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篇日记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日记的格式怎么写
其实日记的形式是比较自由的,它不用审题,表达方式不论。有的内容比较集中,也可以有标题。总之,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可以写进自己的日记。
但是还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格式正确。一般在第一行写清楚×年×月×日,如果是连续记日记,在进入新的一年时,要写清楚是×年,之后便可以只写×月×日,然后写星期×,天气情况。写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格。正文要写当天内最有意义的事或某种深刻的感受,并且是自己见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
第二注意搜集材料,日记的材料从哪里来?从日常生活中来。同学们每天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家中度过,所以家庭中的生活和见闻是我们写日记的重要内容。可以写你看到的妈妈或爸爸的举动;眼神;说话时脸上的表情、语气;身体的状态;手的动作等等。也可写你在学校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可长可短,刚写时有时可能不知所言,但只要每天写点、每天观察,慢慢就能把你的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活起来了。
在写日记还要对材料作合理的安排,如果具体地描写几件事或一件事,就应该分段写,做到层次清楚,段落分明,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写日记的意义
先是培养毅力。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强调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同样,一个人坚持几天写日记并不难,难的是一生坚持写日记。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但如果能坚持下来,对你的毅力和品格都是一种极大的锻炼。鲁迅先生每天坚持写日记,病逝后他的妻子许广平整理出版了他的日记,是研究鲁迅先生的重要史料。鲁迅先生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豪,与他通过写日记等方式来培养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分不开的。
然后是锻炼文笔。文字表达能力是人一生中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写日记无疑是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写一篇日记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日记形式不拘,不用去想文章的.做法,显得自由灵活。日记可长可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高兴了有时间了就多写两句,情绪低落不高兴了时间紧了就少写两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时间一长形成了习惯,你会觉得每天不写几句就手里发痒,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自然也就会随之得到提高。
最后是记载“历史”。这里所说的“历史”主要是指你个人的成长历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永远记住自己经历过的所有事情。养成天天写日记习惯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翻翻以前的日记,很多被淡忘的一切又都会浮现在眼前。日记是我们最忠实的成长纪录,那里有我们自己认为该记住的发生在个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我们的思想、情感不断走向丰富和成熟的历程,有欢笑,有泪水,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无数人的日记汇聚起来就是一部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人类的历史。这些天在看张国立、蒋雯丽主演的电视连续剧《金婚》,内容其实就是两口子五十年的生活日记,也属于这半个世纪所有的中国人。
写日记好处多多,都赶紧拿起笔来吧,如果能养成天天写日记的好习惯,那么将会终生受益。
拓展:必须学会的日记实用技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中日记作为练笔,它能培养学生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信息的能力,其表达的自由度和训练的长期性,是其它练笔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它是常用的一种写作能力训练手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观察生活,丰富表象。
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刚刚开始写日记时,他们总感到无从下笔。这时,教师要指导他们如何观察生活,从身边的生活中找素材,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找灵感,让学生有话可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带着孩子们置身于生活这个大课堂中,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丰富表象,获得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写作材料。孩子的天性正好是爱玩、爱幻想,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他们就是通过游戏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因此,孩子们玩的各种游戏,做的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漫无边际的想象及童稚的语言都是日记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
二、调动情感,激发兴趣。
让学生有话想说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教师要以崇高的师爱来影响每一个学生,激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产生想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冲动。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写自己想写的,乐意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敢于自由表达。对于学生的日记,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只要其中有一点可取之处,老师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尽量给以肯定性的评价,培养自信心,激发写作兴趣。在集体教育中,用激励机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蕴藏在学生个体中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话想说。
三、多读。积累材料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告诉我们要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而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语感就自然形成了。《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中也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作文是属于习作阶段,因而要让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成为学生阅读、借鉴的对象。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积累材料上下功夫,背诵课文中的精辟词句,精彩段落;多读课外书籍,摘录其中自己所喜欢的美词佳句,使之充实到自己的语言材料库中,在模仿语言的实践中逐步学会运用,学会创新。
四、自由表达。
写自己想说的话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为了达到自我表达和交际性的目的,必须写自己想说的话。每个人所体验到的生活的不同,兴趣、爱好、个性思维品质等千差万别,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应该呈多样化。教师要坚决杜绝人云亦云的现象,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从新入手,体现出语言的新鲜、题材的新颖、想象的新奇,写出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来,让自己的个性在文中尽情张扬。
1.自主拟题虽说日记不一定非得有一个标题,但一个有新意的标题却能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一个传神的标题能激发读者无穷的遐想。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读者透过这双眼睛可以看到窗外美妙的风光。因此,笔者让学生自主拟题,提倡用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为标题。如《虚惊一场》、《我可怜的手指》、《真的有哪么好吗?》、《爸爸,这样可不好》这些标题虽小却传神,透过这些标题,人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它像阳光照耀下的小水滴,反射出了生活中的一个个活生生的镜头,那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童年梦,至今想起来还让我们为之痴迷。
2.语言,体现儿童的情趣日记中要体现儿童的天性,使用儿童自己的语言,体现出儿童的情趣。如《黑板上的名字》:你瞧!黑板上的名字堆积如山,李亮在最下边,支撑着一大堆人;曹禹在中间,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我呢,坐在最上面,舒服着呢。寥寥数语就把上课前违纪的情况勾画出来了,尽显儿童的狡黠和天真。
3.内容,反映儿童的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老师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里取材,写自己眼中看到的真实的世界,我手里写的就是我眼里看到的,是我心里想的。内容要能反映儿童的生活,使他们的世界浓缩于日记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中,使他们的现实与梦想能在日记中得到充分的表露,使他们的感情在日记中得到充分的渲泄,使日记成为他们心灵的一隅,成为与老师、同学交流最直接的方式。
五、评价。
提倡主体参与《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评价、修改日记的能力,必须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日记,认真阅读后进行评价,再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在学生们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再集中讨论,引导他们去发现谁的日记中有与众不同的方面,无论是日记的内容,还是表达形式,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变换角度看问题,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和求异性。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敢在日记中说真话、实话。只有这样,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才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