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人拦住公交与同行女人指着执法人员。
图为老人叼着烟,与同行女子堵住公交
事实上因为没有人给自己让座而引发的过激行为常有发生:从江苏南京10岁孩子没给老人让座被骂许久,到杭州一位小伙因没给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妇让座,被扇了5个耳光;济南一位母亲带3岁的孩子坐公交车时,也是因没人给她让座,她一怒之下竟扇了一名男乘客一个耳光,并称“是替你妈妈教育你”。更有不可逆转的悲剧发生:有郑州一小伙子因为没主动给老人让座被扇四个大耳光,而老人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类似事件频出不穷,不禁要人想问:“怎么了?”
坐公交地铁的时候,给老弱病残孕让个座,本来是件平常的事,因为尊老爱幼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公共交通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乘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个座,送份帮助,理应毋庸置疑,这份文明礼仪理应被大力弘扬。当然,被让座的乘客心存感激,礼貌回应也是理所当然。而现实中确有被让了座的有些乘客不说心存感激,就礼貌回应也没做。另一方面不让坐就应反而被骂、被打吗?就可妨碍整车人的利益及至影响交通?
倡导让座,但决不允许强制让座。我们不能以“一刀切”的态度来强制年轻人让座,应该还“让座”一份“自由”。中国法律并没规定年轻人有让座的义务,让座本来就 不是“应该的事情”,既然让座了,就应该得到夸奖,而且让座者更应得到被让座者的感谢。既然让座不是义务,乘客就享有做出让座或者不让座行为的权利,包括身强体壮的年轻人。而因没人让座而迁怒与别人者认为“别人让座天经地义”、“我是弱势群体,我就该得到座位”。
有许多人从道德见层面对上述现象做了分析:让不让座,这是个人道德问题,只能靠引导,不能强迫。不让座,就出手打人,这是强盗逻辑。没人让座,不会道德沦丧,只有先尊重不让座的权利与自由,而后才有让座的道德善意。那些挥舞着“道德的大棒”随意呵斥他人、滥用暴力的人,只不过是将道德作为自己私欲的遮羞布。
从认知行为分析,这些人都有一个不合理认知:绝对化的要求,它是指人们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持有必定怎样的不合理想法,常常带有“必须”和“应该”的特点。 。这些绝对化要求是 “你(他)必须”、“你(他)应该”或“事情必须”、“事情应该”。“你必须给我让座”、“司机应该让别人给我让座”、“老人乘车应该有人让座” ……对他人、环境提出的绝对化要求,是苛求他人、控制他人的表现、事态的发展,如果没有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就有可能情绪失控,行为过激……
怎样调整自己的“绝对化”认知,避免过激行为呢?首先就感觉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绝对化”认知;然后进行自我调整。自我调整一方面可以想方设法自己反驳自己,用正确的观念来反驳不正确的观念,进行逻辑推理,最终产生积极的调节效果。“别人一定要为自己让座吗?”“他不让座有什么原因?”“别人不让座对我意味着什么?” ……学会外部的诱引劝说是另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诱导、劝说改变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
良好心理素质是我们良好适应社会的基础,尤其是现在社会的生活方式急剧变化、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关注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生活幸福感,当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
文/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上海心理咨询师 温漫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