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电影《星际穿越》,有些人看的是家庭伦理片,有些人看的是爱情片,还有些人看的是惊悚故事片,如果我们用科技投资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其中的很多细节预示着未来投资的潜力。
一方面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拍摄很大程度上考察了NASA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说,人类科技的进步在最近数十年是与航空科技密切相连的。
在《星际穿越》中,涉及了人类对于数个领域科技的假想:机器人、人机互动、太空交通、未来农业、时间理论、未来能源、黑洞和宇宙穿梭等等。这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对我们未来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在影片中,有一个紧张刺激的环节是,库伯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来指挥太空飞船对接破损的太空站,你会发现导演在处理这个对话的时候,并不是用的操作指令语态,库伯更像是在跟自己的副手对话。甚至导演为了展示Tars是个机器人,给了一个设定幽默比例的桥段。
机器和人的区别变得越来越模糊。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机器人与人类的交流肯定是趋向于平滑而无缝。这里的无缝是指,你可能根本感觉不到他是个机器人。
最近我有机会与搜狗公司CEO王小川聊未来的搜索应用。他给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大致归纳起来的意思是未来或许没有搜索。在互联网之前,人们通过书籍检索来获取信息知识;在互联网时代以来,人们通过搜索,在浩瀚网络中寻找最有用的信息;在未来,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变成了如何去连接人和服务。机器人会变得越来越有智能,他们在庞大的信息数据支撑下,懂得如何判断人们的需求;懂得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连接点;懂得在连接的过程中迅速判断,产生决策,最终给出服务。
这可能是未来人机互动的一个关键。人与机器之间是无缝的,机器并不是简单地回应信息,而是会给出一个最终解决方案。
另一个无缝的概念是说,未来人和机器的边界可能会模糊。如果你在右手种植了控制血压的芯片,那么当你血压升高的时候,这个芯片会自动地释放药物降低血压。这种人和机器之间的沟通模式和边界就发生了变化。
除了身体的融合之外,智能的融合可能更具有挑战度。当机器智能进一步提升的时候,人类会享受机器人“无微不至”的服务,比如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端着水杯走到你面前。它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当它能预测你的需求并提供服务的时候,人类会享受还是会害怕?也正因为此,个人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数据将会成为人和机器的沟通介质。
眼下,在谈到人机互动的时候,涉及的难点在于,机器如何理解人类的语言;机器如何连接人类知识和社群;机器得到决策方案后如何与人类沟通。
王小川那天说了一段话挺有意思,他说我们可以接受机器比人快,力气比人大,比人耐寒,但是从没有接受过机器比人聪明,那是把你最后的底裤都撕掉了。
确实我们一直对于机器无法通过图灵测试而沾沾自喜。
但是正如《星际穿越》这个电影所展示的,人类如果没有机器智慧,是无法抵达新世界的彼岸的。
而如果放眼于当下,谁能够越早地实现人类与机器的融合,就越能够颠覆一个产业,重塑一个新的产业。何为融合?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让机器取代人的工作。比如打车软件,比如大规模生产的工厂,比如自动化的物流产业。进一步的融合,则可能出现在机器计算的基础上,对于人类行为的“优化”。比如智能交通,比如个人健康监测。
这个半人半机器的世界,会美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