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了子女老来漂 为何不找找家的感觉

  华夏

  1

  人物:林阿姨 年龄:57岁 老家:山东

  为啥漂:照看外孙

  漂了多长时间:七八个月

  露天菜场很亲切 就像老家赶大集

  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有这么一个特殊群体,有人戏称他们为“老漂族”。他们本可以在家乡安享晚年,却因为各种原因,要为了儿女离开故土,落脚异地;他们本可以在田间品味悠闲,却要独自守望高楼下的陌生风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漂”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他们所面临的,是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生活不习惯、社会网络的缺失等种种问题。这需要子女多多关心老人,也需要社区以及相关公益团体能够多组织文娱交流活动,让他们有归属感。而老人自身更应有积极的态度,克服语言障碍,熟悉周边菜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多与邻居交流,融入新的生活,享受天伦之乐。

  林阿姨,57岁,山东人。今年过了春节不久,她和56岁的丈夫各自踏上异乡土地,丈夫跟着几个同乡去了天津打工,她则跟着女儿来到淮安,帮着照看外孙,这一呆就是七八个月。

  中秋节前夕,林阿姨回到山东老家呆了两个星期,架不住女儿多个电话央求,她又回到淮安。17日上午,记者在大学城一小区的小花园里,见到了林阿姨,她正在照看外孙。

  “老漂族?”林阿姨对记者口中的这个词汇有些陌生,当记者告诉她“老漂族”的大概特征后,她频频点头,“我这种人啊,还真是,住在这儿吧,生活条件什么的哪都好,女儿女婿也孝顺,但总感觉心里不踏实,真就有点漂的感觉。”

  林阿姨老家是山东西南部典型的农村,家里有几亩地,主要收入靠外出打工。她有一儿一女,儿子早已成家生子,如今孙子已经上了小学,平时由儿媳妇在家照顾,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女儿前年研究生毕业,跟着男朋友来到淮安工作,去年初两人结婚,今年春节前生下儿子。

  今年春节,女儿女婿回到老家来看他们,却也是来请他们“出山”的。原来,女儿的公婆50岁出头,都在事业单位工作,还不到退休年龄,女儿女婿也都有工作要忙,孩子没人带成了问题。“女儿就想到了我,她既然说了,我怎么能说不同意呢。”

  林阿姨来到了淮安,老伴却没跟她同行。“他说趁着还能干得动,出去挣几个零花钱,就跟着老乡去了天津打工”。

  活了大半辈子没离开过山东的林阿姨初来淮安的一两个星期,有些不适应,基本上没有出过门。“话听不懂,路也不认识,女儿女婿上班了也没人说话,就在家里呆着看孩子,要不是为了女儿女婿安心工作,我是一辈子也不打算离开老家的。”

  慢慢地,林阿姨忙起来了。“每天买菜做饭,一日三餐我来做,照看外孙。”说起买菜,林阿姨笑呵呵地说,“城南菜场这边的露天农贸市场看着就亲切,就像老家里的赶大集。有时候想家了,真以为这是在家里赶集呢。”这一待七八个月就过去了。用女儿的话说,林阿姨照看外孙的“任务”完成得很不错。林阿姨告诉记者,“生活上习惯了很多,但老是放不下老家,也放不下老伴,我要不来这里,他也不会去外边打工。总觉得不踏实,不舒坦,但这话又不能跟女儿女婿说,怕他们担心。”

  8月份起,林阿姨就念叨着回老家看看,也让老伴回去一起收棒子(玉米)。“也没多少地,现在都用机械化作业,收棒子也忙不了几天,其实就是想借这个机会回家看看。”

  “回自己家感受就俩字——舒坦,这里毕竟不是自己的家”,林阿姨这样比较她的“老漂”生活。她说,当初,她和女儿约定,等哪天外孙长大了不用她照看了,她还要回到老家去。

  2

  人物:杨阿姨 年龄:63岁 老家:湖北

  为啥漂:跟随儿子生活

  漂了多长时间:三年多

  这淮扬菜做的真成了淮安

  杨阿姨是湖北人,今年63岁,住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附近一小区,儿子就在留学生创业园工作。“他在这边创业,后来买了房子,我就跟来了,老伴去世好几年了,我也不准备回老家了。”

  三年前,装好新房后,儿子把杨阿姨从湖北乡下老家接到淮安,把家里的两亩田地租给了他人。儿子信心满满地告诉她,“妈,我打算在这里好好干事业,以后我们都是淮安人,不走了。”

  当时,儿子还是单身,一心只忙着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和杨阿姨说话的时间都不多。做饭,大多时候都是做一个人的,儿子中午在单位吃,晚上经常有应酬不在家吃,做一顿吃一天;看电视,有时无聊地呆望着电视,其实不知道电视上在演什么;打扫卫生,家里不经常来人,也没有小孩,基本上很干净……一天天就这么过去了。好在儿子后来结了婚,有了孩子。“现在当然有事干了,要看我大孙子。”提起孙子,当年初到淮安时的孤寂早已烟消云散。

  有时候实在“憋得慌”,杨阿姨也会到楼下院子里转转,试着跟邻居们扯两句,但互相说话都听得云里雾里,听着很费劲。

  杨阿姨说,从湖北来到淮安,其实语言不通还不算什么,“我在这里住了半年时间,基本上就听懂了,有什么重要的事请教邻居,我也会试着说普通话。”

  但一次生病的事,让杨阿姨感到自己终究是个外乡人。“那次眼睛不太好,去看病,花了3000多块钱,要在老家,医保能报销不少,在这里就得自费。”

  不过,这三年来,杨阿姨一直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淮安人,“反正以后就在这边生活了,该学的咱还得学。”

  “做几个淮扬菜就不用说了,早就学会了,有时候在家里做几个菜招待客人,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我是淮安人呢。”杨阿姨说这话时,显得很是骄傲。

  现在,杨阿姨也是小区老年活动中心的常客了,掼蛋、跳广场舞,都可以玩两下,最初去的几次,邻居们还拿她当外乡人,不停地问这问那,比较着湖北和淮安,杨阿姨说,现在大家早就把她视为自己人了。

  记者问她想不想老家,杨阿姨说,“不想是瞎话,毕竟在老家生活了几十年,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我老了要他照顾,他在哪安家哪儿就是我家,既然来这里,就应该入乡随俗,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淮安人。现在年纪也大了,真想活还能活几年,自己身体健康,不当累赘,儿子儿媳事业有成,孙子快乐成长,我也就知足了。”

  3

  心理咨询师建议: 多和邻居聊聊天 “经济实惠”助健康

  林阿姨、杨阿姨,一个56岁,一个63岁,前者来自山东,后者来自湖北,除了同是农村人,活了大半辈子的她们原本不会有交集,生活在同一个陌生城市的概率也几乎可以忽略,但她们却同是生活在淮安城的“老漂”一族,虽然成为“老漂”族的原因不尽相同,一个为了照顾外孙,一个因为没人照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进城生活的农村青年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像林阿姨、杨阿姨这样的农村老人为了帮助在城市里工作的子女带孩子或者子女为尽孝道而或主动或被动地放弃安稳自由的乡村生活,跟随子女进城。

  这些在老家生活了大半辈子却又要跟随子女异地生活的老人被媒体冠以“老漂族”,他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难免面临种种不适,甚至会孤独烦恼,以及遭遇生活上的不便。

  “老漂族”这个特殊群体因为亲情而产生,也有特殊的社会因素,子女和社会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且听他们说。

  杨阿姨的儿子:我要检讨自己,最初妈妈来到淮安时,我没有时间陪她,父母从老家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最初唯一认识的可能就是自己的亲人,我们做子女的应该多花一些时间与他们交流,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

  林阿姨的女儿:我觉得除了我们家人本身多给老人一些关怀,社区也应该掌握这类老人的情况,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听听他们讲故事,组织帮扶结对,让这些老人尽快融入社区,融入这个城市。

  心理咨询师邓老师:这些老年人要经常与别人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多和邻居们聊聊天。封闭自己和孤独感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而聊天是一种最经济实惠而且又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社会学者张老师:“老漂族”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且随着城市化进程有愈来愈凸出之势,要想让这些“老漂族”在异地活得快乐,有关方面应该在公共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救助和医疗服务等制度设计层面为这些老年人提供更多方便。

  睫毛增长液:http://www.lunzur.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老来  老来词条  找找  找找词条  子女  子女词条  为了  为了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综合

 长大后,我才懂得这个世界

小时候我们急迫着想长大,长大后才发现再也找不到童年的天真。单身时羡慕嫉妒一对一对的,结婚后才发现一个人挺好。一路过来,我们才发现错过了美好风景,才懂得珍惜当下。...(展开)

综合心理健康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你不要生气/在不幸的日子里别焦急/相信吧!愉快的一天正等待着你/纵使眼前的一切令你气馁/但这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的将变成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