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神贯注》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1
略读课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训练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爱读书并且会读书,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课标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编者的意图。
我制定了学习略读课文的几个大环节,这样更便于学生操作,使学生在学习时能有据可依,然后在学习不同类型的课文时再根据文前的提示制定每一环节的具体的`学习目标,本课在初读到位的基础上,直入研读专题:“全神贯注”,让学生们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启迪,最后内化生成为自己的技能。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僵化的章法讲解”的传统模式,充分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获取成功的’喜悦。最后创设情景,进行写作训练一环节,也很巧妙地做到了读写结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让学生迅速掌握并运用本课作者展现人物品质的方法,能够学以致用,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课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在课前如果能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写人文章,是如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会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有很大帮助。
2、在默读探究一环节,还应再要求的细一些,把课文中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用不同的符号进行圈画,在交流研讨一环节也应分开来,细细去品读,通过多读去谈体会,学生收获会更大。
3、最后的拓展是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对于全神贯注的样子,学生能用上课文中的句子固然很好,那是学以致用,不过也要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大胆表达,也可让孩子们进行合理的想象一定会更生动。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2
在《全神贯注》这节上,可以看出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教师前出示名言,引导学生朗读、质疑、谈对题的理解,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进行了“朗读比赛”,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愿意按自己的理解去读,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在“拓展运用,延伸外”这一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罗丹的雕塑作品,引学生啧啧的称赞,再次激起学生对罗丹的敬佩之情;最后,教师赠送名言书签,学生读书签上的名言,感受老师寄予的希望,进一步融洽师生的关系,活跃了堂气氛,也为全作了巧妙而有意义的总结。板书设计图并茂、形象直观、意蕴深远、极富创意。一颗红心里写上“全神贯注”四个大字,中间套有一颗小红心写上“精益求精、如痴如醉”八个小字,一个箭头横穿过两颗红心,指向右边“成功”二字。这些都是在以后的堂上应该继续发扬的。但是,在这堂上,我发现学生朗读时语气平淡,缺乏激情,尽管我在堂上及时作了指导,但效果还是不明显。特别是在“把你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读出”的这一教学环节中,不管是自由朗读,还是比赛朗读,听到的只是平淡的朗读声,根本没有把罗丹工作时的全身心投入、如痴如醉的`工作作风表达出。
其实我在备时,就力求体现新程标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想在堂上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把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引导学生通过与本、教师的对话,训练语感,陶冶情感。而事实上,学生这样的朗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及时改变教学计划,增加了“教师范读第二段、学生看插图想象”这一环节。之后再引导学生齐读,这一次在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中明显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体现。这一点就足以让我深思,教师要善于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灵活运用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是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珍视他们个性化的朗读。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创造机会,创设情境,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师生长期不懈努力,充分利用平时的早读、堂进行有效地训练。同时,可以请家长配合,营造讲普通话的家庭氛围。长此下去,学生不但乐于朗读,还能善于朗读。
相同的是:
重视夯实语基础的训练。重视教规律,教方法。
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从何而?不是从天上掉下,从娘胎里带出的无师自通,而是伴随着学生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成长,十二个学期的循序渐进,师生教与学的共同努力当中习得的呀!
为孩子们服务不应是一句空话,要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言素养与能力考虑。现在强调多读,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有理有据,语言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语言训练,也不排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条理是怎样清晰的,立意、构思、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有些什么特色,以及教给概括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方法,甚至小到标点运用是否正确,字书写是否工整……如果我们不去有意识地这样咀嚼,训练,有些东西像过眼烟云,飘然而过,又怎样沉淀,内化为一种坚实的语言基础和能力呢?当然,这一切训练要从读书活动中自然渗透。
现在,我们有些上得热热闹闹,在书还没有读熟的时候就大谈“感悟”“体验”,一篇没学好就要带多篇。尤其是公开,好像不弄出点新花样就愧对了这公开一样,好像像常规那样扎扎实实地读书、读词、造句、写字,教读书方法,上得平实了,就愧对了观众一样。一堂上下,学生得到了些什么呢?或者说,除情感上有所激动以外,对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学生收获大吗?
学习语言的确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熏陶、训练、实践的过程,决不可以一蹴而就,更不可能“速成”,这是规律,也是科学。读读背背,圈点勾画,比较鉴别,翻翻查查,在我们的语堂上,这种重视语言品味的做法是应该提倡而决不能抛弃的。它与繁琐的分析与肢解完全不同。
如:怎样理解词语?教给学生对每一个语素要咀嚼,分解组合,更联系语境,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再如,读书时抓住重点句重点词联系上下去理解,“抓住一词,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还如,段与段之间是什么联系,主要内容怎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都要渗透训练。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把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掌握了这样一系列的读书方法,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会提高得更快。该教时就要教,公开不教,下再去教,或者再交钱到培优班里去学,这又是何故呢?
这节与前几年上的相比,也有了一些新的尝试。
如,这节体现了新标中提出的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悟,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你觉得哪一句最能体现罗丹的全神贯注就读哪一句,你觉得应该怎样朗读,由你所体会到的情感所决定,不必一个模式,一种腔调,你能猜出老师要提什么样的问题吗等等。
老师有给学生个性化读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意识。但其中也不乏老师的点拨与鼓励。再如,这节也体现了新标中提出的以读代讲,以读代答,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读中理解,受到熏陶。在读中去与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老师完全成了参与读,参与对话中的一员。
这也使我体会到,新标精神下的语堂,给了老师更大的自主和自由,但也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堂上的生成是与与预设不同的,需要老师不露声色,随机应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3
《全神贯注》这篇略读,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在设计教学时,我结合阅读提示,围绕:主要讲了一什么事?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谈感受。这两个问题是贯穿本的重点问题。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花了较多的时间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在讲述本时,我先介绍罗丹,欣赏他的作品,为什么罗丹能成为伟大的雕塑家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罗丹的故事,自然地引出题。导入部分花的时间很短,但效果不错,自然过渡到。学习这样的略读最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以读为本,让学生自由读,默读,快速读等多种方式朗读,在不断读中加深对的理解。初读后,学生对有了整体感知,结合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说一说主要讲了一什么事?指名说,同桌互说,顾及到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
因为在第二段中没有出现“全神贯注”这个词,作者却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把“全神贯注”诠释得淋漓尽致,是个很好的值得学习的段落。本最重要也是最可能出现亮点的环节就是回报重点句子谈感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让学生感悟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你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想象说话:你听到了他在说什么?你从字背后看到了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为了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汇报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亮点:罗丹“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后退”,他是在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女像,反反复复地琢磨该怎样修改自己的作品。“他把地板踩得吱吱直响,手不停地挥动”,更把罗丹工作时的激动和兴奋刻画得淋漓尽致。“吱吱直响”则说明罗丹浑身用力,非常激动。“他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激动”表明罗丹非常投入,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修改女像的工作中,时间对他说根本不存在……通过对这些词句的深入理解和对句子的`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情不自禁地为罗丹如痴如醉的工作激情而折服。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就是抓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针对这个单元的习作:写一个你敬佩的人。我特别设计了一个读写结合的片段练习:描写你熟悉的一个人学习或工作时情景,习作中,学生能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写具体。这节的教学,实现了阅读教学和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4
《全神贯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通过前面几次成长课的经历,这一次我潜心研读了文本,脑子里一直思索一个问题,通过这篇课文,我要教给孩子什么。在师傅以及同年级老师的帮助下,我进行了多次试教。下面说一说我的磨课过程。
第一次:我借鉴了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王春艳老师的设计,加入自己想法修改之后,进行了第一次试教。课始,通过猜罗丹作品导入揭题,再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教学过程将重点放在品读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从语言、神态、动作三个方面体会人物的精神。之后,进行小练笔:谁全神贯注地干什么?最后进行总结,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生动形象写出罗丹全神贯注的样子。由于课容量比较大,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下来,自我感觉比较乱,学生完全被我牵着走。其他老师也反馈,讲得东西太多,重点不突出,也没有什么新意。
第二次:这一次几乎全部推翻前一次的教学设计,遵循“一课一得”的"理念,抓住一个重点,将其他忽略。再次仔细研读文本,听取其他老师意见,我发现第二段有两处联想句,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语用点吗?重新进行教学设计之后,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课始,由茨威格的话——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进行导入揭题,进行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之后,让学生找出能够体现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在简单的交流之后,我抛出一个问题:这么多句子中哪一句最能体现出罗丹的全神贯注?我的预设是,让学生找到这一句: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然后进行联想句的教学。在实际课堂中,孩子们却没有找到这一句。课后,我进行反思,最能体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这样的问法太绝对了。另外,在进行联想句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句子对比法,将联想部分进行删掉,与原句进行对比,让孩子体会两者区别。虽然达到预期效果,但是似乎是老师将答案间接告诉他们,而没有他们思辨的过程。
第三次:在大框架不变的基础上,我再次修改教学设计,进行第三次试教。在教学联想部分时,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在第二段中分别找出描写罗丹动作、神态的词语。预料中的是,孩子们会将联想部分的“说悄悄话”、“争吵”划进去。这时候,我抛出一个问题:这次词语都是描写罗丹的动作吗?让孩子们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大家经过质疑、讨论、汇报、总结,理解了什么是联想句。趁热打铁,让学生找到本段的第二处联想句——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在学生充分理解联想句的基础上,进行两处运用。一处是,发挥想象,罗丹还可能有哪些动作、神态、或者语言,并且由此产生的联想。第二处还原联想部分(罗丹像喝醉了酒一样)当时的场景。两者交叉,达到了运用效果。
再次修改细节之后,进行了成长课。在课上,我还尝试了用白板,提高教学效率。
反思:本次成长课,是几次成长课以来教学设计改动最大的一次,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次。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班级朗读依旧是个大问题,语调听起来不舒服。
2、自己上课的语调太过平缓,亲和力不够。
3、自己临场反应能力有待加强。
另外,我还明白了,不能套用名师的教案。因为我只是模仿下来形式,却不能理解这样设计的原因,这样的课堂注定是失败的。我们新教师必须静下心来,自己研究课文,有自己的体会,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5
上完这一课,觉得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
成功之一:整节课的设计从读懂文本到读懂作者,再到读懂生活,最后读懂自己,由读文到明理,由明理到导行,层层递进,努力引领孩子运用阅读方法读懂文章,并从中获得启发,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达到知行统一。(如:孩子们通过读懂得了生活一切值得去做的事,要做好,要成功,必须全神贯注。)
成功之二:本节课的教学紧扣文题“全神贯注”来组织教学。文中抓住罗丹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体会,通过抓文中关键的语句结合作者的表达方法逐步理解全神贯注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理解逐渐深刻。最后让学练笔,做到了读写结合。
成功之三: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的"展示巧妙融合,方式多样:有学法提示、师生评价、资料补充、还有小练笔等方法。
1、通过学法提示渗透学法的点拨,让孩子边默读边思考,边思考边圈画,边思考边批注,抓关键词句联系表达方法去体会。
2、通过评价性的语言进行写法的渗透。在学生交流到第二自然段中提到了关于罗丹修改女像时抓住了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时,老师及时评价:你真会读书,读懂了作者的写法。是的,细致的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精神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可以学习运用。
3、资料的补充让孩子们明白了这些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是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成果。4、“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这一小练笔的过程让孩子们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做到了读写结合。
不足之处:
1、教学中,学生讲得多,读得不多,如果能多读读,让学生更能感受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情景。
2、时间把我得不好。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更好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进行课堂评价,如何灵活驾驭课堂都是我还要不断努力学习、研究的课题。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6
《全神贯注》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述了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好友到家中做客,自己却全神贯注地工作,忘记了挚友的事。突出了他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重在感悟罗丹的浑然忘我,执着追求的精神,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样才能成功。
在设计教学时,我结合阅读提示,围绕: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谈感受。这两个问题是贯穿本文的重点问题。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花了较多的时间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在讲述本课时,我先介绍罗丹,欣赏他的作品,为什么罗丹能成为伟大的雕塑家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罗丹的故事,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部分花的时间很短,但效果不错,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这样的略读课文最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以读为本,让学生自由读,默读,快速读等多种方式朗读,在不断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初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同桌互说,顾及到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
本课最重要也是最可能出现亮点的环节就是回报重点句子谈感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让学生感悟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你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想象说话:你听到了他在说什么?你从文字背后看到了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为了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汇报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亮点:罗丹“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后退”,他是在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女像,反反复复地琢磨该怎样修改自己的作品。“他把地板踩得吱吱直响,手不停地挥动”,更把罗丹工作时的激动和兴奋刻画得淋漓尽致。“吱吱直响”则说明罗丹浑身用力,非常激动。“他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激动”表明罗丹非常投入,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修改女像的工作中,时间对他来说根本不存在……通过对这些词句的深入理解和对句子的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情不自禁地为罗丹如痴如醉的工作激情而折服。
一节课,可以说从备课开始一直到与名师交流,整个过程都有许许多多的收获,有很多启示。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善。我在引导学生谈想法谈感受的环节做得不够好,引导语缺少激发性,以至于回答问题的学生面很窄,有很多学生无话可说,其实当学生不知道要说什么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做示范,学生明白的方法,知道了可以从哪些角度开始说,自然有很多话,很多想法要和大家交流。另外在课堂上不够灵活,学生回到出现亮点的时候没有及时抓住,课堂生成处理不够迅速,不够灵活,在以后的课堂上一定时刻提醒自己多给学生说的机会,给他们发挥想象思考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想法,这样的课堂才会是热闹的,活跃的,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7
《全神贯注》一文,抓住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精雕细刻一座女像时的表现,突出了他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在讲述本课时,我很想通过罗丹对工作的专著来教育我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应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围绕这篇课文的特点,我有针对性地组织了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设计,重情境、重活动、重体验、重合作,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有创意地演,充满激qing地读,大胆地发表见解,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鲜活,富有生气的"教学内容。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罗丹工作时的动作,并进行导读,让学生感悟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罗丹“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后退”,他在干什么?我让学生上台演一演,走一走,读一读,学生悟出原来他在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女像,反反复复地琢磨该怎样修改自己的作品。“他把地板踩得吱吱直响,手不停地挥动”,更把罗丹工作时的激动和兴奋刻画得淋漓尽致。“吱吱直响”则说明罗丹浑身用力,非常激动。“不停地挥动”,说明罗丹技术娴熟,也可见他的兴奋之态。通过对这些动词的深入理解和对句子的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情不自禁地为罗丹如痴如醉的工作激qing而折服。紧接着,我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亲身感受?学生们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说:“有一次,我在思考一道数学题,一会儿挠脑袋,一会儿咬笔杆,没有思路的时候就很急燥,有了方法高兴得跳了起来,认真得写呀,算呀,连妈妈走到我身边都没发觉。”“老师,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上一次,为了准备少年宫的舞蹈比赛,我总想着编排舞蹈的动作,甚至在上下学的路上还边走边比划,竟忘了自己是在街上了。”哈哈……我很自然地引入到:“你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感受,很好。大家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做事认真的态度,说不定,将来你们之中会出现数学家、舞蹈家、文学家呢!全神贯注做事,这不正是罗丹成功的基础吗?”
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读悟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悟了就说,未悟就问,让学生先把感悟到的读出来,说出来,表演出来,教师给以点拨启导,以培养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的表达习惯。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8
《全神贯注》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本课的教学我设计的学习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体会描写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学习罗丹全神贯注的精神。体会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茨威格的话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堂课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读中感悟。第一遍读,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第二遍读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罗丹的全神贯注。为了能把握住重点,我对课文中的其它内容进行淡化处理,让学生集中精力去阅读课文的重点部分,也就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课文最后一句话。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我重点指导第一句“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这个句子的朗读、理解、感悟,我没有放手让学生学习,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条理,对句子中的“整个世界、痴痴地微笑”和表示时间的词来感悟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如痴如醉的感悟不深刻。
课文中最后一句话,是揭示道理的一个句子。应让学生再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的理解只空洞地停留在表面,导致学生谈感受时只有少数学生回答,显得课堂气氛沉闷。
我们做事情应该全神贯注。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句子的含义,我让学生说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值得我们全神贯注地去做的。联系生活,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9
课堂教学过程,是若干个充满生命和活力的个体展示自己的个性,共同协作,相互影响和提升的过程。因此,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个体学习的用心性,让每一个体都主动参与,这是促使主动学习关键。老师在教这节课时就设计了“自主读书”这一个环节──“找出你感兴趣的一处描述,读一读,划下来。”这样,给学生阅读自由度,开拓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空间,给每一个学生同时、同等参与学习的可能,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求去读书,去感悟,改变了过去那种用一把尺子提问题的办法。优等生也好,差等生也好,都有自己的事干,都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诱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比如,课文中并没有写出罗丹在自言自语说些什么,这无疑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间,因而,老师的一句“你能想像一下,罗丹他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进入主角,变成课文中的人物,学生的想象翅膀打开了,灵感被激发,创作欲望被唤起,孩子们纷纷上台表演,演绎自己对课文的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务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
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堂课把探究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带给读书、感悟、表达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悟了就说,未悟就问。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在“铺路搭桥”,点拨引导学生大胆地读书、大胆地说话、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表演,真正实现“口、手、眼、脑”等多种感官的解放。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10
在《全神贯注》这节课上,可以看出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教师课前出示名言,引导学生朗读、质疑、谈对课题的理解,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中进行了“朗读比赛”,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愿意按自己的理解去读,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在“拓展运用,延伸课外”这一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罗丹的雕塑作品,引来学生啧啧的称赞,再次激起学生对罗丹的敬佩之情;最后,教师赠送名言书签,学生读书签上的名言,感受老师寄予的希望,进一步融洽师生的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全文作了巧妙而有意义的总结。板书设计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意蕴深远、极富创意。一颗红心里写上“全神贯注”四个大字,中间套有一颗小红心写上“精益求精、如痴如醉”八个小字,一个箭头横穿过两颗红心,指向右边“成功”二字。这
些都是在以后的课堂上应该继续发扬的。但是,在这堂课上,我发现学生朗读时语气平淡,缺乏激情,尽管我在课堂上及时作了指导,但效果还是不明显。特别是在“把你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读出来”的这一教学环节中,不管是自由朗读,还是比赛朗读,听到的只是平淡的朗读声,根本没有把罗丹工作时的全身心投入、如痴如醉的工作作风表达出来。
其实我在备课时,就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想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把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教师的对话,训练语感,陶冶情感。而事实上,学生这样的朗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及时改变教学计划,增加了“教师范读课文第二段、学生看插图想象”这一环节。之后再引导学生齐读,这一次在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中明显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体现。这一点就足以让我深思,教师要善于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灵活运用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是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珍视他们个性化的朗读。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创造机会,创设情境,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师生长期不懈努力,充分利用平时的早读、课堂进行有效地训练。同时,可以请家长配合,营造讲普通话的家庭氛围。长此下去,学生不但乐于朗读,还能善于朗读。
相同的是:
重视夯实语文基础的训练。重视教规律,教方法。
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无师自通,而是伴随着学生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成长,十二个学期的循序渐进,师生教与学的共同努力当中习得的呀!
为孩子们服务不应是一句空话,要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言素养与能力考虑。现在强调多读,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有理有据,语言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语言训练,也不排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条理是怎样清晰的,立意、构思、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有些什么特色,以及教给概括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方法,甚至小到标点运用是否正确,文字书写是否工整……如果我们不去有意识地这样咀嚼,训练,有些东西像过眼烟云,飘然而过,又怎样沉淀,内化为一种坚实的语言基础和能力呢?当然,这一切训练要从读书活动中自然渗透。
现在,我们有些课上得热热闹闹,在书还没有读熟的时候就大谈“感悟”“体验”,一篇没学好就要带多篇。尤其是公开课,好像不弄出点新花样就愧对了这公开课一样,好像像常规课那样扎扎实实地读书、读词、造句、写字,教读书方法,课上得平实了,就愧对了观众一样。一堂课上下来,学生得到了些什么呢?或者说,除情感上有所激动以外,对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学生收获大吗?
学习语言的确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熏陶、训练、实践的过程,决不可以一蹴而就,更不可能“速成”,这是规律,也是科学。读读背背,圈点勾画,比较鉴别,翻翻查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这种重视语言品味的做法是应该提倡而决不能抛弃的。它与繁琐的分析与肢解文章完全不同。
如:怎样理解词语?教给学生对每一个语素要咀嚼,分解组合,更联系语境,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再如,读书时抓住重点句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抓住一词,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还如,段与段之间是什么联系,主要内容怎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都要渗透训练。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把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掌握了这样一系列的读书方法,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会提高得更快。该教时就要教,公开课不教,课下再去教,或者再交钱到培优班里去学,这又是何故呢?
这节课与前几年上的课相比,也有了一些新的尝试。
如,这节课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悟,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你觉得哪一句最能体现罗丹的全神贯注就读哪一句,你觉得应该怎样朗读,由你所体会到的情感所决定,不必一个模式,一种腔调,你能猜出老师要提什么样的问题吗等等。
老师有给学生个性化读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意识。但其中也不乏老师的点拨与鼓励。再如,这节课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以读代讲,以读代答,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读中理解,受到熏陶。在读中去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老师完全成了参与读,参与对话中的一员。
这也使我体会到,新课标精神下的语文课堂,给了老师更大的自主和自由,但也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课堂上的生成是与与预设不同的,需要老师不露声色,随机应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11
略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训练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爱读书并且会读书,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标的要求也是新程编者的意图。所以我们在教研时制定了学习略读的几个大环节,这样更便于学生操作,使学生在学习时能有据可依,然后在学习不同类型的时再根据前的提示制定每一环节的具体的学习目标,本在初读到位的"基础上,直入研读专题:“全神贯注”,让学生们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启迪,最后内化生成为自己的技能。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僵化的法讲解的传统模式,充分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学科个性,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获取成功的喜悦。最后创设情景,进行写作训练一环节,也很巧妙地做到了读写结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让学生迅速掌握并运用本作者展现人物品质的方法,能够学以致用,突出了语学科的特点,体现了学语、用语的大教学观。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后我们教研总结了以下几点:
1、在前如果能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写人,是如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形象的。会对本重难点的突破有很大帮助。
2、在学生制定每一环节的小目标时应该在细一些,如生字新词都掌握到了什么程度,还应该有个及时的反馈。
、在默读探究一环节,还应再要求的细一些,把中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用不同的符号进行圈画,在交流研讨一环节也应分开,细细去品读,通过多读去谈体会,学生收获会更大。
4、最后的拓展是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对于全神贯注的样子,学生能用上中的句子固然很好,那是学以致用,不过也要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大胆表达,也可让孩子们进行合理的想象一定会更生动。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1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表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词句。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出示著名的雕塑《思想者》及其他几件雕塑作品:谁知道这些作品?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作者?
2.教师小结:它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一起要认识的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雕塑家??罗丹。
3.昨天我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你们对罗丹有哪些了解?
4.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全神贯注。
二、合作交流
1.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2.请同学们再打开书本,快速地读读课文,提出你们的疑问。
3.教师小结:同学们在学习中提出了不少疑问,看来大家自学课文的能力越来越强了,特别是有位同学提出了“茨威格为什么会说他今天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他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在弄清这个问题的同时也可以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围绕着这个问题来进行学习。
三、品读体验
1.走进最后一段课文。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茨威格
2.默读,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并作一些批注。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罗丹一会儿近观,寻找细微的毛病;一会儿远观,观察整体;一边还自言自语,说着自己发现的问题。)
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此文转自淘。教。案网()。激烈地争吵。(罗丹忽然有了灵感,想到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但又在反复推敲,仔细斟酌。)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罗丹在紧张忙碌地修改塑像。)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罗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使塑像更完美,他已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同自己的朋友也忘了,完全沉醉于他的艺术世界中。)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罗丹经过长达一个小时全神贯注的工作,对自己修改的作品终于满意了,感觉到轻松和高兴。)
3.放声练习朗读,结合插图,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4.回到最后一段,升华情感。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在罗丹的工作室里感受了他一丝不苟、如痴如醉的工作状态,相信你们现在对茨威格的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谁能来读一读这句话?
5.全班齐读最后一段。(与第一次齐读这一段进行比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再来说说为什么茨威格会说这样一段话?(体会茨威格说的这段话是说在这里学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工作作风。)
四、巩固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能用一句话将它写下来吗?
2.指名读自己写的一句话。
3.教师小结。激励学生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精神。
五、板书设计
26*全神贯注
罗丹茨威格
立刻修改
修改塑像如痴如醉
关门上锁忘记一切
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他们能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读懂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在学习中教师要以一个引路者的身份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中,适时地给予引导点拨,如:在学生质疑后将问题合理地归纳为“茨威格为什么说自己在这里学到比他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这样用一条清晰的思路引领学生学习,学生不会走弯路,效果自然明显。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13
近期,我校举行了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这次赛课活动,我作为一名成熟期教师,也有幸参加了献课活动,现将就赛课活动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 深入钻研教材,定准目标
钻研好教材是备课、上课,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认真、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准确地设立重点与难点,写出合理的教学预案,并在教学中灵活机智地调整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益。首先要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理解编者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全神贯注》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作者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二是初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深入钻研教材,还要考虑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前后课文之间的联系。《全神贯注》是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七组课文是以“执著的追求”为主题,选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
本组训练的重点是: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著追求精神;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还要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
因此我是这样设定教学目标的:1、自主学习本课生词,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初步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二、找准切入点,达成目标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人物言行体会罗丹如痴如醉工作的情景,进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课文第二自然段叙述“罗丹一会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象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这些语言、动作、神态反映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情景,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段。对于10岁左右的孩子,理解这些内容,体会这种意境有一定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采用硬灌的方法,效果一定不佳。在试讲时,我把重点句锁定在罗丹对着女像自言自语处,试图让学生演一演罗丹,他一会赏钱,一会后退,嘴里会说些什么。但是由于学生对雕塑的知识了解甚少,所以无法体会罗丹会对着女像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更无从体会罗丹如痴如醉工作的情景。
后来改变教学方法,从重点句“他象喝醉酒一样”切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喝醉酒的人是什么样的?模仿一下。再追问“罗丹哪里象?那些动作、神态象?”,学生勾画出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后,老师再回扣到主线“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上,问学生“罗丹真的是酒疯子吗?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学生纷纷说是因为罗丹对工作太执著、太专注、太忘我才会有如此痴狂的`表现,接下来采用引读的方式,再穿插语言训练“罗丹忘我地工作,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象——他忘记了——忘记了——忘记了——他唯一没有忘记的就是——”就这样学生抓住人物言行才真正领悟到“全神贯注”的含义,并通过富有激情的朗读,把罗丹工作时的全身心投入、如痴如醉的工作作风表达出来。
三、体现工具性,习得方法
本课是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训练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爱读书并且会读书,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课标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编者的意图。所以我在教学时引入课题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要先读阅读提示,了解学习目标,并逐一罗列出来,使学生在学习时能有据可依。
四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我还注重学法的指导,教给学生用“题目扩展法”也可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考虑到本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正好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体会如果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为本单元习作做好铺垫,因此在教学中也有所体现。
不足:
1、对学生关注不够
在教学中,过多的被预设教案所限制,心中想着教案,而没有随时关注学生,对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也就是教育机智不足。比如,在引导学生找出对罗丹哪些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体现了罗丹如痴如醉地工作,因为备课时,只把重点句锁定在“罗丹一会上前……手不停地挥动”这部分,所以当学生汇报到二自然其他也能体现罗丹工作态度的句子时,本是正确的,我却未及时给出评价,未置可否,这样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
2、问题过于琐碎
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时,所提问题比较琐碎。“在罗丹工作室学到什么?”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但接下来“罗丹觉得什么事值得去做?他觉得该做好吗?所以他怎么做?”这样的问题其实价值不大,问得琐碎,会破坏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3、对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还不够系统
略读课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训练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在本课教学中,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没有体现出来。这也是我困惑的地方,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呢?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14
《全神贯注》这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在设计教学时,我结合阅读提示,围绕: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谈感受。这两个问题是贯穿本文的重点问题。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花了较多的时间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在讲述本课时,我先介绍罗丹,欣赏他的作品,为什么罗丹能成为伟大的雕塑家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罗丹的故事,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部分花的时间很短,但效果不错,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这样的略读课文最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以读为本,让学生自由读,默读,快速读等多种方式朗读,在不断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初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结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同桌互说,顾及到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
因为在第二段中没有出现“全神贯注”这个词,作者却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把“全神贯注”诠释得淋漓尽致,是个很好的值得学习的段落。本课最重要也是最可能出现亮点的环节就是回报重点句子谈感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让学生感悟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你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想象说话:你听到了他在说什么?你从文字背后看到了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为了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汇报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亮点:罗丹“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后退”,他是在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女像,反反复复地琢磨该怎样修改自己的作品。“他把地板踩得吱吱直响,手不停地挥动”,更把罗丹工作时的激动和兴奋刻画得淋漓尽致。“吱吱直响”则说明罗丹浑身用力,非常激动。“他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激动”表明罗丹非常投入,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修改女像的工作中,时间对他来说根本不存在……通过对这些词句的深入理解和对句子的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情不自禁地为罗丹如痴如醉的工作激情而折服。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就是抓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针对这个单元的习作:写一个你敬佩的人。我特别设计了一个读写结合的片段练习:描写你熟悉的一个人学习或工作时情景,习作中,学生能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写具体。这节课的教学,实现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15
《全神贯注》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作者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二是初步学习透过描述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一、本组训练的重点是:能把握课文的主要资料,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述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著追求精神;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还要学习透过具体的事例来描述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
因此我是这样设定教学目标的: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体会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透过语言、神态、动作描述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找准切入点,达成目标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透过人物言行体会罗丹如痴如醉工作的情景,进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课文第二自然段叙述“罗丹一会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象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这些语言、动作、神态反映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情景,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段。
思考到本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正好能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体会如果透过描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为本单元习作做好铺垫,因此在教学中也有所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我没有直接让学生找哪些句子里看出罗丹的全神贯注,而是从他如何修改女像入手,让学生在感受他的语文、动作、神态中去感受他的全神贯注,也从一个侧面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不足:
1、对于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没有及时调整,比如说让学生想象说话写话的时候,写完了,老师和学生来进行对话,当我们在争辩的时候,说到第三句,学生立刻停住了,当问及为什么时,他说到老师只要求写三句话,说完三句就好了,说明学生没有完全投入到争辩中去,而是完成一件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在设计教案时,如果加个省略号是不是会更好呢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多发挥的空间了。
2、对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还不够系统
略读课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潜力,训练和帮忙学生掌握必须的学习方法。但是在本课教学中,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没有体现出来。这也是我困惑的地方,我们能够教给学生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