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留德十年读后感

留德十年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留德十年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留德十年读后感1

够坚守着这样一份平花了整整10天的时间,细细的读完了季羡林大师的《留德十年》,阅读期间,整个人完全陶醉于季老的文字之中,读到风趣之事会会心微笑,读到感人之处亦会鼻子发酸……这是一部只写事实的自传,一部只有Wahrheit(真)而无Dichtung(诗)的作品,或许没有歌德的Dichtung und Wahrheit那般办波澜壮阔,但细细的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集聚起来也是是震撼人心的,起码我读了以后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聚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之意境吧…… 全书给予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三个片断:对出国热的描述,在火车上邂逅的波兰女孩儿Wala在哥廷根与女房东以及数位德国教授深厚的友谊。

文章开篇便是对上世纪30年代出国热的描述,让我这样的80后很有被带入感,因为一切情景和当今社会一般不二,富裕家庭的孩子自费出国,普通家庭的孩子力争拿奖学金出国,念个洋博士回来会很吃香,出国的竞争相当激烈等等,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新东方学校门口那永恒汹涌的人潮……想起思思那句话:中国的许多事情,是不随着年代而改变的…… 作者花了很大笔墨描写他和一众中国留学生在从北平前往柏林的火车上的趣闻轶事,漫长旅途虽然枯燥,却也不乏五味杂陈,满洲国警察的惊悚,火车上如厕喝水的不便,与俄-国人沟通的困难……最为打动我的是季老对波兰女孩儿Wala的描写。那是一个活泼,开朗,会说德语的漂亮姑娘,他给火车上的七个中国小伙子带来了莫大的愉悦,虽然它们之间只能用作者当时并不流利的德语勉强沟通,但是彼此间已经处的相当愉快了。后来Wala在作者睡觉之际下了车,自此天涯两隔再未相见,虽然相处时间屈指可数,但作者在数十年后仍然能回忆起Wala当时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真可谓知音莫要论短长,一旦相别思断肠碍…我想,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愉快的邂逅实乃福气,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有这样的快乐!

全书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在哥廷根的生活,那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小城,一个干净到极致的小城,每家的女主人都会每天将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地板擦得光光亮亮,甚至门前的马路都会用肥皂水仔细清洗,哥廷根的马路纵使你在上面打滚也不会沾染一丝尘土,这一切的描写让我想起了我去过的另一座德国小城海德堡,尽管光阴交错了70余年,但那份德意志民族特有的洁净与古朴是一直未变的!作者在哥廷根的女房东,十年来一直像慈母一样照顾着作者,每日备好晚餐,铺好被褥,将作者的皮鞋擦得锃亮,作者也像儿子一样照顾着老房东,陪着她一起为死去的丈夫扫墓,一起上山伐木取暖,一起分享难得的牛肉……当作者要离开德国回国时,老房东号啕大哭,这种别离之伤让人看了不免凄凄于心……哥廷根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拥有一所世界闻名的名校,作者就是在这所学校里从一个德语张不开嘴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一代印度学宗师的。十年间作者和许多德国老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可敬的德国学者即使在战火纷飞,物质匮乏的年代仍然醉心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书中对这方面细节的描写让我读后深感敬佩,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执著的学者,德国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学术大国。

与作者感情最深的西克教授和施密特教授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作者,在生活上也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象着作者搀扶着年逾古稀的西克教授步行横穿整个哥廷根,边走边探讨学术的场景,给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梦幻……数十年后,已然年过古稀作者重返哥廷根,与施密特教授重逢于养老院时,那种相逢时的激动与分离时的伤感我想任何人读了都会动容…… 人生如梦,弹指一挥间,几十年的光阴一晃就会过去,我这样细致的读这本书,边读边在思考,何为人生的意义呢?

都说乱世出英雄,但是我看到即使在二次大战这样的环境下,在德国的一个小城有着这样一群人仍然在不闻窗外事的做着自己的学术,过着自己洁净而高贵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或许是平淡的,席卷世界的二次大战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毫无知觉的来,毫无知觉的走罢了,但是这种平淡带给我的却是深深地震撼,能淡的人们必定会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不是吗?

留德十年读后感2

在开学前几日我看完了季羡林老师的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他留德的缘起,在德国生活与学习,归国。十年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他经过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季羡林,在我的记忆中是位研究梵文的大学者,他是我尊敬的老师和长辈,是一位我只能远远倾羡的文化名人。这本回忆录拉近了我和心目中这位老人的距离,让我认识了更为真实的季羡林老师,他是如此的朴实和蔼,专注认真。

留德那年,季羡林老师才23岁,与此刻的我同岁。在留学之前他迫于生计去学校教书,机会总是垂青努力的人,因在清华四年成绩都非常优秀而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但费用并不多)。于是,老师不舍国内的老母妻儿奔向了德国。“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阴错阳差,季羡林到了哥廷根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季羡林是一位坚持又有韧性的好学生。在专业选择上老师也迷茫过很长一段时间,在文中也有提到。季老师最终选择了梵文作为主修课,并用一生的时间来践行当时的诺言。季羡林在文中写道:“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我从此找到了我真正想走的道路”,“从那以后,我每天到研究所来,学习一整天”,“但是,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习,就必然要把它征服。在这两年内,我曾多次暗下决心:一定要跳过这个龙门。”读到这里给了我深的感动。人必将走过青年,也必定会有迷茫,对于未来,谁又能有实足的把握呢?季羡林老师在选择自己道路时也犹豫不决,多番尝试最终才得以找到自己的方向。记得前几日同学聚会,大家言谈中都表示对研究生生活充满了不安与期待,对毕业后是否会坚持找本专业相关工作也心存疑虑。结合自身来看,既来之则安之,青年人都会有迷茫,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走下去认真对待。

季老在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要想精通本国语和外国语,必须付出极大的劳动;穷一生之经历,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达到一般交际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简单。”我也是学语言的人,对于这段话也是非常认同的。季老的学习经验也不断鞭策着我,鼓励着我。

季老又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爱国青年。二战期间,他流落在异国他乡,但时时牵挂着祖国母亲和家中亲人。时常夜不能寐,书中也摘录了好几段季老当时写的日记,字字饱含深情,无不挂念远方的祖国。战争结束后,季老心中虽有不舍,那些自己跟随多年的老师和愉快相处的朋友终究是要挥手一别的。最终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归祖国,不远万里舟车劳顿一路颠簸,从德国到瑞士到法国到西贡到香港最终回到祖国怀抱。可以想象当时回到祖国的喜悦心情。

季羡林也是一位重情重义多情善感的老人。人至耄耋,难免回忆起自己所走过的岁月。这本回忆录用4周写了一份初稿,然后于91年花了四个月清稿。回忆留德十年的点点滴滴,那些人那些事老人根据自己的日记认真回忆记录,文中也时常流露出一丝丝淡淡的伤感。这句杜甫的诗“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季老几次引用,我想这也是老师人生的经验之谈。千里凉棚,哪里会有不散的筵席呢?无论如何,人和事终有一别。在德遇见的朋友,如章用跟随学习的老师冯。格林、西格等、还有房东,那些人儿依依在老师心中重新活过一遍。老师在文中这样记录着:“每次回忆就感到一阵凄清中的温暖,成为我回忆的‘保留节目’。然而至今已时移境迁,当时认为是细微小事,今生今世却决无可能重演了。”当感叹世事遥远,人物模糊,老师总会衷心祝福那些遥远的朋友幸福安康。可见,老师也是极重情义的人儿。还有一件事,二战结束后,作为盟国一员的中国,季羡林可以领取牛肉罐头和米、糖,这在当时是极其精贵的物品。季羡林会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德国朋友房东和老师,不忘恩情。这一幕幕让人心里暖暖的,这些事情是多么的有人情味儿。

季羡林老师也是为谦逊而平凡的人。虽然是国内有名的学者,但他一直刻苦努力地勤奋耕耘。书中讲到,他必要获得博士学位也因自己是平凡人,不能喜欢那位漂亮美丽的朋友,也只因自己是平凡人,有各种心情情绪也都只因自己是平凡人。平凡是伟大的,这种平凡踏实而厚重,有血有肉那么真实。

留德十年读后感3

细细的读完了季羡林大师的【留德十年】,阅读期间,整个人完全陶醉于季老的文字之中,读到风趣之事会会心微笑,读到感人之处亦会鼻子发酸……这是一部只写事实的自传,一部只有Wahrheit(真)而无Dichtung(诗)的作品,或许没有歌德的Dichtung und Wahrheit那般办波澜壮阔,但细细的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集聚起来也是是震撼人心的,起码我读了以后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聚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之意境吧…… 全书给予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三个片断:对出国热的描述,在火车上邂逅的波兰女孩儿Wala,在哥廷根与女房东以及数位德国教授深厚的友谊。

文章开篇便是对上世纪30年代出国热的描述,让我这样的80后很有被带入感,因为一切情景和当今社会一般不二,富裕家庭的孩子自费出国,普通家庭的孩子力争拿奖学金出国,念个洋博士回来会很吃香,出国的竞争相当激烈等等,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新东方学校门口那永恒汹涌的人潮……想起思思那句话:中国的许多事情,是不随着年代而改变的…… 作者花了很大笔墨描写他和一众中国留学生在从北平前往柏林的火车上的趣闻轶事,漫长旅途虽然枯燥,却也不乏五味杂陈,满洲国警察的惊悚,火车上如厕喝水的不便,与俄-国人沟通的困难……最为打动我的是季老对波兰女孩儿Wala的描写。那是一个活泼,开朗,会说德语的漂亮姑一娘一,他给火车上的七个中国小伙子带来了莫大的愉悦,虽然它们之间只能用作者当时并不流利的德语勉强沟通,但是彼此间已经处的相当愉快了。后来Wala在作者睡觉之际下了车,自此天涯两隔再未相见,虽然相处时间屈指可数,但作者在数十年后仍然能回忆起Wala当时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真可谓知音莫要论短长,一旦相别思断肠碍…我想,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愉快的邂逅实乃福气,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有这样的快乐!

全书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在哥廷根的生活,那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小城,一个干净到极致的小城,每家的女主人都会每天将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地板擦得光光亮亮,甚至门前的马路都会用肥皂水仔细清洗,哥廷根的马路纵使你在上面打滚也不会沾染一丝尘土,这一切的描写让我想起了我去过的另一座德国小城海德堡,尽管光一一交错了70余年,但那份德意志民族特有的洁净与古朴是一直未变的!作者在哥廷根的女房东,十年来一直像慈母一样照顾着作者,每日备好晚餐,铺好被褥,将作者的皮鞋擦得锃亮,作者也像儿子一样照顾着老房东,陪着她一起为死去的丈夫扫墓,一起上山伐木取暖,一起分享难得的牛肉……当作者要离开德国回国时,老房东号啕大哭,这种别离之伤让人看了不免凄凄于心……哥廷根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拥有一所世界闻名的名校,作者就是在这所学校里从一个德语张不开嘴的一毛一头小伙子成长为一代印救学宗师的。十年间作者和许多德国老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可敬的德国学者即使在战火纷飞,物质匮乏的年代仍然醉心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书中对这方面细节的描写让我读后深感敬佩,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执着的学者,德国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学术大国。

与作者感情最深的西克教授和施密特教授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作者,在生活上也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象着作者搀扶着年逾古稀的西克教授步行横穿整个哥廷根,边走边探讨学术的场景,给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梦幻……数十年后,已然年过古稀作者重返哥廷根,与施密特教授重逢于养老院时,那种相逢时的激动与分离时的伤感我想任何人读了都会动容…… 人生如梦,弹指一挥间,几十年的光一一一晃就会过去,我这样细致的读这本书,边读边在思考,何为人生的意义呢?

都说乱世出英雄,但是我看到即使在二次大战这样的环境下,在德国的一个小城有着这样一群人仍然在不闻窗外事的做着自己的学术,过着自己洁净而高贵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或许是平淡的,席卷世界的二次大战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毫无知觉的来,毫无知觉的走罢了,但是这种平淡带给我的却是深深地震撼,能淡的人们必定会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不是吗?

留德十年读后感4

用了不长的时间,我便读完了季羡林的《留德十年》,留德十年 蒋贞。它是季羡林在耄耋之年用来回忆往昔的著作,它简单而直白,可它却不是我的那杯茶,我无法对它产生心有戚戚焉的.感觉。

但是,季老毕竟是大家,在这本普普通通的书中,还是有不少值得深思的地方的。比如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时代背景下的那群人们。我认为,这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到德国之前的时期,在哥延根的时期,回到大陆之前的时期。下面我想以时间为线索,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到德国之前的时期不得不说,我在读这段经历时是相当开心的。

因为我看到大师也有像普通人一样为未来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当时的季羡林,在工作中由于“很安静”而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想要离开,却觉得人海茫茫,没有一个归宿。这样孤单迷茫的心情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吧。

可是大师比我们究竟强在哪里呢?往下读你就会知道,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季羡林就是这样,他知道自己的追求,所以尽管家庭困难,前路不明,他依然踏上了去德国的求学之路。在哥廷根的时期告别了最初的迷茫,季羡林毅然选择了印度学作为自己的主系,可是他在选择副系的态度上却让人惊讶。他写道,“我在国内就立下大誓:决不写有关中国的博士论文。”我不大了解季羡林,不知道他是在何种情况下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想,他大概是因为太厌恶那些投机取巧的留学生,所以急切的想要和他们划清界限吧。在国外用老庄谋得博士的头衔,回来却讲康德和黑格尔,这样的中国留学生是季羡林明确鄙视的对象。可是,从我内心来说,一个人难道不能既倾心于老庄的睿智,又爱慕康德和黑格尔思辨吗?这样的想法未免有些偏颇,但是季羡林对老师的虚心,对治学的严谨,以及对艰苦生活的积极态度,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回到大陆之前的时期当季羡林完成学业之后,他终于要回到祖国了,可是它却对德国产生的深深的留恋和不舍。

这一点上我是非常理解他的,不是他爱国爱的不深,而是他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实在是给了他很多东西。那里有欣赏鼓励他的良师,有能陪他畅谈的益友,有温暖慈祥的女房东,还有那个为了他终身未嫁的美丽女子。更重要的是哥廷根给了他一个能让他安静做人,安静治学的环境,这对于一个学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啊。就像季羡林的老师吴宓说的,“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有时候,生命中的一个很小的细节,就有可能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莫大的影响,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啊。就写到这里了,突然觉得没啥话好说了。

其实我看书总是抓不住重点,比如看《留德十年》,我就没看出(“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友人情深。”------百度百科)之类的东西,反而记住了他在德国虽清贫但可以从心所欲的生活。这也算是种另外的收获吧。另附回复:以耄耋之年,回忆前尘过往。自然不是让你以他的心态来品味人生。而是试图让你了解,人生一世,有些事情,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看淡——比如名利。有些事情则是伴着岁月流逝,历久弥香——譬如友情。不是要你完全读懂没有领略过的人生阅历。而是希望你能看到,人生如戏,到未必是空话。跌宕起伏的景色,自己也曾领略,往往身如不系之舟,如何能从容招架,才是你需要去慢慢修炼的学问。人生何其短暂,往往来不及回顾,悠然一世,便悄然而过,所以,能够记得年轻时的事情,并将其一一誊抄纸上,供人分享实在是件幸运的事。然而以现在的阅历,来回顾年轻的故事,始终带有主观的色彩。即便一再告诫自己,不能沾染迟暮的情绪,可是笔下的那份从容到底是掩盖了事实的真相。然而,人生也未必要一一还原。有些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如你所说,不是你的茶,自然喝不惯。年轻的那杯茶,年老的时候,其实一定不记得滋味。可是谁又能权衡,哪一杯更香?人未必要追求卓越,但一定不能甘于平庸。从清华到哥廷根,又从哥廷根返回故国。

生命的意义也许不再于突破,而在于重来。一段结束,另一段开始,花开花落,其实结果都不重要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了解自己追求的路,并为之付出,这样的人生,真的很精彩!

留德十年读后感5

细细的读完了季羡林大师的《留德十年》,阅读期间,整个人完全陶醉于季老的文字之中,读到风趣之事会会心微笑,读到感人之处亦会鼻子发酸……这是一部只写事实的自传,一部只有Wahrheit(真)而无Dichtung(诗)的作品,或许没有歌德的Dichtung und Wahrheit那般办波澜壮阔,但细细的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集聚起来也是是震撼人心的,起码我读了以后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聚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之意境吧……全书给予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三个片断:对出国热的描述,在火车上邂逅的波兰女孩儿Wala,在哥廷根与女房东以及数位德国教授深厚的友谊。

文章开篇便是对上世纪30年代出国热的描述,让我这样的80后很有被带入感,因为一切情景和当今社会一般不二,富裕家庭的孩子自费出国,普通家庭的孩子力争拿奖学金出国,念个洋博士回来会很吃香,出国的竞争相当激烈等等,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新东方学校门口那永恒汹涌的人潮……想起思思那句话:中国的许多事情,是不随着年代而改变的……作者花了很大笔墨描写他和一众中国留学生在从北平前往柏林的火车上的趣闻轶事,漫长旅途虽然枯燥,却也不乏五味杂陈,满洲国警察的惊悚,火车上如厕喝水的不便,与俄-国人沟通的困难……最为打动我的是季老对波兰女孩儿Wala的描写。那是一个活泼,开朗,会说德语的漂亮姑娘,他给火车上的七个中国小伙子带来了莫大的愉悦,虽然它们之间只能用作者当时并不流利的德语勉强沟通,但是彼此间已经处的相当愉快了。后来Wala在作者睡觉之际下了车,自此天涯两隔再未相见,虽然相处时间屈指可数,但作者在数十年后仍然能回忆起Wala当时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真可谓知音莫要论短长,一旦相别思断肠碍…我想,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愉快的邂逅实乃福气,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有这样的快乐!

全书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在哥廷根的生活,那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小城,一个干净到极致的小城,每家的女主人都会每天将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地板擦得光光亮亮,甚至门前的马路都会用肥皂水仔细清洗,哥廷根的马路纵使你在上面打滚也不会沾染一丝尘土,这一切的描写让我想起了我去过的另一座德国小城海德堡,尽管光阴交错了70余年,但那份德意志民族特有的洁净与古朴是一直未变的!作者在哥廷根的女房东,十年来一直像慈母一样照顾着作者,每日备好晚餐,铺好被褥,将作者的皮鞋擦得锃亮,作者也像儿子一样照顾着老房东,陪着她一起为死去的丈夫扫墓,一起上山伐木取暖,一起分享难得的牛肉……当作者要离开德国回国时,老房东号啕大哭,这种别离之伤让人看了不免凄凄于心……哥廷根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拥有一所世界闻名的名校,作者就是在这所学校里从一个德语张不开嘴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一代印度学宗师的。十年间作者和许多德国老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可敬的德国学者即使在战火纷飞,物质匮乏的年代仍然醉心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书中对这方面细节的描写让我读后深感敬佩,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执着的学者,德国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学术大国。

与作者感情最深的西克教授和施密特教授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作者,在生活上也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象着作者搀扶着年逾古稀的西克教授步行横穿整个哥廷根,边走边探讨学术的场景,给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梦幻……数十年后,已然年过古稀作者重返哥廷根,与施密特教授重逢于养老院时,那种相逢时的激动与分离时的伤感我想任何人读了都会动容……人生如梦,弹指一挥间,几十年的光阴一晃就会过去,我这样细致的读这本书,边读边在思考,何为人生的意义呢?

都说乱世出英雄,但是我看到即使在二次大战这样的环境下,在德国的一个小城有着这样一群人仍然在不闻窗外事的做着自己的学术,过着自己洁净而高贵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或许是平淡的,席卷世界的二次大战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毫无知觉的来,毫无知觉的走罢了,但是这种平淡带给我的却是深深地震撼,能淡的人们必定会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不是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留德十年读后感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留德十年读后感词条  
感想

 《窗边的小豆豆》的优秀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推荐度:《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推荐度:《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推荐度: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推荐度: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关于《窗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