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白诗歌《秋下荆门》原文及赏析

  李白诗歌《秋下荆门》原文及赏析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告别了巴山蜀水,开始漫游吴楚。这首诗,是诗人始入楚境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北岸的虎牙山对峙。战国时,这里是楚国西部的门户。对于当时年仅二十五岁的李白来说,船过荆门既意味着进入了楚境,也标志着人生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怀着对新天地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诗人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霜落荆门江树空。”首句写荆门山一带的景色。“霜落”,言时令正值深秋;“荆门”,谓地点恰在西楚门户。这四个字不仅交待了时间、地点,同时也点出诗题中的“秋” 和“荆门”,是紧扣诗题的写法。“江树空”是说树叶经霜而落,江边的林木显得空疏而又明净。与许多写秋风落叶的古诗不同,这句诗毫无飘零凋蔽之意,那秋高气爽、山明水秀的秋景真令人赏心悦目。

  在这样的环境中航行,自是一件快事,因此诗人在第二句中写道:“布帆无恙挂秋风。”挂上布帆,乘着秋风,一路平安,开始了远航。继上句之后,此句又点出了诗题中的 “下”字。“布帆无恙”,是用典。据《晋书·顾恺之传》记载,东晋绘画大师顾恺之在荆州刺史殷仲堪手下做参军,两人交谊甚笃。顾恺之请假东归时,殷仲堪特把布帆借给他使用。后来恺之在途中遇上大风,写信告诉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李白借用这个典故,一方面是说航行很安稳,另一方面也有天助此行之意。秋风是西风,诗人要东行,正是顺风。试想,顺风而下,长驱万里,该是何等的惬意!诗人那胸怀大志、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英姿,此时已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了。

  “此行不为鲈鱼脍”,这一句中,也用了一个典故。西晋时吴郡人张翰在洛阳为齐王司马冏僚属,因秋风起而想念起家乡的美味莼羹、鲈鱼,便辞官还乡 (参见《晋书 · 文苑传》)。李白漫游吴楚,正值秋风鲈鱼肥的季节,这就使他想起了晋代的这段往事。不过张翰归吴是回乡,李白游吴是离乡,虽同往吴地而动机各异。因此,诗人在这里是反用典故,表明此行与张翰之行目的并不一样。其实,“鲈鱼脍”不过是张翰归吴的借口,其真实目的在于脱身官场,以避祸乱。生当盛世,要做一番大事业的李白,自然不肯效法张翰之举。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目的是什么呢?诗的结尾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回答:“自爱名山入剡中。”剡中即今浙江剡县,那里山水佳丽,名闻天下。诗人平生酷爱名山大川,慕剡中之美景而往,当然是在情理之中。不过,仅做如是理解,亦未免皮相。诗人在《上安州裴长史》一文中说过:“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可见其漫游海内,实为实现“四方之志”这一志向,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中,说得更为明白:“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原来,诗人的宏大抱负是通过漫游海内而扬名天下,进而一举位至卿相,辅佐君主做一番治平天下的大事业。“此行不为鲈鱼脍”是反面否定张翰之举,“自爱名山入剡中”是正面宣扬自已的高士风度。一反一正,文笔跌宕,风神摇曳,相得益彰。

  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在时代精神的熏陶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其特有的浪漫气质,又使他不愿通过科举这条老路去实现自已的政治理想。这首诗,便是诗人浪漫生活情趣的真实写照。诗中充满了奋发昂扬之气,充分体现了盛唐的时代风貌。在艺术上,这首七绝也很有特色。诗中无论写景、叙志,亦或用典,都以浅易之言道出,而在这些接近于口语的诗句之中又都寓有深意,耐人咀嚼。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是这样评论李白的七绝的:“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这一评论,完全适用于本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荆门  荆门词条  李白  李白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诗歌  诗歌词条  
感想

 少年笔耕读后感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推荐度:少年闰土读后感推荐度:《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推荐度:《恰同学少年》读后感推荐度: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推荐度:相关推荐少年笔耕读后感范...(展开)

感想

 养花读后感

养花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养花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