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的月亮忙碌了一夜,心里苦恼死了:尽管它拚命把身上的光辉洒向大地,但总是暖不了人,就连凝结着的一滴露水珠儿都无法蒸干哩。
月亮精疲力尽地向西边坠沉下去。突然它感到背后有股暖流冲来, 回头一看, 啊, 太阳正从东山背后升起, 露出了红彤彤的笑脸,热腾腾地照得大地又亮又暖。
“伙计啊, 请你说说,”月亮懊恼极啦,“我实在弄不明白,我的光辉为什么始终暖不了人?”
“因为,”太阳认真地回答道,“你自己从来不发热, 却总是借用别人的光。”
——陈必铮寓言(选自《中国现代寓言选》)
这篇寓言写于1979年,正是文坛上争相“借光”之时。一天夜里,我坐在窗口,月光流进窗来,使人感到一股寒意。这寒意触发我思想:月亮尽管很美丽,可惜照不暖人, 因为它自己并不发热,而只是向太阳借光。由此我很自然地联想到社会上的“借光”现象,觉得它正如一面镜子,照见了这些可厌的现象。以后在一个早晨,我又看见了月亮。那时月亮还没有下去,太阳刚刚上来,一个青白,一个火红,两相对照,十分鲜明。这情景,形象地为寓言的“灵魂”提供了一件合适的“外衣”。《月亮的苦恼》就这样从生活中捡来了。
创作总要有自己的发现。唯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作品才有思想的力量、才有启示人的魅力,才耐读、有味。我写这篇寓言,也愿意自己老老实实地创作,发出自己的光热,哪怕是极微弱的。虽然我的创作条件远不如别人,但我同样有自己的生活。生活给予人是慷慨的,有志于创作就该到生活中去捕捉新事物,羞于雷同,耻于仿效,勇于抒发己见,敢于自放手眼,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能够真正成为反映新生活的一面镜子。否则,还是难免重陷月亮的苦恼:尽管拚命把身上的光辉洒向大地,但总是暖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