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红销翠春风里,精神一撮金莲底。不是睡杨妃,绿珠娇小儿。
第二首《菩萨蛮》与前首联系来看,正是描绘垂丝海棠“娇娆”之时的娇美。
上阕开句“纳红销翠春风里,精神一撮金莲底。”点出开花季节,状写红花绿叶。词人仍然把盛开的垂丝海棠喻成秾丽娇娆的美人。不过她不是“睡美人”了 ,而是在春天里巧施胭脂,显展翠羽,丰彩诱人的妙龄美人。“纳”、“销”二字,用来描绘海棠花色之红艳均匀,绿叶的青翠迷人。唐代郑谷有诗为“春风用意匀颜色,”大概作者也是这个意境。花红叶翠已招人动情,但作者认为垂丝海棠更能撩拨人心的神韵更在“精神一撮金莲底。”垂丝海棠叶大而呈卵形,先端渐尖。开花于四月间,数朵花聚为一簇,初开时上举,开放后下垂。作者用美人“金莲”比喻卵形的叶子,又用“一撮”状描花聚为一簇的形象,十分贴切。再冠以“精神”二字,更画出垂丝海棠的独异风采。点点红花,一簇簇、一撮撮艳开在如同美人翠色金莲似的叶下,长长地垂堕下来,和风吹动,真是别具风韵,岂不令人陶醉?
“不是睡杨妃,绿珠娇小儿。”唐明皇曾把海棠喻作“睡杨妃”,词人却不同意这个比喻,垂丝海棠不象“睡杨妃”,而更象绿珠那样淡雅娇媚,着人怜爱。据载,绿珠为西晋豪富石崇的爱妾,善于吹笛,美艳无双。这里将杨贵妃与绿珠相比,写出了垂丝海棠花不象杨贵妃那样雍容华贵,媚权附势,却如绿珠娇小柔媚而不失高贵。杨氏恃色乱世,召怨而死,是无人怜惜的;而绿珠不堪强人争夺,堕楼身亡,志节可嘉。词人并用二典,一贬一褒,似有深意。至此,通看上阕,作者以艳绝娇小的美女绿珠作比,形象地状写垂丝海棠的花、叶之特点,绘出她的独特美。
然而上面所描绘的,还不是垂丝海棠奇绝之处。为此,下阕写道:“一般娇绝处,半带疏疏雨。”垂丝海棠的“娇绝”之处,是那柔丝花梗,长蔓缕缕,沾上雨水时显出的妩媚可爱。“半带疏疏”是说雨水不能过多、过密。这不禁让人想到杜甫笔下“润物细无声”的好雨,和“晓看红湿处”的意境来。花与雨结下了不可分割的姻缘。然而词人笔触又陡然一转,以“不解吐繁香,却教人断肠”一句,激起感情上的涟漪,垂丝海棠不吐幽香。这是她的不足之处。宋人刘渊材曾宣称:“海棠无香”,是他平生“五大憾事之一”。但即使海棠“不解吐繁香”,也不至于产生“教人断肠”的后果。这样,联想上阕词情,以及对绿珠、杨妃的褒贬,人们自然要推测着,李好古的《垂丝海棠》是借垂丝海棠的形骸,抒发自己淡雅清高,芳华并茂,节贞操守的品质,与怀才不遇,为世人不解,而未能吐放“繁香”的际遇。这才是他真正的“断肠”原因。词中以花情达人意,纵使花情人心融贯叠印。呈现花人合一的艺术意境。从情调上看,全词喜慕隐忧,怜惜有节,喜忧参半,恰到好处。不失为一篇成功之作。
相关推荐
《任希夷·海棠》原文及赏析
《孙惟信·垂丝海棠》原文及赏析
《吴融·海棠二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方岳·如梦令海棠》原文及赏析
《方岳·水龙吟和朱行父海棠》原文及赏析
《吴文英·宴清都连理海棠》原文及赏析
《李曾伯·满江红乙卯咏海棠》原文及赏析
《李莱老·西江月海棠》原文及赏析
《王沂孙·水龙吟海棠》原文及赏析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