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的习惯,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动手,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克服,并给予帮助。现在有不少家长包办太多,致孩子锻炼机会少,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
2、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即不骄傲、不自卑,并且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家长对孩子的优点应恰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但不能抬高自己的孩子而贬低别的小朋友。同样,对孩子的缺点和失误也不能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指责和数落,更不能以揭短的方式进行挖苦讽刺,这样很容易挫伤儿童的自尊心而形成自卑感。
3、家长多花时间陪伴,陪伴是每个小孩都需要的,家长应该跟小孩有固定时间的相处、玩耍时间,一起做小孩有兴趣的活动,倾听他们的心事。这样爸妈不但可以了解小孩的独特性格,也可作为关心他人的身教。
4、训练小孩每天做些小事,同时表达感谢,研究显示,习惯对别人表达感谢的人比他人更具备同情心,也更大方、乐意帮忙别人。爸妈可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些事情让小孩帮忙,小如拿碗筷吃饭,并在每个阶段向他们表示感谢,专家也建议可用小奖励来回报他们的努力。
5、培养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乐观开朗的性格是从小形成的。在和睦幸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性格一般都比较开朗。另外,打骂儿童、苛求责备等压抑个性的教育方式也会导致孩子对人敌视、自卑、忧愁等消极的人格特征。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有民主的作风,允许儿童发表个人意见,尊重儿童的权益,从多方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6、帮助他们面对负面情绪,心理学家指出,当负面情绪出现,例如感到生气、憎恨、羞耻或忌妒时,便会阻碍关心他人的能力。在帮助小孩了解负面情绪的同时,会促使他们正视心中的矛盾。这种自我分析的能力能够建立心理上的稳定,并使他们成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7、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人们常说,“适者生存”,适应性强的人能迅速调整自己与新环境不一致的行为习惯,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发展。要增强适应性切忌娇生惯养。为了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发展,应有意识地从多方面加强培养和锻炼,以增强其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性。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