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自我暴露。
随着我们跟他人的交往逐步增多,信任感和亲密感程度提高,交往双方就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
心理学家奥特曼指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中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和亲密起来的。
然而我们发现,要从“点头之交”变为推心置腹的好友,这个过程是艰难的。无论关系是浪漫的还是柏拉图式的,似乎总有无数个理由去解释为何人与人之间建立和维持关系会如此困难重重。
然而,很多时候关系的瓦解并不总是因为某一方犯了什么大错,而是因为两个人渐渐的疏远了。社交关系好像很难维持,尤其当关系没有坚实的日常基础(如工作、婚姻或其他活动)则显得更为艰难。
有关自我暴露的重要及深刻研究不仅数量庞大,且范围广泛。从着眼于人们何时会自我暴露、自我暴露的原因到自我暴露是否有效,数不尽数。
自我暴露可激发心灵上的碰撞,表达内心最真挚、最深处的希望与恐惧。但自我暴露也可以指我们分享对于音乐、食物、书籍方面的偏好。两种自我暴露在关系建立和加强的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02
自我暴露的四个层次
很多人根据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来判断人与人之间关系“铁不铁”、“亲不亲”。自我暴露的增加并不是只停留在数量上,而是跟哲学上所说的量变引起质变。
因而,研究人员将自我暴露分为四个层次。人际交往由低水平的信任和自我暴露开始,随着双方的程度越深,感情越好越亲密,自我暴露的层次也就越高。这就是自我暴露的“贴近效应”。
自我暴露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关于情趣喜好方面,如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等。
第二层次:是关于态度方面,如对政府的看法,对某人、某机构的态度或看法等等。
第三层次:是关于自我意识和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社会关系情况,自己的情绪,与家人、朋友的关系等等。
第四层次:是关于隐私方面,比如自己的不为人知的秘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一些态度、想法和行为等等
不同的场合揭示了自我暴露的不同模式。热恋期的双方通常会在关系伊始时进行大量的自我暴露,而相对的,随着关系逐渐稳定和发展,长期关系中的双方往往会有意识地降低自我暴露的程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暴露都是好的。早期研究表明,过早过多的自我暴露会使人感到反感。一个你上一秒才刚认识,下一秒就开始对你大吐心声的人,会让你想立马遁地逃跑。
03
自我暴露的有效性
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自我暴露,是因为它深刻影响着人们如何看待我们,以及我们如何看待他人。
我们总是希望别人能够喜欢我们,所以我们会将自己的“小秘密”告诉他们。但这个方法是否真的奏效,还是说这只是肥皂剧和电影里头剧情发展需要而已?
回顾之前的研究,Collins and Miller (1994) 的研究发现自我暴露偏好主要有三种:
1. 相比守口如瓶,人们更喜欢那些会暴露自己私密的人;
2. 人们下意识对自己喜爱的人会暴露更多(这是个不能再明显的结论);
3. 人们下意识更喜欢那些他们曾对其暴露过小秘密的人(这倒没那么明显);
04
对他人的暴露,我们如何反应?
关系会通过双方的自我暴露而不断加强、变深,这似乎看起来是件好事。但当别人对你袒露内心真实的想法时,如果反应不当,则可能会破坏两人的关系
再次强调,在任何关系中,不要过早自我暴露太多(以免吓跑对方)。
更重要的是,自我暴露并不只是将你内心最黑暗的秘密“pia”地就全甩对方脸上,而是学会如何在一段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念头。
心理学研究中的自我暴露过程模型向我们展示了人们在不同关系中如何回应不同的自我暴露——如何回应他人的自我暴露是极其重要的。人们在倾诉的时候总是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而不是仅仅是听。倾听者的肢体语言、专注程度、神态神情以及回应的时机都能表现出对倾诉者自我暴露的理解,而直接影响了一段关系是得以开花结果,还是疏远凋零。
05
网络上的自我暴露
近期的若干研究将关注聚焦于网络约会的人们如何自我暴露。他们发现,网络渠道的聊天要比现实面对面聊天容易一些,因为面对面聊天时,除了语言,还有大量信息通过非言语方式进行交流。
在网络上要“塑造”一种身份则相对简单。名字可以随意改,照片可以随意美化,因此印象管理也就更为容易(因为网络有更多机会可以撒谎而不必担心被拆穿)。
经过调查数据统计,在网络约会中,喜欢使用大量积极的自我暴露、说话更直率,不拐弯抹角的人的成功率更高。所以,即使是隔着个电子屏幕,我们在网上与人沟通时保持真诚,清晰,总是会有好处的。
06
自我暴露的艺术
总之,在人际交往中,双方进行自我暴露对建立和维持关系尤其重要,这个说法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可是尽管自我暴露的原则看起来很简单,可真正要实践操作的时候却显得困难重重。
所以说自我暴露是一门艺术。当别人和你袒露心扉的时候,我们需要语言和非语言上的技巧去进行回应,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放下手中的手机,眼睛保持关注不要东张西望;如上半身微微向前倾等)。
网络这个渠道实在很方便我们对有关自己的事情撒撒谎,但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真诚和喜欢,自我暴露的真诚原则在网络和现实并没什么两样。
参考文献:
Reference:
1. Collins, N., & Miller, L. (1994). Self-disclosure and lik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3), 457-75.
2. Gibbs, J., Ellison, N., & Heino, R. (2006). Self-Presentation in on_line Personals: The Role of Anticipated Future Interaction, Self-Disclosure, and Perceived Success in Internet Dat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3(2), 152.
3. Greene, K., Derlega, V., & Mathews, A. (2006). Self-disclosure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A. L. Vangelisti, D. Perlman (Eds.). Cambridge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Psyblog :Getting Closer: The Art of Self-Disclosure
注:本文由伊理雅通郑子玲翻译并改写,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
作者简介:
陈红霞
已帮助过
4人
入驻年限
6.5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