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内容简介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不得不说,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有着独特而不同的视角,从这个社会性角度上看,心理学脱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也从关注自身转向了关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实际上,在我个人认为,这种立足于社会影响的心理学更具有实际的生活意义。作为一种课余读物,对个人的增益良多。

  心理学上分支繁多,但是多数关注的都在个体自身。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关注的是潜意识和力比多对人的影响;荣格的传承与发展下,人格心理学也是在个体心理上的探讨和类分。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阿德勒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乃至后期发展的认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甚至变态心理学,归根结底都是关注个体的心理动因。围绕着个体的心理机制,去解释个体行为、情感和思想,尽管这些都是我们了解自身的途径,但是作为非专业人士,容易“误入歧途”,不仅无法达到自身目的,反而会使自己变得敏感多疑。也因为如此,比较关注于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实际地运用起来会好得多。

  迈尔斯是心理学界的名家,他的《心理学与生活》更被广泛推荐为心理学的入门读本。《社会心理学》也是备受推崇的读物,通过这本书,我粗略地了解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力。阅读的时候,经常会因为书中的描述激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回首的时候也发现了的确在有意无意之间,我受到了许许多多的来自社会和他人影响。原来心理学真的就在身边,而且时时刻刻在塑造着你的生活。

  《社会心理学》里囊括了较多的内容,也不乏有趣又惊人的发现。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而且引发最多思考的,应该是从众心理。

  在此前,读过《乌合之众》,深深了解了人类从众的心理盲目性,也惊讶于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出自个人意愿或者“我”的立场做出相应的行为。无形之中我们也经历着被引导、被控制的过程。在《社会心理学》里,尽管来自集体和他人的影响与暗示没有被描述得那么恐怖,但是想来还是不禁让人打几个寒颤。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我们的从众主要来自两种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和信息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是我们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获得他人接受而做出相应的从众行为,此时尽管你不一定同意他人的意见,但是为了获得认同而不得不从众。在学校社团生活中经常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社团里面总是只有几个意见提出者,在他们的活跃下,其他人碍于情分经常会接受自己并不是十分认同的某些决定。这种情况下从众会导致我们的心理抵触,应该称得上是坏影响。但并不是所有规范性社会影响都是坏的,有时它是好的,比如在一个十分清洁干净的场所,看到他人自律自爱,你也会主动地保持好环境卫生;有时它并无关紧要,比如当你和几个朋友出去吃饭,她们七嘴八舌地决定了去哪里之后你在没有任何偏好的情况下选择顺从了。比起规范性社会影响,信息性社会影响显得更加简单,它出现在你对事情没有自己的判断时,某个比你掌握更多信息,或者值得信任的人做出反应后你出现的从众行为。比如在身为学渣的你在复习的时候由于没有头绪,会跟随班级里学霸的复习节奏。信息性社会影响的出现,是我们为了追求真实和消除疑惑。

  在我个人看来,信息性社会影响出现在我们存有疑惑和未知的时候,即便有时它并不能指引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但是无论如何它也只是一种寻求真相的本能导致的,更多是出于我们内心的渴求。规范性信息影响却不然。我们收到规范性信息影响多数是在不情不愿的情况下。比如班级提出去聚餐,由于个人原因身体不舒服不太想去,但是碍于同学情面难以推脱,还是会勉强出席。类似这些学校内的情况虽然还事小,但是放在其他地方或者其他方面,便不一定了。比如军队的残暴作风,有时会让平时斯文的人变得狂暴;比如我们常见的“见死不救”、“见倒不扶”,除了责任分散效应之外,也有从众的原因。

  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了几个从众实验,揭示了我们实际上会因为他人的观点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其中之一就是谢里夫的“似动实验”.实验中被试者要求坐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在稍远处有一个小光点,起初光点并没有异常,之后它开始不规则地移动直到消失。此时,实验人员要求被试猜测光点移动的距离。当你一个人重复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会得出自己的猜测数据,这些数据会有一个平均值。但是之后实验又增加了几名被试,这些被试其实是心理实验中的同谋者,他们做完实验后会给出一个比被试低得多的估计值。如此重复之后,被试明显地改变了自己的估计值。另一个是线段实验,一组被试中只有一个是真实被试,其他都是实验的同谋者,实验者给出一个标准线段,再给出三条长短不一的线段,询问在场的人哪一条跟标准线段一样长。在单独进行实验时,每个人都能轻易答对,可是这个实验中,同谋者异口同声给出了一个荒唐的答案,此时作为实验真正的被试,还是有约40%的人给出了错误的答案。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在群体中,我们受到来自群体的规范压力时,会不由自主地改变自己的看法。

  然而,让人难过的是,这种自己能够感知到的从众行为并不是最可怕的。在这种从众模式中,我们只要有意识地坚持自己,便能够摆脱他人的“控制”.可是从众很多时候是不自觉的。从众也来自于一种神秘而且不可捉摸的现象——心理暗示。我们其实不断地受到他人的心理暗示并做出相应的行为。比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课讲得正起劲,突然他转过头往门口看了过去,此时在上课的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往门口看去,这便是我们受到了来自讲台上老师的暗示;当你在跟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某个人突然打了一下哈欠,你会发现有另一个人不久后会随之也打哈欠,或者自己会有打哈欠的冲动,这些也是他人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引发了我们的从众行为。书中提到了“变色龙效应”的相关实验,也是直接地印证了我们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他人行为等暗示,做出从众行为。

  无意识的从众行为也多出现在群体内部。群体具有盲目性,群体中无意识的和盲目从众会导致群体疯狂。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心理学电影——《浪潮》,它十分清楚地为我们展示了纳粹主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能变得如魔鬼一般冷酷。《浪潮》讲的是一个德国的大学里,某个教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专政而进行的一个实验,实验中他成立了一个虚拟组织,成员是所有课上的学生,自己是领导者。(www.vrrw.net)组织从一开始的涣散,到在他的热情和引导下,开始走向团结。他们制定了名字、标志、组织网页等等象征组织身份的东西,之后组织内的人因为团结而自大、排外,在校内变成了类似于黑社会组织的存在。逐渐的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疯狂状态,他们为自己的组织而自满,过分的毫无根据的自信让他们觉得所向披靡。最终捅出了大篓子,不得不解散的时候,成员们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其实一开始组织里只是那位老师在引导,之后几个积极分子呼应,一开始的其他人只是跟从,到了后期组织内散发的相互影响的从众行为,导致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高考在即,很多学校都有撕书撕试卷的,前两天看见新闻还有老师因为阻止学生撕书而被围殴。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内部的某种情绪泛滥影响到其他人,最终传染到整个群体,而这个群体中大部分人并没有这样的愿望或者诉求,只是被暗示影响,无意识地从众。群体冲突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这么盲目而且疯狂。

  从众行为其实随时随地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从《社会心理学》中,我看到了警示的红线,提醒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避免被他人的暗示带入歧途,同时也要适当地坚持自我,不能轻易地屈服。当然,从众行为的文化特征也很浓厚,作为东方人,我们更多是带有场依存的特征,比较容易服从群体。我曾追求过做一个场独立的人,但是在这样的生长文化背景下显得太艰难,而且并不是场独立便比场依存坏,关键是自己保持清醒,要拿捏有度罢了。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也许没有太直接明了地阐释这个观点,但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启示我们要避免基本归因错误——即对他人的行为解读为其自身的性格特征而忽略了环境带来的影响。这个角度是我乐意接受并且贯彻在生活中的。仔细观察就发现身边的人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在看见事情的第一时间下判定,尽管我们了解世界总带着一定的图式,但是这种太快下结论的作风往往会让我们误解他人或者对事情产生错误的看法,毕竟每一件事,每一个行为,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复杂而多面的,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全貌才能离事实更近;二是会容易产生偏见,将某些人的行为思想归结为其自身“有问题”,而忽略了背后的复杂性,因为产生了偏见我们会进一步盲目地去忽略甚至抵触其做得好的地方。只有避免了基本归因错误,从更高的思维角度去看,我们才更能包容和理解他人,不去对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一味地苛责,而是怀着包容和接纳的心去体谅他人。我想这更值得我去吸收,为我所用。

  社会心理学作品简介

  《社会心理学(第8版)》被美国700多所大学/学院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内容简介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有感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份推荐书

 安德鲁是苏格兰乡下的一个穷苦孩子,在他出生时,父亲穷得连医生都请不起。后来,安德鲁全家移民到了美国。家庭的贫困,使安德鲁的父亲不得不走街串户推销自己织的桌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