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侗族月也

  “月也”也称“为也”、“外嘿”,意为作客,亦称吃相思。它是以村寨或族姓为单位的一种集体性交往活动,时间多在农闲的秋后至来年的春忙之前。具体活动分为“青年结交”与“村寨来往”,前者称“外顶”,以青年男女“结伴走寨”为主;后者叫“外嘿”,依规模大小又分“嘿娃”(地区交往)、“嘿解”(村寨交往)、“嘿缕”(族姓交往)等多种形式。也有根据活动中的某一特定内容称为“歌也”、“笙也”、“戏也”的。

  关于“月也”的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是侗族地区古代联盟为“款”的遗风。“款”是一种地域性的农村公社组织,有军事结盟、共同抵御外辱的性质。二说是为不同族姓的青年男女联姻搭桥,增进了解为其婚姻奠定基础。三说是为了促进不同村寨间的团结,联络感情,为出现的天灾人祸获得互助。

  “月也”流行地区与侗族多声部民歌流行地大体相同,没有侗族多声部民歌的地区基本上也没有“月也”活动;“月也”的整个活动都以主客双方的男女歌队相互对唱多声部民歌贯穿始终。

  “月也”的第一项活动是“拦路迎客”。遵照先商定的时间,客寨人一般是芦笙队打头,男女合唱队跟进,随后是寨老及其他人员向主寨进发,到寨门前,进寨的路被主人用鸡笼、纺车、织布机、荆棘等杂物拦住,拦路的还有主寨的男女歌队、芦笙队和寨老等。客人只得与主人对歌。如果主寨是女歌队当头,客寨则以男歌队相对;如主寨是男歌队出面,客队则派女歌队上阵。对歌开始,主人百般盘洁,客人巧妙对答。你来我往,妙趣横生。直到傍晚,寨老们出面劝说,双方才告一段落。

  “祭萨多耶”,是“月也”的第二项活动。客人进寨后,要先到主寨的“萨坛”“祭萨”。祭仪程序是:先摆放鲜果、肉类等供品,点燃纸烛;然后客人“呜!呜!呜—”大喊三声,锣鼓、芦笙随之齐鸣;再后是列队三鞠躬拜祭,主寨老人向众人献平安茶;最后所有人员在“萨坛”前手拉手“多耶”。

  鼓楼对唱是整个“月也”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活动多在白天或晚饭后的黄金时段进行,对唱模式与“拦路迎客”相似,主寨若是女歌队唱,客寨必以男歌队答,反之亦然。客方先唱客套歌表示来到贵地多多麻烦,主人则表示接待不周请多原谅,然后代表本村寨、本族姓的“嘎老”,各自尽显本村寨、本族姓“嘎老”的优势,充分表现其热情好客的特性。唱到一定时间,接唱其他村寨、其他族姓的“嘎老”,这就进人了比试阶段。对方起唱某一村寨“嘎老”,就预示着双方要以这一村寨的“嘎老”歌腔继续对歌;唱到一定时段,又换另一村寨的“嘎老”相对,直到一方词尽歌穷,才转唱“嘎所”。演唱“嘎所”也是相互比试,凡对方起唱某一种“嘎所”,双方就得以这一歌腔对唱,内容虽然相互赞美,但暗中较劲却并不轻松。此时大都要把模拟蝉鸣、鸟啼、流水以及显示歌队声音、炫耀技艺的“嘎所”唱遍,谁唱不上来,就算输。哪个村寨的歌队声音好,配合默契,会唱的歌多,哪个寨子就会赢得比赛。

  炉旁叙歌。这也是“月也”的一项重要活动,时间多在“鼓楼对唱”之后的深夜,分散在住家的火炉边。活动内容一是主客两寨自由结伴的青年男女围着火炉群体性对唱“琵琶歌”、“牛腿琴歌”,相互倾吐爱慕之情,俗称“坐妹”或“闹姑娘”。二是主客围着火炉听老歌师唱“嘎锦”、“嘎节卜”,听众适时参与帮腔或轻轻哼持续低音烘托,在歌的叙唱中接受教育。

  依依送别。这是“月也”的最后一项活动。每次“月也”大致延续三五天,最后一天早上,主客双方群聚寨中广场,歌队相互表演从对方新学来的“嘎老”、“嘎所”等歌曲,芦笙队则表演新学来的芦笙曲,然后到“萨坛”前举行告别仪式,全体手拉手“哆耶”,以示团结。分别时,主寨一般要送一头牛、马或羊作礼物给客人带走,俗称“安尾巴”,留下“尾巴”好继续往来。按照规矩,主寨来年要依样回访客寨,以示“月也”从此生根。如果某寨不愿交往,则献出一头牛或猪,两寨人士聚于两寨中途,宰而分食,称“断相思”,从此不再往来。

  侗族“月也”作为一种节令性集体性民俗活动习俗,是增进族群、姓氏、村寨间团结的一种传统方式,也是传承和发展侗族民间文化的一种载体。《宋史·西南溪洞诸蛮》载:“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于前导之。”又明代刘钦所著《渠阳边防考》载:“千人团哗,百人合款,纷纷藉藉不相兼统,徒以盟约要约,终无法度相糜。”说明侗族“月也”活动在宋代以后已较为盛行。从“月也”的活动程序看,其同侗族大歌的发展,亦是密不可分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侗族月也  侗族  侗族词条  侗族月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