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倾听孩子的诉说,而不是直接给予解决方法。当孩子向爸爸妈妈诉说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倾听,理解孩子不同的情绪,诸如伤心、委屈、气愤甚至渴望报复等情感或心理;引导他们详细地讲出事情发生的经过和他采取的做法,尽量从中搞清事情的原委,以便做好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疏导。
2、了解事情经过,判断事件性质。询问、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情绪状况、过程描述、以及是否有受伤等方面,判断出孩子遇到的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发生在小朋友之间的小矛盾,还是已经上升到了校园暴力、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其实很多情况下,被“欺负”也许只是两个孩子之间正常的交往冲突,孩子是能够依靠自己解决的。
3、避免传递负面情绪,扮演“法官”的角色。家长在保持自我平静的前提下,可以充当两个孩子之间“法官”的角色。这位“法官”并不一定要裁决谁对谁错,更重要的是保持中立,承担起调节气氛、转移话题、化解矛盾的作用。如果孩子确实是明显被欺负的一方,也不要表现得过于紧张和生气,避免自己的负性情绪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家长要向孩子传达这样一种信息:被欺负并不可怕,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