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和别人进行交谈。
2、体验关心集体、帮助别人自己就会感到快乐的情感。
设计意图:
在与我班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我发现每次在整理收拾玩具的时候,有一小部分幼儿不那么积极,有时故意的躲避,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引入幼儿进入情景,讲讲说说、分析讨论、采访等形式,让幼儿去感受关心集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活动准备:幻灯片、笔、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树叶,导入情景:
1、出示第一张幻灯片,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碰到了谁?(小树叶)风儿把小树叶带到了这里,让它去找找谁是快乐的小动物,你们愿意和它一起去吗?”
2、逐一出示后面的幻灯片,引出小树叶与他们的对话:
――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树叶碰到了谁?小树叶问小鸟:“小鸟你快乐吗?”小鸟说:“我每天给大家带去美妙的歌声,大家都很喜欢我,所以我很快乐!”小树叶找到了第一个快乐的小动物。我们再去看看。(依次引出小青蛙和小狗。)
――小树叶问青蛙:“小青蛙你快乐吗?”小青蛙说:“我每天帮大家捉害虫,我很快乐!”
――小树叶问小狗:“小狗你快乐吗?”小狗说:“我每天为主人看门,我很快乐!”
二、分析讨论,引起感情共鸣:
――小树叶碰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快乐吗?
它们为什么快乐呀?(依次类推小青蛙、小狗。)
原来他们做了许多帮助别人的事情,所以他们感到很快乐。
你们快乐吗?你们做了哪些快乐的.事情啊?
那你想不想去了解一下你的好朋友、老师、阿姨是不是快乐的?”
好,我们去采访一下!
三、现场采访,了解别人的快乐:
1、采访问题:如:你帮助过别人吗?你感到快乐吗?
2、每位幼儿自己也是被采访对象。
3、幼儿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记录采访结果。
四、全班分享交流采访结果:
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现代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产生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感受生活中一些老建筑的独特风貌,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过程
环节一:讲述故事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书一一《小房子》,你们看这是一幢什么样的小房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房子,发现小房子的特别之处以及微笑的表情,与故事后面小房子的表情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2师小房子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小房子很好奇,它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我们来告诉小房子,城市是什么样的。
3小结:城市有高楼、街心花园、霓虹灯……城市这么繁华,难怪小房子要对城市感到好奇了。
(此环节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自由表达,感受城市生活的一些特征,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便捷,教师及时进行归纳小结,以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二:
引出问题
1.师:现在这里有了漂亮的霓虹灯、宽阔的马路、恬静的街心花园、摩登的高楼大厦,出门就能坐公交、乘地铁,非常方便。可是,小房子却不开心,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小房子的表情,关注城市中的噪音、空气污染等问题:)
2.师:小房子那么破了,已经没有人住了,有人提议将小房子拆掉,但也有些人不同意拆,你们的意见呢?
(此环节旨在引出问题——到底拆还是不拆小房子,幼儿以小组辩论的形式展开讨论,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
环节三:迁移经验
1观看PPT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到底拆不拆小房子,你们先别着急下结论,让我们来看一看身边的那些小房子或者老房子。(PPT中呈现的老建筑分别为:外滩的海关大钟、七宝老街、城隍庙和石库门。)
2重点观察交流 师:这些老房子你们见过吗?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它们,上海的这些老房子和故事里的小房子一样已经很老了,但它们都没有被拆掉,经过重新修建后成为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3.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师:故事中的小房子最后没有被拆掉,小房子的周围重新开辟了一块花园,它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那些让城市变得更美丽的老房子需要我们大家的爱护,除了我们之前看到的那些老房子,你们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以后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吧。
(教师将故事的结尾进行了修改,将小房子安置在城市的绿地中,从而引发幼儿关注他们身边的.老房子,让幼儿体会到老房子与现代建筑可以“和谐共处”,让城市变得更美。)
活动点评本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两大方面的亮点:
教材分析透彻,目标定位准确 如今,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儿童绘本已成为一种“潮流”,但绘本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的主题背景、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精心解读绘本,尤其是一些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还需要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将作品内容与中国的民情习俗、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特点,特别是幼儿的现实生活、已有经验、认知发展水平相连接。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对于绘本的解读较为透彻,抓住了作品中所弘扬的一些主流思想:城市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我们要保护前辈留下的宝贵遗产——历史悠久的老建筑,并在活动目标中提出让幼儿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教材处理得当,教学重点突出
《小房子》原著的内容比较冗长,涉及到季节变化、人类居住环境变化、社会发展、人的情感变化等内容,若将绘本“全盘拿来”让幼儿欣赏、分析、讨论,显然不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因此,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巧妙地将作品中的主角“小房子”作为有生命、有情感的角色加以呈现,让幼儿体会小房子的情感变化,并适时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要不要拆掉小房子”,激起幼儿的思维冲突,引发幼儿热烈讨论。
值得肯定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PPT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这一组来自生活的“老房子”的图片播放,使得幼儿关于“到底拆还是不拆小房子”的辩论回到了幼儿的现实生活,使幼儿在欣赏中回忆,在欣赏中拓展经验,在欣赏中学会思考。教师的这一处理方式,使得本次数学的难点“迎刃而解”,教学重点更加彰显。
201 0年上海世博会是近期幼儿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建议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抛出问题:“上海世博会快要开幕了,城市里有很多老房子被拆迁了,这是为什么?”然后,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世博会展馆的照片,让幼儿边欣赏边议论:“我们的城市除了老建筑,还有许多新建筑,这是什么地方?”由此,可以引发后续活动:找一找我们的城市还有哪些变化7我们的城市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变一变?
附故事:小房子(改编)
很久以前,在城外很远的乡下,有一幢小房子!这是一幢美丽又坚固的房子,房子的主人说:他永远都不会卖掉小房子,他要让他的子子孙孙都住在里面: 小房子很开心地坐在山冈上,每天看着它四周的乡村田园:早晨,它看着太阳慢慢地升起。黄昏,它又看着太阳慢慢下山:每天,都有一点不一样,可是,我们的小房子,它总是老样子, 小房子也喜欢晚上,晚上它可以看星星、看月亮,没有星星月亮的时候,它就看远远的那边城市的灯光√卜房子从来都没有去过城市,它很好奇,它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
在小房子的身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一天小房子惊讶地发现一辆大卡车开来了,从大卡车上卸下了各种大石头和小石头,没过多久,~条公路就造好了。
有了公路,这个地方就方便多了,来了很多人,大家造了很多的小房子居住,小房子的朋友越来越多,它觉得好热闹。 现在,小房子看着各种各样的汽车从城市的那边开来又开去~很快,大家发现房子不够住了,怎么办呢? 人们在小房子的周围造起了高高的公寓楼,越来越多的人们住进了公寓楼,有的人上班自己开车,但是有的人没车,很不方便。于是,不久之后一辆公交车在小房子前面开来开去。
人越来越多,地面的交通越来越拥挤了,于是人们又造起了高架。 交通越来越方便了,住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人们又拆掉了高高的公寓楼,造起了摩天大厦。
现在这里有了漂亮的霓虹灯、宽阔的马路、高楼林立。出门就能坐公交、乘地铁,很方便。可是我们的小房子怎么不高兴了? 人们突然发现小房子越来越破旧了,可是它的里面仍旧是很好的小房子。
小房子再也看不到太阳,晚上的灯光太璀璨,亮的小房子看不清星星。小房子想以前的家了,以前的家多好啊,可以看星星、看月亮。 终于有一天,城里有个人说:小房子那么旧了,没人住了,要不拆了算了。他一说这话,城里的人就争吵起来了,有的说:“我们房子不够住,拆了小房子造高楼吧。”有的说:“不行不行,不能把小房子拆掉……”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弟弟妹妹的外貌及行为特点。
2.学习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弟弟妹妹的形象。
3.体验交流表达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准备:
1.组织大带小活动。
2.指导幼儿学会观察人物的方法。
3.PPT。(拍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发兴趣 。
教师:小朋友已经带过小班的弟弟妹妹了,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新认识的小班的弟弟妹妹是什么样?你喜欢他吗?
(二)说说自己的弟弟妹妹。
教师:前几天,你们去带弟弟妹妹的时候,老师都帮你们拍下了感动的、难忘的照片。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看看这是谁?在为弟弟妹妹做哪些事?心里感觉怎么样?
照片1:给弟弟妹妹喂饭。
教师:照片上有谁?他在干什么?(请照片的主人介绍当时的情景)如:小弟弟不肯吃,你是 用了什么办法让他吃的?看到弟弟吃了你喂的饭。心里怎么样?
教师:看来,喂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照片2:教弟弟妹妹玩玩具。
教师:这是谁?在教弟弟妹妹做什么?弟弟妹妹的表(转 载 于:wWw.cssYQ.COm 书 业 网: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情怎么样?
教师:这是谁?你在教弟弟妹妹干什么?弟弟没学会,你着急吗?你批评他了吗?为什么? 教师:看来,弟弟妹妹喜欢学新本领。
照片3:做礼物送弟弟妹妹。
教师:你在做什么?做了这个礼物送给谁?
教师:收到礼物、送礼物都是一件高兴的事。
(三)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弟弟妹妹
幼儿先进行思考和构思,然后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只要画出弟弟妹妹的最明显的特征即可。 教师:那为了让大家都能认识你的弟弟或妹妹,为了看到你是怎么照顾弟弟妹妹的,请你把你可爱的弟弟妹妹画下来,让我们也来认识他们。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继续开展大带小活动,在游戏时间一同做游戏等。
活动目标:
1、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出故事中六个矮儿子分别所从事的职业。
2、懂得只有辛勤劳动就能让自己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
活动准备:
图片、贴图、相应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听讲故事的兴趣。
出示图一,这些是谁?引出故事的名称,并贴出故事名称字卡。
二、听赏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1、 完整出示故事、图二,师讲述故事的第一~第四自然段。
(1) 大儿子是做什么工作的?养在水里还能卖钱的是什么呢?
(2) 那么螃蟹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学学看,幼儿起立模拟螃蟹走路。
2、 师接着讲述故事的第五自然段。
(1) 第二个儿子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他是什么工作呢?
(2) 你怎么知道他是做伺养蜜蜂的工作的呢?
(3) 二儿子看小朋友都猜出了他的"工作,哪他会怎样夸自己呢?
3、 师讲述并帮助幼儿理解第六自然段的故事。
(1) 第三个儿子会饲养几条腿的动物来过日子的呢?
(2) 师完整讲述第六自然段。
(3) 那么,三儿子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4) 幼儿模仿一下小猪的动态。
(5) 谁来学学第三个儿子夸自己的样子呢?
4、 师接着讲述故事的第七自然段并帮助孩子理解。
(1) 第四个儿子是干什么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 谁来夸夸老四呢?
5、 师接着讲述故事的第八自然段并帮助孩子理解。
(1) 第五个儿子他会养什么?哪些是一只脚的东西呢?
(2) 为什么你觉得他是养的蘑菇呢?
(3) 其他几个哥哥也会怎样夸他的呢?
6、 师把以上几个儿子的工作简单罗列一下后问:
(1) 第六个儿子他会饲养什么?又怎么说的呢?
(2) 师讲述第九自然段故事,并出示图三。
(3) 最小的儿子是干什么的?谁来学学老六来夸夸自己呢?
(4) 师讲述第十自然段故事结尾,并出示图四。
三、萌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
1、 我们小朋友长大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
2、 也可去告诉客人老师你长大想做什么好么?(结束)
活动目标
1.了解蜘蛛吐丝织网的习性。
2.有顺序地讲述蜘蛛吐丝结网的基本过程。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蜘蛛网图片;各种昆虫图片;;《蜘蛛先生的网》插图等。
2.材料准备: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一、按顺序出示蜘蛛网、各种昆虫、以及蜘蛛与网的图片,引发幼儿的讨论与探索兴趣。
这是什么?你们见过它吗?在哪里见过?
是谁织了这些网?这些动物中谁才是织网的那只?
蜘蛛是昆虫吗?猜一猜还有什么动物会吐丝呢?
二、出示图片,请幼儿先仔细观察蜘蛛网的形状,再请老师和幼儿一起阅读《蜘蛛先生的网》,引导他们了解蜘蛛吐丝结网的基本过程。
蜘蛛网长什么样?像什么形状?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蜘蛛结网有规律吗?猜一猜蜘蛛结网的规律是什么?
阅读《蜘蛛先生的.网》,让我们一起读读图上是怎么说的?
图上说的和你们猜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三、请幼儿看图说话,讲述蜘蛛结网的基本过程,教师同时复述这一过程,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出蜘蛛结网的过程。
一一蜘蛛吐丝结网分几步呢?它是从哪里开始吐丝的?
它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
四、请幼儿两人一组,互相复述蜘蛛吐丝结网的过程,要求他们一边说一边在图画纸上画出来。
请和你的同伴说一说蛛结网的过程,一边说一边画出来。
你的同伴说对了吗?有没有需要纠正的地方?正确的应该怎么说?
活动目标:
1、认识“手”字以及手的发散字,引起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2、通过感受知道“手”是很灵活的、引起幼儿发散思维。
活动实录
“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你们喜欢吗?”谜语:一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小朋友抢着回答说:“这是手。”
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手有很多用处,你们看看老师两只手在做什么?(老师做手影游戏:小鸟飞,小朋友愉快的跟着老师一起做)。
做手影游戏真有趣,以后有机会我们在做好吗?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看一个小袋子,袋子里面有许多小东西,请小朋友把手伸进去摸一样东西,先讲出这是什么东西,然后在摸出来看看是不是这样东西。(小朋友争着上来摸出了喜乐瓶、小铃铛、铅笔等等物品)为什么我们的手一摸就知道是什么东西呢?小朋友说:“那是因为我们的手很灵活,很敏感。”
老师出示手的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出示汉字手字)那么,这个手字是怎么么写的呢?为什么手要这样写呀。(有一个小朋友说,因为手字很象一个手)(当老师拿出一个“拿”字)为什么这个字下面有一个手字?(小朋友抢着说,拿东西要用手,所以拿下面有一个手字底)
老师相继出示“打、扶、扔”教小朋友认这几个汉字,然后问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朋友说旁边都有一个提手旁,然后请小朋友做“打、扶、扔”的动作。问:为什么都用提手旁,小朋友说:因为这些字都是手的"动作。为什么提手旁是这样写的呀,胡启浩小朋友说的真好,他说提手旁就是一个手字少了一撇,这些动作都是用手做的,所以就用了这个提手旁。
接下来老师又出示了“拇、指”两个拼字,问,你们认识吗?这就是我们的`大拇指、小拇指的拇指两个字,他们是用提手旁和母旨的发音合并成一个字。然后出示提手旁的若干拼字,谁认识这些字,请小朋友自己读,不认识老师教。使小朋友看出这就是拼字。小朋友很高兴想拼字。
我们还有许多提手旁的字,以后在区角活动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学拼字好吗?
结果分析
由于应用了猜迷语,手摸物品,运用手的感觉猜出物品名称和手影游戏的综合手段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引起了幼儿的学习趣兴。通过手的形象和手的动作,理解提手旁字的意义。老师运用形象的拼字游戏,激发小朋友学习汉字趣兴和拼字的积极性。通过游戏使幼儿快速的认识许多汉字。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讲述内容,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丰富词汇,培养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散文,培养幼儿良好的说话习惯。
二、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机、电视机、录音机、春景图一张、电教软件、文字卡片。
三、活动过程
1、提示幼儿,说出冬天之后什么季节来了。
2、出示春天的景图让幼儿观察,并讲述春天里有些什么。
3、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词语来描述春天里有些什么。
4、分小组讨论,让幼儿用不同的语言来描述春天的特征。
5、出示图片和相应的文字卡,指导幼儿用字来组词,再用词来造句。
6、根据画面内容,有顺序地把春天的景物描述出来,语言越优美越动听越好。
7、听录音机姐姐的描述。
8、根据录音机姐姐的描述进行表演。
9、让幼儿自由摆弄卡片进行讲述,进一步学习、巩固。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让幼儿绘画春天的景色。欣赏表现春天的`音乐,并让幼儿根据音乐创编舞蹈。
五、生活中渗透
吃饭时注意卫生,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六、环境中渗透
布置春天的环境图,展示春天的各种景物。
七、家庭中渗透
要求家长在家里丰富孩子的词汇,了解春天的景色。
设计意图:《纲要》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照片在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拍照和欣赏照片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件事情。孩子自己的照片直接来源于他的生活经验,是他熟悉的、亲身经历的,适合于幼儿的讲述活动。但是这种讲述对于幼儿来说并不是记忆的简单再现,往往需要孩子将看到的信息重新组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用现在的知识经验去创造性地讲述。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利用照片发展孩子详细地、有条理地、完整地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的能力,启发他们通过敏锐的观察,捕捉静态的视图传递的动态信息并能较好地运用语言描述,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另外,摄影是一种文化艺术活动,在引导幼儿讲述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照片本身所蕴涵的价值,恰当地融入艺术和社会领域的内容,对孩子来说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活动目标:
1.能运用连贯、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的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现内容的多样性,体验与人交流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的照片:示范讲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三张有益于幼儿经验拓展的照片:智慧树剧照、全家福照片、刘翔比赛的照片。
2.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2——3张,课前请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回忆有关照片的内容。
3.为了提高幼儿讲述的兴趣,布置照片展览会,为幼儿创设了想讲、愿意讲的环境氛围,这可以使幼儿在有声有色的讲述过程中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与教育。
4.自制一本相册。
5.实物展示仪。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的要求:“参观的时候,请你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幼儿参观,同伴间互相讲述,教师了解幼儿讲述的大致情况,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老师:“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游时拍的一张照片。放假的"时候,我和我的孩子来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树、绿绿的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最有趣的是山上的石头,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极了!我们爬了好长时间,终于爬到山顶了。我们高兴地说:‘我们爬到山顶了,我们胜利了!’”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讲述的要点以及讲述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里有谁?”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我们看到里什么?说了什么?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类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体验大胆讲述、与人交流的快乐。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老师:“谁愿意去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将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幼儿一:“这是我在奶奶家拍的一张照片。秋天到了,奶奶家里收获了许多花生,我和爸爸帮奶奶晒花生,奶奶要剥花生给我吃,我说:‘奶奶,我帮你剥。’我剥不动就用牙齿去咬,爸爸就用照相机咔嚓一下把我用牙齿咬花生的样子给照下来了。”
幼儿二:“这是我过五岁生日时我妈妈带我到小天使影楼拍的一张照片,我特别喜欢奥特曼,就拉着妈妈跟奥特曼一起拍照片留作纪念,我大声喊‘打败怪兽’妈妈祝我生日快乐!后来,妈妈就去深圳打工了,我很想妈妈……”
孩子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故事内容真实、有趣、完整。
2.讲述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他们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如:春游、运动会、六一团体操表演等,孩子们都能快乐地、用完整、连贯的的语言讲述,而且讲述内容生动、有趣,是孩子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情景。)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少儿频道智慧树节目的剧照。
(2)全家福照片。(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非常开心、快乐、幸福!拍张全家福作为留念……)
(3)刘翔比赛的照片。(刘翔哥哥在参加跨栏比赛,他跑步的速度非常快,像飞一样,获得了世界冠军……)
4.自选照片,再次与同伴与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类整理,制作班级相册,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导幼儿为照片归类、整理。
“每一张照片不仅可以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还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一件事情,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贵,我们应该将它保存好。”请幼儿按照片拍摄的地点归类、整理。
2.制作班级相册,分享活动的快乐。
这些照片装在一起,给它加个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册了,这是我们的班级相册,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里面,我们还要继续讲照片的故事。
(五)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照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讲述。
活动目标:
1、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形象,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乡下,城市的印象。
2、了解城市生活与乡下生活的差异,通过讨论,知道要保护环境。
活动准备:
1、实录:乡下生活,城市生活、背景图:城里,乡下
2、小图卡:面包,奶牛,小麦,田间,汽车,简单的家具,豪华的家具。
3、课件: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
4、场景:宽阔的道路
活动过程:
(一)观看实录,了解乡下,城市的形象,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去两个好玩的地方,我们一起出发吧。
走设计的宽阔马路,观看视频
师:你们刚刚看到什么了?你们平时在生活中有见过吗?这是在哪?
幼:看到了很多人,很多车。。。。。
师:热闹吗?漂亮吗?
幼:漂亮,好玩。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像这样热闹,繁华车多的地方我们叫它城市。乡下介绍也照上方法进行。
(二)欣赏故事《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
师:有两只老鼠他们也去乡下和城里玩了,他们在城里和乡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歌故事吧。
教师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并回答问题。
师:乡下老鼠邀请城里老鼠做客,在乡下,城里老鼠看到了什么?
幼:城里老鼠看到了绿幽幽的稻田,
师:乡下老鼠拿出什么好吃的给城市老鼠吃?城市老鼠喜欢吃吗?
幼:玉米,土豆,城里老鼠不喜欢吃。
师:后来城里老鼠又为什么邀请乡下老鼠,
幼:因为城里老鼠过不习惯乡下生活。
师:城里老鼠家和乡下老鼠家一样吗?城里老鼠又是怎样招待乡下老鼠的?
幼:城里老鼠拿来了奶酪,玉米,鸡腿
师:乡下老鼠喜欢城里生活吗?乡下老鼠在为什么不待在城里?
幼:因为城里生活乡下老鼠不适应。
师: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家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喜欢城里老鼠吗?
小结: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都有自己的优点,弊端,大家应该相互尊重。
(3)讨论城里和乡下的环境,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师:你们是喜欢城里老鼠家还是乡下老鼠家?为什么?
幼:我喜欢城里老鼠家,因为城里很干净,交通方便。
师:可是城里车太多,空气都受到污染,小朋友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好点呢?
幼:多坐公交车,少自己开车。
幼:我喜欢乡下老鼠家,因为乡下老鼠家空气清新。。。
师:可是乡下路不好,交通不方便,科技不发达,那该怎么办?
幼:把路建好。
幼儿 自由讨论,自由回答。
小节:城里科技发达,可是经常交通堵塞,空气受到污染,可是乡下空气好,这一点不好,我们城里人要和乡下人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关心这样才会让我们城里乡下都会进步。
(三) 游戏猜一猜,摆一摆。
师:刚刚我们去了乡下和城里,知道城市和乡下是怎样的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请一部分小朋友扮演城里人,一部分小朋友扮演乡下人,拿着小图卡把小图卡送到对应的地方。
最后放音乐一起跳兔子舞。
《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课后反思:
《城里老鼠和乡村老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语言综合活动 ,它通过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城里老鼠去乡下做客与乡下老鼠去城里做客时所引起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引领孩子们去了解另一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为了有效开展这次活动,课前我不但自己收集许多有关城市和乡村的图片、照片,还让孩子们收集尽可能多的有关城市和乡村的`图片、照片并带来幼儿园,同时还要求孩子们利用双休日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去观察了解城市和乡下的不同,积累一些生活经验。活动的开始,先让大家一起在投影仪上欣赏这些美丽的画面,聆听小朋友的介绍。
然后提问:“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给你什么的感觉呢?”大家对城市和乡村有了比较深的印象。
在活动中 我和小朋友围绕“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喜欢到城市生活呢?还是喜欢到乡下生活?”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孩子们的精彩回答让我赞叹不已,感触很深。我深深喜欢这些聪明又有主见的孩子们。
活动目标:
1.了解茶叶的来源,并初步了解茶叶的演变过程。
2.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茶叶由来的理解。
3.了解喝茶的好处。
活动准备:关于茶叶的图片,《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活动过程:
1.了解茶叶的起源
(1)师:人们是怎么知道茶叶可以用来泡水喝的呢?
(2)老师讲《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引起幼儿对茶叶的兴趣
(3)师:有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神农爷爷是用什么东西解毒?这种树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
2.复述故事,让幼儿了解茶的由来。
小结:神农爷爷在寻找草药的路上,吃了一片树叶,发现她有解毒的功效,后人把这种树叶叫做茶。
3.初步了解茶树的演变过程。
(1)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茶树?茶树长什么样?
引导幼儿从茶树的高矮,颜色来回答,并用完整的.语言来回答.
(2)出示ppt图片,让幼儿观察茶树演变过程经历的三个阶段
(3)师:小朋友们已经见到现在的茶树的样子,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以前的茶树长的是什么样的?
(4)分别介绍三张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过图片后能告诉老师,这棵树有什么特点吗?那这三张图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4.分析茶树变矮的原因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茶树比以前的茶树矮,那有那位小朋友知道茶树为什么变矮了?
小结:以前的茶树长得特别的高,人们想要摘到茶叶就要搬个梯子爬上去,人们觉得这样特别辛苦,聪明的科学家就想了个好办法,把茶树变矮了,所以茶树就由高变矮,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很矮的茶树。
活动延伸
和家长一起收集更多关于茶的小故事,并制作成故事书。
去年的树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的艺术形象,感受鸟和树之间忠诚的`友谊,并懂得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2、根据对作品的理解学习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准备一幅表现树逐渐变为树根、工厂的细木条,火柴、一盏灯光,以及鸟儿悲痛落泪的画2、准备教育挂图《语言·文学活动·去年的树》、学习包《语言·文学活动·去年的树》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充满感情地讲述故事,设置问题让幼儿思考。
"为什么鸟儿和树会是好朋友?""寒冷的冬天来了,鸟儿离开树时,答应了树什么要求?""春天,小鸟回来时,发现树已经发生了什么变化?"2、复述故事:
提出问题:故事表现了小鸟对树什么样的友情?(学习词汇:忠诚)人类与树能不能成为好朋友?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说小鸟寻找树的心境和自我听完故事的心境,启发幼儿懂得任意砍伐森林是连小鸟也不一样意的事,懂得人人都要保护大自然。
3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根据自我对故事主题思想的理解,续编故事。
活动目标:
1.体会故事中小熊尊敬老人的情感,萌发关爱老人的愿望。
2.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形容词:五颜六色、芳香扑鼻。
3.能恰当地运用形容词描述物品或食品。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故事图片《小熊送礼物》;故事音频《小熊送礼物》;重阳糕和菊花酒的图片;五颜六色的食物、花、服装等图片。
2.材料准备:能散发香味的物品(香薰、香水、有香气的花:如桂花等)。
活动过程:
一、讨论节日话题,引起幼儿兴趣。
——重阳节是谁的"节日?
——在这一天可以做些什么事?
二、讲述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结合故事图片播放音频,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妈妈准备了什么礼物让小熊送给奶奶呢?
——在路上小熊遇到了谁?
——小熊到奶奶家为什么只剩一块糕了?
2.师幼共同小结:我们要关爱老人、尊敬老人,不仅仅要关爱自己的爷爷奶奶,也包括周围所有的老人。
三、播放故事视频,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四、播放礼物图片,引导幼儿理解词汇意思。
——这故事中的礼物“重阳糕和菊花酒”的图片,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词汇描述它们?
五、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五颜六色”的意思,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五颜六色”的。
六、教师出示能散发香味的物品(香薰、香水、有香气的花:如 桂花等)让幼儿闻闻看,帮助幼儿理解“芳香扑鼻”的意思,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芳香扑鼻”的。
七、组织幼儿情境表演,给爷爷奶奶送礼物。
1.教师提出表演要求。
——重阳节到了,我们都要送给家中的老人“五颜六色”和“芳香扑鼻”的礼物,你们准备选择什么礼物?要怎么送给爷爷奶奶呢?
2.请幼儿自由合作,自由表现。
3.请个别小组的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
设计思路:
健康的身体来自适当的运动。这是孩子从小就应建立的一个观念,同时孩子也需要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读本《国王生病了》通过有趣的图画故事,说明人需要运动,需要确确实实的运动。主题虽然严肃,但故事幽默风趣,令人轻松愉快。结合读本特点和幼儿的阅读经验,我们从四个层面着手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一 看图猜测
目标:
1.关注细节,结合推理、猜想初步读懂图画书,提高对图画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2.知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准备:课件,图片(运动计划表)。
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生过病吗?生病时爸爸妈妈会带你们干什么?
2.医生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
3.人为什么会生病?
师小结:人不运动容易生病。
二、利用课件引导幼儿逐页观察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书上说了一个人生病的故事。
2.(出示大书封面)是谁生病了?旁边的人在干什么?
3.逐页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床上躺着谁?坐在旁边的是谁?她有什么感受?她会怎么办呢?
(2)他们把谁喊来了?你怎么知道他是医生?他手上拿着什么?“处方”上有什么内容?
[教师出示放大的“处方”(图片),幼儿按顺序讲述。]
师:医生为什么开这个处方?猜猜看,国王生病的原因是什么?
(3)画面上有谁?轿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4)星期一王子带国王去干什么?你看到国王与王子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爬到山顶看到了什么?国王怎么说?
(5)这是星期几?谁陪国王干什么去了?国王怎么说?
(6)你们觉得国王的病好了吗?为什么?其他的人都怎样了?国王因为不运动生病了,但其他人运动了怎么还生病呢?
(7)国王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是怎样运动的.?医生听了国王说的话会怎么说?星期一到星期曰其他人干了什么?他们怎样了?
(8)后来国王怎么样了?国王的轿子呢?国王在做什么?
(9)国王的病好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三、师幼一起完整地看大书,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二 自主阅读
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尝试有序地排列图片,并口头描述图片内容。
2.学习独立、有序地阅读图书,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准备:大图表(一周运动计划表)课件,人手一本小书,操作材料。
过程:
一、经验回忆
(教师展示书的封面)国王为什么会生病?医生开了什么处方?开始国王是怎么做的?他的病好了吗?后来国王的身体变得怎样了?为什么?
二、师幼共同完整阅读大书
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有关时间、人名、运动项目等关键词语。
三、幼儿操作讲述
1.出示大的图表,即一周运动计划表,引导幼儿观察。
2.介绍操作材料及操作要求。
操作材料:有关时间、人名、运动项目等内容的字卡或图加文的卡片[其中代表时间的汉字为黑色,代表人名的字(或图加文)为绿色,代表运动项目的字(或图加文)为黄色]。
操作要求:两位幼儿共同合作摆放图卡,并相互按序讲述。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进行个别指导。
4.个别幼儿在集体中讲述。
四、幼儿自主阅读
活动三 我们的运动计划表
目标:
1.了解不同形式的计划表,尝试用图加文的形式制作运动计划表,拓展阅读经验。
2.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计划表的乐趣。
准备:
汉字卡片“星期一”至“星期日”,写有“星期一”至“星期五”中某一天的汉字纸条人手一张,写有幼儿经常进行的运动项目的字卡若干,水彩笔,读本人手一本,每组汇总用的大纸板。
过程:
一、经验回忆
医生给国王开出了一张什么处方?(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按顺序出示“星期一”至“星期日”的字卡,并和幼儿一起阅读。)
二、了解几种形式计划表的制作方法
师幼一起阅读图画书,比较第3页的运动计划表与第18~19页的画面的异同。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相应汉字下面配上简单的图画。例如星期一的下面是一座山,星期二的下面是一匹马,等等,了解计划表的几种制作方法(纯文字的或图文结合的)。
三、尝试制订每天的晨练计划
1.我们每天在幼儿园也要锻炼身体,我们也来制订一张活动计划表好吗?
2.平时我们都进行哪些锻炼呢?(跳绳、拍球、跑步、投沙包、打羽毛球、骑小车、攀爬、跳远等。)
3.(出示表示时间的纸条和表示运动项目的字卡)如果用字来制订活动计划表,你们觉得困难吗?有没有其他办法?(引导幼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制订活动计划表。)
4.我们需要制订五天的活动。每五人一组,每人制订一天的内容。(幼儿在组内分工合作,每人想出一天的活动项目,用文字或图加文的方式表现出来,最后按时间顺序把纸条贴在大纸板上,组成一张完整的运动计划表。)
5.幼儿依次讲述、表演本组制订的运动计划表。
四、小结评比
评选出一组最佳方案作为本班本周的活动计划,带领幼儿读一读、做一做这些运动项目。
延伸活动:每周五制订并评选出下周的运动计划,并按计划锻炼。
活动四 故事表演
目标:
1.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角色等,运用合适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表演。
2.学会与同伴讨论分配角色,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准备:人手一本小书.大型“运动计划表”一张,日历牌,角色牌,轿子替代品(竹竿六根)。
过程:
一、阅读小书,讲述故事请你们一边看书一边讲讲故事,看谁讲得有感情。
二、进一步理解、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1.故事中有谁?国王怎么了?大臣们怎么做?医生看了国王后是怎么说的?
2.(出示大“运动计划表”)第二天国王一大早起来说了什么?谁来学一学?
3.(出示大日历牌)引导幼儿重点练习故事中星期一到星期日的人物对话、动作等。
(1)星期×,谁带国王去××?他们怎么××的?国王说了什么?
(2)星期日到了,他们可以怎样了?过了一个月发生了什么事?
(3)这时国王问了医生什么?医生听了怎么说?
(4)后来国王是怎么锻炼身体的?病好了吗?
三、幼儿分组自主商量、分配角色,表演故事
1.出示角色牌,介绍分配角色的要求。现在我们八个人一组来表演这个故事。每组自己商量分配角色,比一比哪组会商量、合作,表演得更有趣。
2.幼儿分成两组,讨论、协商、表演。
四、幼儿集中,分组轮流表演
延伸活动:
在表演区投放相应的道具,供幼儿自主表演。
附国王生病了
国王生病了。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做,当然也不管国家大事了。大臣们急忙请医生来替国王看病。医生看了说:“国王运动太少了,所以觉得不舒服.多多运动,就会好了。”医生写了一张运动计划表给国王。星期一:爬山;星期二:骑马;星期三:游泳:星期四:打棒球;星期五:慢跑;星期六:做体操;星期日:休息。第二天。国王一大早就起床了。“快准备轿子,我要去运动了。”为了国王的健康.皇后还命令王子和大臣们轮流陪国王做运动。星期一,大王子带国王去爬山;到了山顶上,国王说:“山上的风景真美丽,我们下山去,再爬一遍吧!”星期二,二王子带国王去骑马。“马儿跑的样子真好看.再多跑一会吧!”国王说。星期三,三王子带国王去游泳。“游泳好像很舒服,游到天黑再回家吧!”国王说。星期四,大臣们一起陪国王打棒球。“嗯!这个游戏看起来挺有趣的,再玩一遍,再玩一遍。”国王说。星期五,大臣们陪国王慢跑.他们跑了一圈又一圈。星期六,皇后亲自带国王做体操。他们做了一遍叉一遍。星期日,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天了!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不但国王的身体没有好转,就连皇宫里的其他人也都病倒了。
国王问医生:“怎么会这样呢?我天天都去运动啊!”医生听了哈哈大笑:“不对,国王总是坐在轿子里,身体根本没有真的运动嘛!其他的人运动太多。累坏了!”后来国王把轿子留在皇宫里。
和大家一起爬山、骑马、游泳……当然他每天傍晚还和皇后一起去散步。过了不久,国王的身体真的变好了。每天都能精力充沛地处理国家大事了!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仔细解读画面,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2.乐意帮助寻找“袜子”,感受男孩的心理变化。
3.体会对朋友依恋的感情,并能正确认识和面对分别。
活动准备:
ppt课件、游戏操作图片6套。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我们再过几个月就要毕业了,可能有的孩子分开永远也见不到了,你们的心里是什么感受呢?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关于分别的绘本,是一只小兔子和男孩的故事,这只兔子有个奇怪的名字竟然叫袜子,为什么呢?猜猜看?
二、共赏绘本,大胆交流。
1.讨论要不要扔掉“袜子”。
男孩说要把袜子扔了,你们觉得要不要扔呢?
2.男孩想办法扔掉“袜子”。
男孩说我决定在今天带袜子散步的时候顺便扔了它,因为它不是男孩想象中的样子,那男孩想象中的袜子是什么样的`?
树越来越多,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森林的深处,我确定袜子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猜猜男孩会对袜子说些什么呢?
无论男孩怎么说袜子总是瞪着它那小小的眼睛看着他,男孩做了什么?
男孩从身上拉了一根毛线,猜猜他想用毛线干什么?
3.扔掉“袜子”后,男孩怎么了?
可是他跑着跑着满脑子都是袜子,现在怎么又想袜子了呢?
4.“袜子”发生了什么情况呢?(“袜子”不见了)
三、推理游戏:寻找“袜子”
树林里的“袜子”在哪儿。
1.幼儿分成六组。
2.根据提供的线索,找到袜子,并把笑脸贴纸贴在袜子所在的草地。
3.交流推理过程。
四、继续阅读,渲染感情。
幼儿一起回忆故事内容,观察图片找到“袜子”。
小男孩终于找到了“袜子”,抱起“袜子”
提问:男孩会对袜子说些什么?袜子又会对袜子说些什么?
男孩把“袜子”一下子背起来,“袜子”好像聪明了好多,抱紧男孩的头,于是男孩就跑起来,“袜子”的耳朵像两只“袜子”迎风飘起来,帅极了,于是男孩大声说,“袜子”请你永远别离开我!
五、完整欣赏,体会意境。
六、自由讲述,表达情感。
孩子们,你们在幼儿园一起生活了三年,可能以前有过争吵,有过不愉快,现在当你和你的朋友就要分别的时候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是的,不管我们分别后会有多遥远,可是我们的心会永远在一起的。
教材分析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随着大班幼儿求知欲的增长,也开始认识了常见的、简单的汉字,如:大、小、日、月、水等,并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活动从汉字的起源、象形文字等抽象又具体的问题入手,通过民间小故事《仓颉造字》,使幼儿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民间故事的内容,了解汉字的由来与作用,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
2.能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3.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汉字,愿意参与前识字活动,对汉字感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录音《仓颉造字》,象形字挂图一张,幼儿常见汉字人手一本带汉字的图画书。
经验准备:寻找自己认识的汉字。
活动过程:
一、观看常见的汉字和象形字,进行猜认,对汉字的起源产生兴趣。
1.出示常见的汉字,请幼儿读一读。
2.出示象形字,请幼儿看一看像什么,猜一猜是什么宇。
二、欣赏故事《仓颉造字》,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汉字的由来与作用。 师:古代人们是用什么记录事情的?这样记录好吗?
仓颉是怎样造字的?他是怎样想到用图画符号表示事物的?汉字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小结:汉字是由符号慢慢演变而来的,变成文字之后人们的.交流方便了很多。
三、欣赏挂图,探索、认读象形文字和现代文字。
1.引导幼儿观察仓颉创造的火、口、山等图画部分和象形字,提问:你是怎么认出这些汉字来的?
2.介绍汉字来历: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 它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创造、演变过来的。
四、寻找认识的汉字,引导幼儿参与前识字活动,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关注。
1.请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汉字,教师书写;认读过程中,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2.尝试看图书识字,尝试前识字活动,鼓励同伴间互相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