

何鉴,字世光,浙江新昌人。成化五年进士。授宜兴知县。征拜御史,巡宣府、大同。劾巡抚郑宁以下数十人不职,按裨将孟玺等罪。还巡太仓。总督太监犯法,逮治之,为所构,下錦衣狱。得释,再按江北。凤阳皇陵所在,近境取寸木,法皆死,陵军多倚禁虐民。鉴请以山麓为限,他樵采勿禁,遂著为令。出为河南知府。振累岁饥,条行荒政十事。历四川左、右布政使。弘治六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江南,兼理抗、嘉、湖三府税粮。苏、松水灾,用便宜发漕米十五万石振之。与侍郎徐贯疏吴淞、白茆诸渠,泄水入海,水患以除。复巡抚山东,迁刑部侍郎。母忧去。十八年还朝。时承平久,生齿日繁。孝宗览天下户籍数乃视国初反减,咎所司溺职,欲厘正之。敕鉴以故官兼左佥都御史往河南、湖广、陕西阅实户口。因疏善后十事及军民利病以闻。会孝宗已崩,武宗悉采纳之。正德二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鉴前抚江南,尝按千户张文冕罪文冕亡去至是构于刘瑾而瑾亦嗛鉴不与嗛遂坐以事连罚米贫不能偿奏诉获免。六年正月,召为刑部尚书。八年,宣府送迤北降人脱脱太等至京,命充御马监勇士。鉴等上言:“今使降人出入禁中,假宠逾分,且生慢侮。万一北寇闻之,潜使黠贼伪降,以为间谍,宁不为将来患哉?”帝不听。宁王宸濠谋复护卫,鉴力遏之。都督白玉以失事罢,厚贿豹房诸幸臣求复,鉴执不从。诸幸臣族炯事者发鉴家僮取将校金钱,言官遂交章劾鉴,致仕去。阅九年卒,年八十。

(选自《明史•何鉴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按千户张文冕/罪文冕亡去至/是构于刘瑾/而瑾亦嗛鉴不与/通遂坐以事连/罚米贫不能/偿奏诉获免

B.尝按千户张文冕罪/文冕亡去/至是构于刘瑾/而瑾亦嗛鉴不与通/遂坐以事连/罚米贫不能偿/奏诉获免

C.尝按千户张文冕/罪文冕亡去至/是构于刘瑾/而瑾亦嗛鉴不与/通遂坐以事连罚米/贫不能/偿奏诉获免

D.尝按千户张文冕罪/文冕亡去/至是构于刘瑾/而瑾亦嗛鉴不与通/遂坐以事连罚米/贫不能偿/奏诉获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之后可以被授予官职人。

B.弘治,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用一个。

C.刑部,中国古代官署,在明代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D.幸臣,指被皇帝亲信、宠爱的臣子,也就是指得宠的臣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鉴恪尽职守,严格执法。何鉴巡视宣府、大同时查办了巡抚郑宁的副将孟玺等人的罪行,巡按太仓时逮捕并法办了违犯法令的总督太监。

B.何鉴做事认真,皇帝认可。孝宗发现国家人口增加但户籍数减少,就令何鉴核查,后来何鉴上书陈述对瞒报户籍的军民的处理意见,朝廷认可。

C.何鉴一心为公,关心民生。苏、松两地发生水灾,何鉴开仓发放漕粮赈灾,后与侍郎徐贯一起疏通吴淞、白茆一带的许多水渠,消除此地水患。

D.何鉴不畏权势,遭遇弹劾。宁王朱宸濠想恢复护卫的职务,因渎职罢官的都督白玉想恢复官职,何鉴都坚决阻止,由此小人作祟,后被谏官弹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凤阳皇陵所在,近境取寸木,法皆死,陵军多倚禁虐民。

(2)万一北寇闻之,潜使黠贼伪降,以为间谍,宁不为将来患哉?

答案:

10.D  

11.B  

12.B

13.(1)凤阳是皇陵所在地,若就近砍伐一寸树木,依据法律都应处死,护卫皇陵的士兵多依仗法律禁令残害百姓。

(2)万一北方敌寇听说这件事,暗中派狡猾的贼寇假装降服,以此来充当间谍,不就成了将来的祸患了吗?

翻译

何鉴,字世光,浙江新昌人。考中成化五年进士,任命为宜兴知县。征召进京任命为御史,巡视宣府、大同。弹劾巡抚郑宁以下数十人不称职,并查办副将孟玺等人的罪行。回京后又巡视太仓。总督太监犯法,何鉴将他逮捕并治罪,被他诬告陷害,被关入锦衣监狱。得到释放后,又巡视江北。凤阳是皇陵所在地,若就近砍伐一寸树木,依据法律都应处死,护卫皇陵的士兵多依仗法律禁令残害百姓。何鉴请求以山脚为界限,别处打柴采摘不受限制,于是成为法令。出任河南知府,赈济多年的饥荒,颁布实施十项赈灾措施。历任四川左、右布政使。弘治六年,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江南,并兼管杭、嘉、湖三府的税粮。苏、松两地发生水灾,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断,开仓发放五十万石漕粮赈灾。同侍郎徐贯一起疏通吴淞、白茆一带的许多水渠,排水入海,消除了水患。又巡抚山东,升任为刑部侍郎。因母丧离职。弘治十八年,回朝。当时社会太平已久,人口日益增加。孝宗查看天下户籍数比建国初期反而减少了,便责备主管官吏渎职,决心加以整治查办。命令何鉴以原任官职兼任左佥都御史前往河南、湖广、陕西核查户口。何鉴于是上书陈述善后处理的十个问题和军民的利益与疾苦。时逢孝宗驾崩,武宗全部采纳了这些建议。正德二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何鉴先前巡抚江南,曾查办千户张文冕的罪行,张文冕畏罪逃走。到这时,张文冕向刘瑾诬陷何鉴,而刘瑾也恨何鉴不与他通好,于是因事给何鉴定罪,并罚米。因为家中贫困无力抵偿,上奏申诉,得以免罚。正德六年正月,召任刑部尚书。八年,宣府军押送迤北降人脱脱太等抵达京城,皇帝命令充当御马监勇士。何鉴等进言说:“现在让投降的人出入宫禁,依仗宠幸超越本分,将产生傲慢轻侮之心。万一北方敌寇听说这件事,暗中派狡猾的贼寇假装降服,充当间谍,不就成了将来的祸患了吗?”皇帝不听从。宁王朱宸濠阴谋恢复护卫的职务,何鉴极力阻止。都督白玉因为渎职而罢免官职,就重金贿赂豹房众宠臣以求恢复官职,何鉴坚决不听从。于是众宠臣教唆刺探情况的人揭发何鉴的家僮收取将校的金钱,谏官于是纷纷上奏弹劾何鉴,何鉴辞官而去。过了九年去世,终年八十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明史·何鉴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明史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  
古文

 《陈亮传》原文及翻译

李贽原文:    陈亮,字同甫,永康人。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著《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