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度:
推荐度: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数学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重要基础,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要做到让学生进行“探究、推理、自己总结规律”很难,因为上的是直播棵,为了突破难点,在备课时,我做足了功课,首先我从例题入手,把乘法分配律放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策略很多,此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1)(4+2)×25;(2)4×25+2×25,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为什么:(4+2)×25=4×25+2×25,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讲完例题后,又让学生通过发语音、课堂连麦的形式让举了许多这样的例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例子不仅可放在具体情境中,也可借助乘法的意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得出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及它的应用”,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乘法分配律》一直是四则运算定律的一个难点,学生最容易出错。比如38与99相乘,就容易出现“只把38与100相乘后再减1”的错误。还有的学生在计算125×48时,会出现“125×(6×8)=125×6+125×8“这样的错误。究其原因,还是未能真正理解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在教学中,我也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让学生背乘法分配律的.含义,经常让学生做点这样的易错题。可发现效果不是很明显,尤其是有几个孩子,一会就忘记了。后来,我想:还是必须从理解乘法的意义中去学会乘法分配律。于是,我就在辅导这几名学生时,要求他们说出每一个算式表示的含义,再说一说自己做错的算式的含义,从而在对比中来发现、理解自己的错误,明白了自己错误的原因后,再来思考正确的解题思路,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效果好多了。
记得曾经在教孩子们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总是遇到很多问题,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不是很好,吐槽了很久,现在在教二年级的孩子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了这方面的知识,只是没有进行归纳而已。
二年级的课本上有这样一种题型,如:(1)6x9=5x9+9=7x9—9=(2)9x4=9x3+9=
9x5—9=(3)8x9=7x9+9=9x9—9=先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我一看到这题,我就想到乘法分配律,但是在二年级刚接触乘法,不可能就跟他们讲乘法分配律。我在上练习课的时候我特意把这题拿出来讲了,我想如果这里学生题解好了,对以后学习乘法分配律是有帮助的`。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己完成,第一题的第2,3个算式,他们是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的,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这个没有难度,而且他们根据第一题,后面的两题都不要做,直接写出了结果,每一题中的3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学生就答不上来。我就举了个示范,6x9是6个9相加,5x9+9是5个9相加再加1个9,5个9加1个9是6个9,6个9相加就是6x9,所以5x9+9=6x9=54。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对于这个他们能理解,只是想不到而已,那么7x9—9=,可以交给孩子们完成,第(2)(3)题我也是让学生来说一说。另外我还补充了一题,6x7—14,我发现竟然有孩子会想到14就是2个7,6个7减去2个7就是4个7,就是4x7=28。特别棒!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在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初步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首先举一些学生身边的例题求长方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组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每组两个算式相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完成长方形周长计算这样的例子并在黑板上列出,再出示例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然后分组讨论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并总结出这一规律。最后做一些练习巩固、拓展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在教学之后发现有一些问题。孩子对于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及意义没有理解透彻,应用不够灵活,而且在口头上感觉很好,但是落笔后就发现很多类型题孩子根本就不会做,而且错误很多。所以对本节课教学目标进行了一些调整。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做,最后总结不同方法,看哪种方法简便。进一步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
教学目标定位是
(1)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乘法分配律之后,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很低,特别是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极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学中通过解决“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6+4)×9=6×9+4×9这一结果。这时老师往往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这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6+4)×9=6×9+4×9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10个9,右边也表示10个9,所以(6+4)×9=6×9+4×9。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是个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3、 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 125×88 ①竖式计算; ②125×8×11;③125×(80+8);④125×(100-12);⑤(100+25)×88; ⑥(100+20+5)×88等等。101×89 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101×(100-11);101×(90-1)等。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间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乘法分配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力争达到“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4、多练。
针对典型题目多次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练习量和练习时间的安排。刚开始可以天天练,过段时间以后可以过1-2天练习一次,再到1周练习一次。典型题型可选择(40+4)×25;(40×4)×25;63×25+63×75;65×103-65×3;56×99+56;125×88;48×102;48×99等。对于比较特殊的题目可间断性练习,对优生提出掌握的要求。如36×98+72;68×25+68+68×74,32×125×25等。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说明
当我给学生讲到练习四第七题的时候,觉得这道题目可以开发一下用来上乘法分配律,让学生自己制作两个长不一样,宽一样的长方形,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求面积和的方法,自然的引出乘法分配律。然后看了下这节课的课后练习,里面有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的题目,在其后56页的简便运算中也能用到逆向运用的知识,于是就把这个运用单独列出来作为一个知识层次,联想到我们以前还学习过两数之和乘另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去乘第三个数再想减的知识,于是就去习题中找有没有类似的题目,在55页第五题中求四年级比五年级多多少人时,如果用乘法分配律的延伸知识可以使计算简便,又看到练习五的三、四两题,就必须要知道这个知识才好解决,于是就把乘法分配律的延伸作为第三个层次的教学了,按照这个思路设计了这节课,实际上下来的效果不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并总结规律的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运算简便。
2、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
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提问: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
指明回答
这里有长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宽都是4厘米的两个长方形纸片,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把它们组成一个新的长方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两个长方形组合的动画)
二:自主探索,交流合作
1、交流算法,初步感知
提问:请同学们自己求一下新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不同的解法
反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法,应当有两种解法,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应加以引导
(课件出示两种解法)
谈话:两个算式解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它们计算的结果也相同,能把它们写成一个算式吗?
学生自己写一写,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相机板书。
2、比较分析,深入体会
提问:算式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小组内交流。
反馈交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情况相机引导:等号左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右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使学生明确:等号左边是10加6的和乘4,等号右边是10乘4的积加6乘4的积。
设疑:是不是类似这样的算式都具有这样的性质呢?学生举例验证。
组织交流反馈。可适当的选取一些数字很大的和很小的例子以及有乘数是0的例子等特殊情况。
3、规律符号化,揭示规律
提问:像这样的算式,写的完吗?
我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表达这个规律,同学们自己试着在小组内写一写,说一说。
反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规律。
小结揭示: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另外的数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板书并课件出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三:实践运用,初步理解。
1、想想做做1
学生自主完成,组织交流。
第二小题教师板书,并启发学生从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角度说一说对这个算式的" 理解。并在板书上用箭头标明左边12出现了2次,右边在括号外面的数字就是
12.并向学生介绍这可以称作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板书)
2、想想做做2
自主完成,组织交流。
第三小题引导学生从乘法意义角度去理解。并使学生明白74×1可以看做1个
74,也就是74.
第四小题要和想想做做题1的第二小题做对比。
四:拓展延伸,内化新知
再次出示两个长方形纸片,提问:如何比较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学生反馈,引导说出可以重叠比较。学生动手实践
再问:那么大长方形比小长方形大的面积是那一块?
让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课件出示重叠动画,并把多余部分突出显示。 提问:如何求多出来的面积呢?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解答。
学生若想不到可以用大长方形面积减去小长方形的面积,教师可以适当的提 示。
学生反馈,交流。课件出示两种解法。
谈话:这两个算式结果相同,解决的也是同一个问题,可以把它们写成一个算 式,课件出示并板书。
再问:这个算式左右两边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说出:两个数的差乘另一个数 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乘,再相减。
谈话:这个规律用字母如何表示呢?自己试着写写看。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并课件出示。说明这个可以看做是乘法分配律的延伸。 五:解决实际问题,内化重点难点。
想想做做题5
课件出示,学生读题。
问题一,要求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解答,并通过讨论引导学生适当的解释两个 算式之间的联系。
问题二,鼓励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解答,并引导学生适当的解释两个算式之间 的联系,加强学生对
乘法分配律延伸的理解与内化。
反思:
这节课我是分三个层次来教学。
第一个层次是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学生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求新长方形的面积来体会规律,感知规律的合理性。这个环节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动手观察能力。 第二个层次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通过想想做做题1的第二小题的教学,引导学生明确可以从乘法的意义角度来理解算式,并体会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
第三个层次是乘法分配律的延伸,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知道如何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并通过动手指一指,知道多出的面积就是两者相差的面积。在学生自己动手求解的过程中,初步的体会到诸如:(10-6)×4=10×4-6×4也有类似的规律,并尝试写出用字母如何表达。
最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把发现的规律加以运用,从2个小题的解答中初步体会乘法分配律和乘法分配律延伸的应用。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比起乘法交换率和乘法结合率男掌握的多。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新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上课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一个肯德基餐厅用餐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同时,我还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能力,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有抢答(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算题和拓展题,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知识掌握的牢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
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以后注意,学生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流利、准确。对乘法分配律的叙述稍显罗嗦,不够坚定、自信。在这方面有待今后加强训练和提高。
《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难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通过观察几组数目不同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归纳、总结,用语言表述出来。在教学时,我也是按照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安排教学过程的。先复习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接着导入新课。通过(18+7)×6○18×6+7×6、20×(15+90)○20×15+20×3,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归纳,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并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中,导课比较快,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主观上是时间紧张,可课后想想,实际上是引导不到位。课堂上学生气氛不活跃,思维不积极,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结果,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如当天在作业时出现的问题就比较多:45×103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直接乘,不会简便;尤其是计算59×21+21时,学生发现不了它的特点,不会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说,本节课上得不是很成功。
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同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1、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热情。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购买家具的场景,配上我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下子就把学生代入到了一个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中,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紧接着的问题如果你是小红,你想买什么家具呢?根据小红家的需要,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个个积极动脑,跃跃欲试。在学生充分提出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热情。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因用而算、以算激用的"过程,将算与用紧密结合。
2、多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
首先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交流计算方法,叙述计算过程等一系列的笔算乘法的技能训练,形成一定的算理。然后通过比较124和2132这两题,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在乘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是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你认为该怎么乘呢?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反思,让学生能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迁移到三位数乘一位数,进而自然联想到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从而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起来,有利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学生探索出笔算方法后,我因为担心学生没有听懂,怕学生做错,说错,故而引导太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的不够。如果我能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想,去做,去说,相信学生的。表现会更出色。
师:(出示挂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买这些衣服,戚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吗?
生:(65+35)×12=1200(元)
生:65×12+35×12=1200(元)
师:每个算式的结果都是1200元,那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生:(65+35)×12=65×12+35×12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计算发现两个算式相等的,大家能根据题意说说两个算式为什么相等吗?
(学生小组讨论)
师:指名学生回答。
生: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合起来叫一套衣服,就是65元和35元的和,买12套衣服的价钱就是12个65元和12个35元的和;每件上衣65元,12件上衣的价钱就是12个65元,每条裤子35元,12条裤子就是12个35元,合起来也是12套衣服的价钱,所以(65+35)×12=65×12+35×12。
师:说得真棒,谁能概括地说一说。
生:12个65加12个35等于12个65与35的和。
师:请同桌互相说一遍。
师:照这样,你能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吗?(学生独立思考。)
(过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教师指名回答。)
生1:(15+25)×8=15×8+25×8。
生2:a×(5+2)=a×5+a×2。
生3:(+▲)×■=×■+▲×■。
……
师:同桌检查一下,对方写的等式两边是否相等?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对比上面的等式左右两边的式子有什么特征?你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小组内的同学可以互相商量、讨论。
生1:我们小组发现:等号左边的式子不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就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右左边的式子都是括号内的两个数与括号外的那个数相乘,最后把两个积相加起来。
生2:我们小组从乘法的意义理解发现:比如(15+25)×8=()×8+(
)×8。因为15和25的和等于40,左边的式子可以理解为40个8,右边的式子可以理解为15个8加25个8一共是40个8,所以40个8等于15个8加25个8。
……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非常仔细,都代表本组讲出了你们发现的规律。
师:像(65+35)×12=65×12+35×12这样的等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生:无数个。
师:你们能不能像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那样也用一个字母式子来表示呢?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教师巡视。
生:a×(5+2)=a×5+a×2。
生:(+▲)×■=×■+▲×■
生(a+b)×c=a×c+b×c。
……
师:你们真棒!今天我们发现的规律就是乘
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常表示为(a+b)×c=a×c+b×c。
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把两个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再求和。
教后反思: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通过两种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超越。
2、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一堂数学课可以有不同种教法,怎样教才能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在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易到难,层层递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乘法运算律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而且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与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深层次的热爱。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学生们能处处留心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能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数字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运算定律,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的简算方法,那么自己的教学就成功了。尽管在课堂上也许还不能够全部掌握简算的知识,只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计算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善于观察,自觉运用,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以几何直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等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共同经历乘法分配的探究过程,借助图形探知、理解乘法分配律。
1、问题情境的创设需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试讲过后与大家的感觉一样,学生对设计草莓大棚的这个话题不是特别感兴趣,接受工作室友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后,想把情境创设改为设计学校的操场。由于学校里孩子们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孩子们喜欢的小操场越来越挤,想要扩建这个长方形的小操场,怎么办呢?这个话题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该比上一次设计的话题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2、教学的设计要尊重已有的知识经验。
本节课设计一始,所需的计算方法与原来学过的计算长方形面积有关。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即使个别学生忘记也很容易唤醒。我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 在计算之前先要在头脑中勾勒出长方形的模样,激发学生在画图中梳理题中的数学信息。接下来的三次探究过程,先是教师设定长方形增加的长,再次是学生自己设定长度,再到后来自己设定三个量,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空间,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作用,即使学生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有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环节也使学生之间有了互相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用到了文字说明,也有同学是符号表示,还有的是字母表示,无论出现得出的哪种结论,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在学生展示汇报的过程中,虽然字母表示的方法更清晰,大家更喜欢,但课后觉得能用文字表述其实是更难的一件事,对这样的孩子应该在课堂上再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与肯定,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他们学到的东西可能也会更多。
3、在具体操作中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演练。
孩子们自己填写的数字各不相同,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有不同的计算结果中,使学生感受到大量在实例计算后,大胆地完成了由猜想到验证的过程。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品格的过程。
在研究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小组合作资源,把研究中遇到困难的,兴趣保持不下去的同学的积极性再调动一下就更好了。
课堂学习的过程,一切以师生间,生生间建立的平等交流这个平台才得以顺得完成,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想象——猜想——举例——验证,在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师生在课堂交流中才得以共同成长。
乘法分配律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这节课采用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情境展开。这节课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将重视结论的记忆变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的体验和感悟,将模仿式的学习变为探究式的学习。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过程。这样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更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的亮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身边引入熟悉的生活问题,激趣探究
我们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大量生动、具体、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是从身边的生活中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时,我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4+2)×25=4×25+2×25这个等式。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之处”,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我利用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乘法分配律”,为后来“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为学生提供了自己独立探究的机会
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教学的活动。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只重视结论的记忆,而这节课我把学生的活动定位在感悟和体验上,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去发现,去探索。尤其是在学生初步感悟到两种算法相等关系的基础上,继续为学生创造一个思考的情景。我要求学生观察得到的两个等式,提出“你有什么发现?”。此时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已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感知,我马上要求学生模仿等式,自己再写几个类似的等式。使学生自己的模仿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形成比较“模糊”的认识。
三、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了条件
模仿学习,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识容易遗忘,而且不能灵活应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不能是一句空话。在这节课上,我抓住学生的已有感知,立刻提出“观察这一组等式,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材料,提供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自然激起了探究的火花。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整个教学过程都采用了让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我想:只有改变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法分配律是继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之后的新的运算定律,在算术理论中又叫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由于它不同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单一的运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抽象程度要高一些,因此,对学生而言,难度偏大,是计算的一个难点。因为它不仅仅是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这节课刘老师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没有把目标定位局限于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而是又引导学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了简便计算,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老师的及时点拨,实现对“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定律的主动建构。整节课的学习氛围轻松愉悦、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刘老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很科学,思路清晰,发现问题——观察比较——举例验证——归纳规律——运用规律,让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知识推理方法,这节课不仅教会了乘法分配律,更教会了学生一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这也正是新课标强调的对学生其中两基培养的体现。
一、让学生从生活实例去理解乘法分配律
一共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里8人负责挖坑和种树,4人负责抬水和浇树。重组教材,改变每组的人数,由(4+2)个25,变为(8+6)个25更能凸显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后带来的方便,也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打下伏笔和基础。并且把“挖坑、种树”“抬水、浇树”更改为“挖坑和种树”“抬水和浇树”减少了文字对学生理解带来的困难。
通过引入解决问题让学生得到两个算式。先捉其意义,再突显其表现的形式。
如(4+2)×25其意义就是6个25与4×25+2×25所表示的也是4个25再加2个25也就是6个25,它们的表示意义一样。因此得数也一样故成等量关系。然后观察它们之们的形式变化特点,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再捉住因数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
借助对同一实际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这是生活中遇到过的,学生能够理解两个算式表达的意思,也能顺利地解决两个算式相等的问题。
二、突破乘法分配律的"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历规律探索形成过程。对于探索简洁分配律的过程价值,丝毫不低于知识的掌握价值。既然是“规律定律”,就是让学生亲历规律形成的科学过程设计中,不着痕迹的让学生不断观察、比较、猜想、验证,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在探索、归纳过程中,渗透着从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对于乘法运算中的其他规律而言,乘法分配律的结构是最复杂的,等式变
形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开放引入的情境,一共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里人负责,人负责。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学生主动去设计、解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案,开放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当然,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还需做到更式形结合解释,那就更有利于模型的建立。
建议: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乘法分配律的外形结构,更要注重其内涵。如两个算式为什么会相等?缺乏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进行理解。在理解这一概念时,尤其要抓住关键词“分别”加以分析,以此深化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否则,象38×99+38这样的形式,就会成为学生练习中的拦路虎。
乘法分配律是继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之后的新的运算定律,在算术理论中又叫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由于它不同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单一的运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抽象程度要高一些,因此,对学生而言,难度偏大,如何使学生掌握得更好,记得更牢?我想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要比灌输得来的记得更牢。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有坡度的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中理乘法分配律,从而自己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我是这样设计:
一、让学生从生活实例去理解乘法分配律
一共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里8人负责挖坑和种树,4人负责抬水和浇树。重组教材,改变每组的人数,由(4+2)个25,变为(8+6)个25更能凸显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后带来的方便,也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打下伏笔和基础。并且把“挖坑、种树”“抬水、浇树”更改为“挖坑和种树”“抬水和浇树”减少了文字对学生理解带来的困难。
通过引入解决问题让学生得到两个算式。先捉其意义,再突显其表现的形式。
如(4+2)×25其意义就是6个25与4×25+2×25所表示的也是4个25再加2个25也就是6个25,它们的表示意义一样。因此得数也一样故成等量关系。然后观察它们之们的形式变化特点,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再捉住因数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
借助对同一实际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这是生活中遇到过的,学生能够理解两个算式表达的意思,也能顺利地解决两个算式相等的问题。
二、突破乘法分配律的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历规律探索形成过程。对于探索简洁分配律的过程价值,丝毫不低于知识的掌握价值。既然是“规律定律”,就是让学生亲历规律形成的科学过程设计中,不着痕迹的让学生不断观察、比较、猜想、验证,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在探索、归纳过程中,渗透着从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对于乘法运算中的其他规律而言,乘法分配律的结构是最复杂的,等式变形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开放引入的情境,一共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里人负责,人负责。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学生主动去设计、解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案,开放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当然,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还需做到更式形结合解释,那就更有利于模型的建立。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是必要的,所以老师们一定也要好好地去对待。不断的反思,才可以促进不断的进步。以上面的文章,希望与各位同行们共同进步。
曾经真的以为自己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数学教学,甚至可以为了我的学生与数学教学,放弃我个人的休息时间,为的只是我爱的学生能爱上我教的数学,能把数学学得很出色。然而为什么总是事与愿违,成效“背叛”了设想,作业“背叛”了课堂?一切显得那么捉襟见肘,“徒劳无功”成了我这学期最大的感受,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当我回想起教学中一点一滴的琐事,老师们交流时的经验之谈,再重新翻阅起一些理论书刊时,我似乎意识到自己其实早已经“背叛”了数学教学。
“哦,简单,简单!”黄玄昶又乐滋滋地高高举起他的.手,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的回答又正中我的下怀,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答案吗?说实话,开公开课我就喜欢像他这样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而且一步一步被我“引进”来,突出所谓的教学重点,攻克预设的教学难点,最后解决相应的问题,“看上去很美”,真的,经过我的“引导”,他能“自主探索”,寻求规律,最后消除疑问,这不是一件看上去很“完美”的事吗?
可是……“怎么又错了!”我真是纳闷,上课如此“高效”的人,怎么作业就这么惨不忍睹?题目稍一拐弯,就转不过来了,曾经我把他定论为思维的灵活性不够,然而上完这堂《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后,经过反思与请教,我终于发现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