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人类的工作:“人类在工作中得到乐趣,乐趣来自于工作的结果以及工作时人类世界观的体现。”人类是时代的创造者,人类的情与思带动着社会发展,而人工智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人工智能高效、便捷的特点倍受青睐,但即使是这样,人工智能与人类仍隔着一颗心的距离。
那一颗心的距离指的便是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那不可逾越的世界观与同情心。
2017年的围棋峰会,棋坛圣手柯洁与AlphaGo的对战可谓是沸沸扬扬,AlphaGo最终取得全胜的结果,让人工智能就此轰轰烈烈地闯入人们的视线,在这个被科技包揽的21世纪,其实人工智能也不再像昔日那样遥不可及:Apple的Siri智能服务,淘宝“猜你喜欢”项目,以及安全监控摄像头等等都是人工智能的载体,它们不单单融入了医疗军事等领域,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说,人工智能实实在在地优化了我们的生活,它们与人类一起共建着一个和谐无忧的时代。但是,人工智能毕竟只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系统,他们不能创造思想,亦不能代替人性之善,只是千篇一律运作的世界,又谈何价值,谈何发展呢?
世界的发展需要新的思想而并非简单的逻辑运算。
害怕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是因为害怕人类就此失去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对人性之善的坚持。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像孔子、孟子、庄子那样的教育家相继而出,他们虽秉持着稍有出入的理念,但事实上,无论哪种理念都是在传授人们思想以及对世界的认识。他们授人以“学而不思”与“思而不学”的差异,亦授人以何为善恶、何为仁德。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也是世界发展的必须品。这些乃至今日都被人尊重和研读的世界观,是中华名族延续的结晶,是不可被创造的灵魂产物。人工智能可以仿制已有的世界观,但做不到加以创造。
世界的发展也需要对人性之善的坚守。
人
工智能可以变得炽热,而人心不可变得冰冷。近期发生的医疗纠纷,又再次将“献血”、“器官捐献”等社会话题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纪录片《人间世》中曾有这样一个事例让我刻骨铭心:2015年10月25日,因脑肿瘤,患者焦俞从成都紧急转往上海华山医院。11月2日晚,病情恶化,被确诊为脑死亡,这是一个年仅25岁的生命,应当是最繁盛的年华,却遭遇如此不幸,父母在手术室外几近失声,但还是伴着悲痛,签下了器官捐献书,将焦俞体内所有无病器官全部捐出。这是没办法外物来衡量的大爱,除了焦俞外,仍有很多像这样被无情夺取生命的人,以器官捐献的方式向世界传递善意,他们用生命延续生命的奇迹,用鲜活的热血让世界不断流淌。若没了这些向善之情,只有科技横行的世界,又将如何延续呢?也许那些炙热,就将永远封存于严寒之中,发展骤然而止。
科技之父乔布斯先生曾说:“我愿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的确,当代社会,我们不可以否认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积极影响,但人类是从自我实践中收获真理与价值观,也正是这收获的情与思,引领世界的不断发展。
人工智能可以高效的模仿人类从事的事物,却不可复制人类的思想。人工智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因人类渴望在有“善”的世界中变得更高效而创造出的新科技。
人类用心中长存的良知与思想来堆砌对时代发展的渴望,他们高瞻于科技前沿,走在金色的科技之上,但人类与科技需相伴亦需相离,在使用人工智能之时,也应时刻保持着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性之善的坚持。19世纪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认为“当代青年,应该用新的思想,准备更替旧的思想。这也是人类进步和人类进程的条件。”所以作为青年人的我们,更应懂得衡量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那一颗心的距离。让人心不竭地跳动,让人类一起在时代的长河中准寻科技与情思并存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