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涵博心理咨询公司 ——Psy525.cn
郭国旗
完美者追求一极,而完整者追求两极,并达至包容、和谐,成为一个完整者。有一个理论可以让大家清楚的知道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完整者,那就是木桶理论。
1、木桶定律。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木桶定律还有三个推论:
(1)只有构成木桶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
(2)所有木板比最低木板高出的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多,浪费越大;重复做,能力不提高。
(3)要想增加木桶的容量,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途径。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短板,有的我们自己可能知道,也有的可能我们自己并不清楚,但我们都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复制着,使我们身上长板更长,短板更短。因为人性里面,有避重就轻、避苦就乐的本能,无意识的,我们不断地在加长长板、缩小短板。
管理上有一个知名的法则是“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而人们在生活中总是扬长避短,让自己的劣势一直没有改变,从而也让自己失去优势而处于不利的地位,但自己却还不知道。
2、扬长避短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人为什么要扬长避短呢?因为扬长,第一可以让自己感到驾轻就熟得轻松,自己可以花费很小的力气,甚至自己只是在重复一些熟得不能再熟的动作程序而己;第二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羡慕,因为自己是这样的不一般;第三可以让自己忘掉还有短板的存在,自己只需要在扬长中找到感觉就可以了,为何要去碰短板这个让人不舒服和愉快的东西呢?
3、完整者的人生展现
完美者是一种逃避,真正的完美者是在完整的基础上,是在自己选定的目标上追求艺术化,那才叫真正的完美。一个人如何完成由完美走向完整呢?
我们就来分析一个压抑的人如何变得不压抑,进而获得一个整体的变化,需要压抑的时候可以以忍耐来替代原来无奈的压抑,需要爆发的时候能够让自己放开地发泄和防卫自己,这就是一种经由两个不同方面而形成的一种完整。
一个压抑的人首先是一个不能张扬自己的弱者,他不同于不合时机的有使命者,弱者只有压抑,而有使命者的人是蓄势以待,等待着时机,同样是等待,但两者的区别是内在有无蓄势。因此说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有所压抑,如何做呢?第一个目标就是把压抑的内容折射出来当作自己的目标来做一个了断,比如一个人不能碰撞负面,不能容纳负面人性、不能承受焦虑、不能与孤独共处,不能和不安握手等,其本质反应出的是这个人内心对负面渴望的折射,对诱惑的不能抗拒,对自己能否担当的恐惧,而不得不进行的压抑,因这个人错觉中认为压抑比崩溃的毁灭好,而不知道压抑会让自己更敏感或夸大碰撞的崩溃感,压抑只是害怕呈现自己无能的一种无意识的掩饰而己。
压抑的人做不到真正的自己,而缺了一半的人更是不能做真正的自己,因此作回自己的前提就是要找到自己曾经失去的或没有的部分,补全成一个完整的自己。做回真正的自己还有另外的一个途径,那就是只做现在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可以不完整,不做完整的自己而只作残缺的自己,坦然的接受现在的自己,只要内心能接受这样的自己也就无事了,因为每一层台阶上都大有人在,自己安居于某一层也是一种幸福和宁静,因此说有做回自己的力或做现在自己的心都是宁静的,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成熟。
对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种迷茫如果不是在人生的寻找期,那么这种迷失就是一种自行的囚禁,因为囚房没有枷锁,想走出来只需要精神上的成熟,便没有什么能束缚住自己了。精神上的成熟意味着内在的成熟,那么内在成熟是什么呢?就是一种在形而上层面达成的一种完整感,所以一个人成熟之时,也就是清楚了自己的使命和所要所舍的是什么了的时刻。
在两极的冲突中找到支撑自己的意志和力量,从而让自己不会沉溺。
任何事情皆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阳光灿烂,一个极端是负面的阴影,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阴阳,一个人能充分体会到事物的两端,并且能自由的穿插在其间,既可享受阳光的明媚也可享阴影的清凉的人,便不会因阳光的灼热和阴影的冰冷而自行禁锢,这就是人对自身生命有限的觉知,这种觉知带来的是一种恬然惬意,一种坦然接纳自己而不超越大自然的醒觉,有这样觉知的人是一种能将痛苦和快乐分开来深刻体验的纯粹的人,他不仅能觉知自己,还能觉知他人和宇宙,这种觉知力作为一种背景力可以让人有更多的力量呈现。
从深远的未来穿透再折射回头看现在生存着的人,这就是深远的洞见力,具有洞察之力的人,能够从事物的深层来判断问题的本质,能够从事物的未来来透视事物现在的价值,比如对“无欲则刚”这种境界的体悟,很多人认为无欲则刚是一种自然的无欲而不是形而下的体修的无欲,这种对“无欲则刚”境界的排斥所折射出来的是不能参透的浅薄,其实“无欲则刚”境界的真实含义是无欲而达至随心所欲。体修的无欲是历经炼狱和地狱之路走上天堂之境界的有欲后的无欲,天生的无欲是麻木的死寂而不是生命的飞扬。很多人不能够达到这种“无欲则刚”境界,因此看到而达不到,让他们负载着的是一种痛苦和永远不得的宁静,有洞见的人不仅看到达到还能享受到。
把一切现实中自然而没有梦幻色彩的实实在在,幻化成诗并能沉醉其间,不带有一丝丝的勉强和附庸风雅,全是出自内心的自然回应,负面的灰尘已消融在内在成熟的静水中,这种形而下的能力就是宁静力,用法国的雕塑家罗丹的一句话来说:“不是生活中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的眼睛就是借助这种宁静而看到了平凡中的美妙。
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可以活在当下的人,活在当下不是一个口号和意愿,它是一种生活的写照,一种经由两极融合而坦然的自在的活法。如何达到?下面所讲的三个面向就是活在当下的三个支柱,第一个支柱是这个人有话语权,能够感受当下的人,能够活在当下的人,活在当下而很少受过去和未来影响的人,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而前行的人,而且能在一种清醒的状态下而非在麻醉状态下坚持自己的人,这样的人有着自己的话语权,有着自己的生命意志,不管他此生的时限有多少,成就有多大,地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他是他自己,一个自我的救赎者,一个成熟的真人,一个保持爱没有异化的自己,意志没有沦丧的独立的人;第二个支柱是能够给予别人,一个能够给予而没有索求的心是博大的心,因为索求是一种交易的给予,无可厚非,但不能坦然,在给予别人自由的时候体会到内心的慈悲和博动,而不是无动于衷的麻木,给予是伟大的,伟大到不会太在意,因为自己真的太富有了,人们习惯于索取但很少真挚的给予,而索取和给予不正是一体的两面吗?为什么不学着我们给予呢?为什么我们不让自己丰富起来呢?为什么看不到当我们给予的时候我们获得的越多;为什么体会不到马太效应的效益循环呢?第三个支柱是永不妥协,一个人能够活在当下的标准指征,就是这个人从不会被绝望击垮,他可以失望和绝望,但他还可以重新站起来,因为跌落和反复的前冲正是人生的写照和过程,内在蕴含着一种永不绝望的希望,“神可以宽恕所有的事情,只有绝望例外”,因为绝望意味着让自己放弃,让人这个属性变得没有价值,最终而失却了人的属性,所以人只有永不妥协的向前,波形的向前,曲折的向前,才是人性的根本走向,而不会走入非存在的状态。
作者简介:
陈蓉
已帮助过
657人
入驻年限
6.9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