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市博爱小学发出通知,宣布为保障学生充分的休息时间(10小时睡眠),春季学期学校将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与时间,启用 “九点熔断机制”,即超过晚上9点,采取无条件停止作业的措施,未完成作业的第二天也不用补做。(2月15日 海峡都市报)
当前,义务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双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一些长期积累的教育难题还需逐步解决,广大家长的教育信心还有待恢复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行“九点熔断机制”,家长难免会担心孩子的学业成绩。打消家长乃至教师的顾虑,要进一步强化家校协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环节,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首先,家长要用好“熔断”决定权。《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保护措施。可见,作业“熔断”要听取孩子的意见,但决定权在家长。家长要对作业难度、作业量及孩子的作业用时、态度、状态等做充分研判,与孩子商量后,慎重提出作业“熔断”。要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告知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并填写作业“熔断”说明书交给学校留存备查。
其次,家长、教师要做好“熔断”的下半篇文章。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后作业,可能有家庭环境、家长管理以及教师作业设计、课堂教学等多方面原因。教师要对家长提交的作业“熔断”原因进行细致分析,有针对性地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尝试布置分层作业,减少重复、机械性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完成度。要高度重视学困生转化,祛除学困生歧视,做好学困生帮扶,不断提高作业效率,从而降低“熔断”率。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消除可能诱发旁骛的不利因素,提高孩子作业专注度。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作业“熔断”后的情绪变化,关注后续作业情况,引导、鼓励孩子提高作业效率。
最后,教师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给学生排忧解难。难题是作业时间拉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目前,课后服务已经实现“5+2”全覆盖,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通过辅导答疑等方式,让学生在学校解决难题,只带易题回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的作业辅导压力,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熔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