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竞品分析 | “医护上门”有没有未来?

医护上门,主要指以互联网O2O模式,为患者提供医护上门服务,包括就医前初步诊断、医后护理、产后护理等。本文是对该项目做竞品分析。

1. 行业概述及需求分析

1.1 医疗行业

在我国“看病难”是一个广泛且长期存在的问题。的确,我国人口众多,而医疗资源有限,供需不匹配,但并不至于达到现在所呈现的这种程度。

看病难,很大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源分配偏差。举个极端的例子,某人得了感冒,他为了保险起见在顶级医院挂了专家号,于是一个更适合诊疗疑难杂症的老专家不得不花时间在一个小感冒上面,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而很多同样能看感冒的普通医生,却可能工作不饱和,形成资源闲置。

从整个社会来说,理想的状态是专家只看别人看不了的疑难杂症,难度较低的诊疗交给能胜任的普通医生即可。

那为什么上述理想状态很难实现呢?

一方面是患者掌握的医学知识和医疗信息有限,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病找什么样的医生“刚刚好”,为了保险和安心更倾向于找能力绰绰有余的好医院和专家医生。

另一方面是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有限,同样是请假去医院,如果找普通医生,有可能看不了或看不准,还得重新挂专家号,又是复杂的流程和漫长的等待,又要重新找老板请假。于其这样,不如直接挂专家号了事。

如果能解决上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能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例如想办法让患者知道,他的病,不必挂主任号、专家号就可以,找适合的医生,能实现比主任、专家更贴心的服务。或者,减少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不必反反复复地往医院跑。这表面来看是在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更深层来说,是在解决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1.2 O2O上门服务

O2O即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互联网上完成接洽及交易,在线下完成服务。O2O不仅仅包括上门服务,还包括在商家处或所约定公共场所完成服务,像餐饮、电影、美容、SPA、旅游、租车等等,而本文仅讨论O2O上门服务

什么样的商业更适合O2O上门服务呢?

头脑风暴一下,有保洁、修理/清洗/安装家电、搬家、寄快递、送花、保姆、月嫂、除虫鼠、按摩、上门回收、美甲、家教、医护上门、私厨等等。

总结来说适合O2O上门服务的商业模式包括以下情景:

服务对象(物或人)位于家中且不方便移动到家外,那当然只能上门服务了。例如保洁、修家电、洗窗帘、除虫鼠,这是对物;保姆、医护上门,这是对人。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稀缺性。例如忘拿钥匙、马桶堵了,虽然开锁师傅、管道疏通师傅并不少,可遇此突发状况时往往一时找不到他们的联系方式。互联网解决了此信息问题。

安全考虑。例如医护上门可减少病人外出加重病痛的风险,家教上门也是对年幼儿童的一种保护等等。在家做SPA或修电脑可能还考虑到隐私,也算是安全考虑。

服务对象(物或人)可以移动到家外,但是在家更舒适、更温馨(或观念认为更舒适更温馨)。例如月嫂、按摩、私厨。

服务对象(物或人)可以移动到家外,但是不值当、不划算,例如上门回收手机、寄小件物品,当然也可以去回收点、快递站,只是觉得这么点小事还要专程跑一趟很麻烦,而服务方提供此服务的成本并不高,因此演化成了上门服务,客户节省了时间或金钱成本。

其他。像送花是为了制造惊喜,只能上门。家教上门也是因为家长希望陪同小孩,起到督学、照顾作用。等等。

上述情景概括为位移难题、信息不对称、安全、温馨舒适、成本、情绪这几项需求。其中位移难题为硬需求(不得不解决的需求)。

1.3 医护上门服务

1.3.1 客户(被服务方)角度

医护上门包括“医”和“护”,医即诊断、医疗,护即护理、照顾。对客户来说,医护上门可以解决上述位移难题、信息不对称、安全、温馨舒适、成本、情绪等需求,具体来说:针对不方便移动的病人或老人,可解决其位移难题。而且减少其外出加重病痛的风险,同时,在家有家属陪同、照顾,对于病人或老人来说更安全也更舒适。

信息不对称包含两方面:

一是哪里提供所需医疗服务不清楚,由于并非所有医院的所有项目都很好地纳入了互联网信息网,某些服务项目的查询并不便利;

二是服务质量具体如何并不清楚。互联网平台的信息系统、评价系统可尝试解决上述问题。

去医院看病流程复杂,时间成本高,医护上门可为用户节省时间和精力成本。

去医院看病有些医生的服务态度是不敢恭维的,然而在O2O上门服务的体系中,一方面是在服务对象家中1V1服务,态度不会很差(毕竟别人的地盘),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的竞争、评价机制会逼迫医生重视服务质量和态度,这就为用户提供了情绪价值。

此外,如果O2O演化为类似“家庭医生”的模式,客户可能长期找某个医护人员服务,使其更了解自己病史,进而得到更好的服务。同时,若该医生看不了,他会提供一些专业意见或转介绍给更有经验的医生,比患者盲目去医院挂号更精准更有效率。

1.3.2 医护人员(提供服务方)角度

对于提供服务医护人员来说,入驻O2O上门服务平台可能会有以下好处:

兼职或全职为病人提供上门医护服务,得到额外或更好的收入。

获得在医院得不到的诊疗机会,诊疗更多的病人,提升专业水平。

在平台获得客户的认可,实现口碑方面的积累。

可能长期为某个客户服务,更了解其病史,可更好为其服务,类似“家庭医生”。

看不了的病人转介绍给更了解该病的医生,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1.4 确定竞品

本文所涉竞品暂定为医护到家、春雨医生、58到家。其中医护到家为直接竞品,春雨医生为医疗领域的同领域竞品,58到家为服务模式相近的竞品。

2. 市场分析

2.1 医疗互联网行业数据

见上图,根据“行行查”的一篇文章,医疗互联网的市场规模仍在高速增长阶段,且5G技术的普及将为医院内外的诊疗设备的联接提供便利。

2.2 竞品数据

上图是来自七麦数据的IOS应用商店下载量统计。医护到家、春雨医生、58到家的日均下载量分别约为230、1000、3000,粗估分别为十万级、百万级、千万级产品。

春雨医生在医疗分类免费榜排名25,选择旅游分类免费榜的第25名“永安行”进行横向对比,永安行日均下载量5000,是春雨医生的5倍,大致说明医疗互联网的行业规模目前远小于旅游互联网行业。而我国医疗行业与旅游行业的GDP属于同一量级,这也说明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化还有很大的潜力。以上分析参考的数据维度并不全面,因此并不严谨,仅作为宏观面上的大致推测。

3. 竞品分析

3.1 产品定位与优劣势(战略层)

3.1.1 医护到家

医护到家:是面向全国用户,提供高品质有保障的居家护理服务。通过医护到家,可以随时预约周边医院在职护士,提供上门打针、换药、采血等护理服务。从它的定位和功能来看,主要还是“护”,并没有医生介入。

在很多小地方,例如笔者老家,很多人患病在家,需要打个针输个液,又懒得去医院,都会在朋友熟人里找有护理经验的人到家里来帮忙。这是小地方熟人社会的一个好处,但在大城市对很多人来说就难实现,所以这个产品相当于把这种上门服务规范化了,为人们提供了便利。除护理外,还提供在线问诊、线下、陪诊、医护用品买卖等服务

它的优势是服务模式可行、可复制,有广泛市场,符合行业趋势,因此有前景。劣势是由于服务群体年龄偏大,很多客户并不像年轻人那样习惯使用手机和互联网。此外,得病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突发事件,寻医是个低频需求,对App的稳定活跃度有一定影响。

3.1.2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40万医生在线提供服务,每天33万个问题被解答,3分钟内完成回复的问诊就医平台。春雨医生是一个线上服务平台,使用户在线上通过自查或咨询专家找到疾病的解决方法,跟好大夫的模式比较像。它主要的作用时能解决人们求医时的信息不对称,即先通过平台咨询专家或提问问题了解自己的病情,然后再有方向地寻医问药。同时,对于向用户普及健康知识也有一定的作用。

它的优势是有广泛市场,线上服务风险小、成本低、易管理;领域垂直,品牌容易被用户记住。缺点是商业模式门槛低,容易被竞品对手复制和超越。在未来医疗互联网发展到寡头垄断阶段后,如果成不了头部产品,就很容易彻底失去生存空间。

3.1.3 58到家

58到家:国内领先的家庭服务平台。提供非中介的家政保洁、保姆月嫂、搬家速运等千余种专业、高效、安全的上门生活服务。58本身就是做综合生活服务起家的,因此58到家提供的服务就很综合,可以说生活常见的服务基本都能在上面找到。目前58到家提供的医护到家服务不属于平台自有,而是合作厂家H5的接入,也就是说58不对该项服务进行直接管理。

好处是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满足众多需求,因此产品的用户粘性好。缺点是容易多而不精,不易管理,很难让每个领域都做到规范化和行业领先,尤其是医护这种需要对线下规范化付出很大精力的领域。

3.2 范围层

从左表可以看出,医护到家功能偏向于O2O的上门护理、理疗,但是并没有医护人员的列表展示和口碑/评价展示,这说明护士可能不是直接入驻的,而是医疗机构以B的身份入驻。这样能减小平台的管理压力,然而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感觉不够自主、透明。

春雨医生明显偏向线上的问诊服务,为入驻医生提供展示和评价体系是不错的,这直接链接了患者与医生。

58到家的绝大部分服务均是以机构合作的方式入驻,好处是管理压力小,业务面宽,坏处是难以实现统一化规范化管理。好在58对入驻机构的把关做得还不错。

3.3 结构层和框架层

58到家的内容最为庞杂,但产品结构并不复杂,它大量的服务是外部机构以合作的方式入驻,在App内以H5的形式接入展示,因此并不影响原生App的复杂度。首页的展示的内容虽多,但还算有条理。

春雨医生提供的服务并不复杂,但产品结构却过于复杂,有值得精简的地方。打开首页后,虽能在最上方找到“提问”和“找医生”两项主要服务,但下方的内容过于杂乱,对用户形成干扰。

医护到家的产品结构还可以,不算简单也不算复杂,首页比较清晰,突出了护理上门这一主要服务,没有过多的广告和文章干扰用户。将文章集中在了发现版块。不过也有一点什么都想做的意思,例如贩卖健康管理师培训课程和母婴用品,对产品的专业感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3.4 表现层

UI设计来说,显然58到家更胜一筹,红色主色调传递出服务“热情”的暗示,擅用大的色块增加规整感,各处设计风格保持一致,点击搜索和底部导航后的动态效果别具匠心。

反观医护到家,首页色块的用色就超过了5种且不是相近色,显得杂乱。商城页面的设计风格与主页不一致,例如两侧没有留白,这给用户一种不敢放心买的感觉。春雨医生的问题,一是大色块运用过少,显得缺少设计感,首页各版块缺少一致性,包括不同字号样式的文字出现近十种,感觉没有一套统一的设计规范。绿色与橙红色穿插使用,也不合适。

3.5 SWOT分析

经上述各层面的分析,梳理后为三个竞品做SWOT分析,顺便加上假想的医生上门服务产品一并分析。

4. 综述

4.1 思考

进行竞品分析的目的是思考本项目“医护上门”的实施方式,借鉴哪些优点,规避哪些问题等等。护士上门可行性已经被“医护到家”验证了,所以主要考虑“医生上门”服务

经本文上述分析,该项目可思考如下问题:

是机构入驻,还是医生个人入驻的形式?

如何实现线下服务的规范化?如果机构入驻,不同机构的医生是否要规范化?

如果机构入驻,是否难以建立评价体系,演化为类似58的广告聚合平台?

医疗事故怎么办?是否要建立保险机制和法律声明?

价格过高怎么办?可能演化为仅服务富人群体的小众平台。

寻医需求低频,App活跃度上不去怎么办?

4.2 建议

前期以机构入驻为主,减小运营压力,同时不必考虑器材问题。

不同机构间的规范化把握一个度,例如服装上的logo/工作证统一,服装不必统一,服务流程统一等。

最好能获取医生个人的信息,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保险机制和法律保障。加强医生入驻时的把关防患于未然,建立监管机制。

服务分层,例如有价格较高的高级诊疗,也有价格相对实惠的全科诊断(相当于先确定大概什么病,给点专业意见);同时,诊断可以线上线下结合,线上可诊断的线上操作即可。

可先主打护理上门;抓住有高频需求的用户,例如患病老人的子女;不押宝在App,网站、小程序同步运营;尝试与其他平台合作,例如线上医疗咨询平台,为其提供线下上门服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医护  医护词条  上门  上门词条  有没有  有没有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  分析  分析词条  
评测

 2018工业制造业内容营销获客白...

我们建议立足微信社交获客,将视频内容成功场景嫁接。通过SCRM营销自动化驱动内容营销与获客增长,借本报告深入工业制造业的内容营销,更好把脉工业制造业营销获客转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