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的北京房山,大石河畔的红领巾公园秋色正好。公园里静谧的湖面上,众多水鸟时而潜水觅食,时而浅翔低飞的优美身影,吸引了一群手持“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们远远地前来拍摄。
在公园一角,一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的志愿者用望远镜细心观察着湖面,并不时用单筒望远镜夹着手机进行拍照、录制视频。据他介绍,前段时间全球极度濒危鸟类——青头潜鸭,曾到访过这里。
青头潜鸭为迁徙性鸟类,通常每年3月中旬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10月中旬开始飞往南方。它曾是我国常见候鸟之一,但随着栖息地的破坏和人为狩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全球仅有数百只。
近年来,对生态环境生性“挑剔”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也落户北京房山十渡的拒马河流域,由于房山是黑鹳最早到北京的地方,因此拒马河流域的黑鹳被当地人称为“房山黑鹳”。黑鹳是重要的环境指示性动物,在全球分布仅有3000只,其中在我国监测到有1000只左右。目前,黑鹳在北京的种群数量有100余只。
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平原、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曾经有一段时间,过度开发导致房山的河流湿地生态环境受损,河流数量急剧减少,十渡拒马河流域、大石河、小青河严重缺水,琉璃河湿地公园、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等一度干涸。近年来,房山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在关工厂、关矿山的同时,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截至2018年,全区森林覆盖率35.03%,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中32%的规划目标;林木绿化率62.56%,超额完成60.5%的规划目标。同时,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抓好拒马河、大石河、小青河等水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通过加强环境监察执法、严格项目审批、推动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使水质逐年向好,水生植物繁茂。
近年来,房山区野生动物种类呈现增长态势,除了鸟类,其他珍稀野生动物也屡屡被发现。2016年末,在房山与野三坡交界处,环保组织曾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斑羚。在房山上方山区域,还曾发现野猪、斑羚、猕猴、中国林蛙、虎斑颈槽蛇、灰林鸮、红隼等野生动物。近日,在房山区牛口峪附近首次发现了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该鸟数量非常稀少,属于全球濒危鸟种。
房山的水绿了、山青了、天蓝了,鸟来了。这里的绿水青山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珍稀候鸟休憩栖息及停留觅食提供了舒适的“绿色家园”,东方白鹳、褐马鸡、白头鹤、白鹤、丹顶鹤等濒危鸟类,现身拒马河、大石河、小青河,很多候鸟还成了留鸟,纷纷在此繁衍生息,构成了一幅“绿水青山鸟自来”的和谐生态图景。
《光明日报》(2020年10月18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