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胶囊》是一本由btr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432图书,本书定价:锁线平装,页数:202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胶囊》读后感(一):实验性作品,用户体验有待优化
这本书是作者友好型,不是读者友好型。作者写得一定很开心,读者看得很难受。
没有明确主题的小说,松散凌乱,很难让我产生慢慢品读的欲望。也或许是因为我读得太急躁,也许是因为对这本书没有信心。把它当作零食,一天一点点,随手拿起看看,应该会是比较好的节奏。
我觉得这本小说不够精致、高贵,内容没什么营养,文字也很随意。作者仿佛是在回应:“未来博物馆英国不再关乎宏大的历史、国王与英雄的史诗,或国族身份的建构;它们应该聚焦于普通人的生活和物件,就像现代小说一样。”
字里行间透露着自以为见识广博的高傲,一直在抖聪明,卖弄见识(不一定是学识,有文学、艺术、新颖名词)。
“比十四行诗长得多,就当它是五十六行诗吧。”
“A Void 一个 防空洞 A Maze 一个 迷宫 Mount 攀登 Tain 锡纸 ”
我写东西的时候也有这种拙劣的感觉,可能是文字功力担不起表达的吧。
对现代人心理的刻画倒是真实得毫不留情:“好像害怕会没有回应,又好像害怕会有回应,她迅速放下手机,关掉台灯,投入梦境之中。”
作者在表现形式上有些刻意创新,图文并貌、把书作为“纸上展览”。文章设计得像套娃,你正在读着读文章讲的是你正在读的文章,文中的主人公就是作者自己。有一种错乱感。
如果我是一个在上海土生土长的人,对其中某些内容可能会更有共鸣,比如上海地名、上海人的生活日常。
《上海胶囊》读后感(二):将所有美好都封存在时光中
如果你在2022年的春节看过这样一部电影《爱情神话》,也许你会更加理解这本小说。整本书好似是一个艺术展一般,展览着19篇小说,看起来杂乱无章,其实就如同这个展会的名字,一个个故事的发生就像是时间胶囊里面储存的片段,胶囊内的时光发生在上海也储存在上海。所有的故事背景都是上海,那么有过上海的生活经历总是可以让你对这些故事有更亲近的感觉,并且更容易理解其中的趣味。
书中一个故事有描写到一个故事,关于一个画家-施策,他办了一个画展,在画展的中央有一副嵌套画,画中的场景已入这个展会一般,观看这个画展的你也会成为这个画的一部分,画作因为观展人的变动不断发生着变化。就好似我们的人生,因为生命中的每一个过客,逐渐在我们自身沾染上他人的痕迹,最终和最初那个我们完全不同。虽然“小说里的真实不同于现实里的真实”,我们依旧可以在小说中窥见真实的身影,那一篇篇小说就像是潜藏在生命中的碎片,逐帧拼合却也构不成完整的人生。
btr在这次展览中描绘了太多的过往,有虚幻,有科幻,也有人世间微小的情感,每一个故事在在被定稿前都可以有无数个版本,只是你最终之会看到这一个版本。就像我们的明天,“明天会是新的一天。但也有可能更糟。”明天的版本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在这本书中,你可以选择从任何地方开始,就像喧选择你的生活从何处开始,虽然结束的地方早已划定好界限,但是这个过程怎样,你可以选择用不同的色彩去描绘。
书中有一个故事,是体验盲人生活,体验者被蒙住双眼,跟随声音的指引游走于上海的各个地方,同时向展厅里的听众描绘自己听到的声音和感受到的景象。虽然明明知道周围有人守护着自己的安全,体验者一开始也难以放松,随着游览的渐入佳境,他们开始发现平时没有注意的世界。仅仅由声音构成的世界总是大有不同,每一种声音都在被具象成最相近的事物,色彩的消失却让世界更加立体。眼前看过的一闪而逝的事物,也许不会留下什么印象,但是随着声音的立象具体,我们总会发现平生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细节。
“结局总是在结局真的到来之前已经到来。”虽然结束总是会到来的猝不及防,但是这也正是其美妙的地方,我们无法预知结局,就可以用无数可能去书写结局,这样的空白空间,可以承载无数的想象与梦想的美好。每一次的选择就像枝桠,让我们的人生不断分叉、生长,最终这棵人生大树就会变成我们无法想象的茂盛参天。哪怕其中参杂着一些不完美的伤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让它花香四溢、硕果累累。
本书是展览和小说的大胆结合,这位作者可以说是走在文化创新的前沿。不过是创新就要冒风险,有的读者会接受,也会有接受不了的读者。就艺术展览而言,本就是是这个道理,何况作者btr把展览搬到了纸上。
我查了些资料,发现作者btr出版的另一本书《意思意思》(2017)与他当年办一场个展同名——《意思意思》(新空间,2017)。所以看出,btr不是第一次使展览与文字连接了。并且在《意思意思》之后,他还办了更多的个展,《21.4平方米的朝圣之旅》(衡山和集,2019)。参与群展《公|园》(多伦现代美术馆,2020)、《彼/此》(X-Space,2021)等。Btr还曾担任大声展文学单元(北京,2012)及朱浩摄影展《就像电影一样》(10 Corso Como,2016)策展人。所以这本书对btr来说,并不是跨界。是他自己在两个领域融合,形成的是他个人的一场艺术实验。
也得说,我十分喜欢看展览,对画、雕塑、装置……都有观察,当然也有看起来令我迷惑的。而把这些东西融入小说,可能就更迷惑了。《上海胶囊》就是会让读者迷惑的大型复杂艺术装置,如果对艺术装置本身就有兴趣倒还好,试图从btr的故事里找出逻辑也是种乐趣,不过嘛,对于艺术如果一味寻求逻辑会误入死胡同。我们以看展览的心态和方式来看此书。即便走马观花也无所谓,我们看展时不就是这样吗,即便是去卢浮宫,也不可能欣赏每一件作品。捡自己感兴趣的先看,看完了还有余力就在看看别的。如此阅读本书,也就不头疼了。
就文字来说,btr还是位译者,主要译有保罗·奥斯特《冬日笔记》、萨奇《残酷极简思维》、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等。这么看,作者的文字功力是可以的。书中呈现的东西,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看似有所凌乱的地方,也是作者故意为之。
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我是在看了几个部分后,才逐渐可以想象自己进入了一个大型的展览。这场展览没有特定的类型,也没有特定的舞台。可能出现在陆家嘴,也可能在尖沙咀。艺术的形式可能是一幅油画,也可能是一个故事。我们游走于展览品之间,自己亦是整个展览的一份子。
btr也算尽其所有在办这场展览,几乎各种在现实的艺术展上能看到的作品类型,他这里都有。
当然,也是我所了解的形式有限吧。如果这书以后还会再版,倒是希望能把新的展览内容增加进去,随着时间让展览越来越大,展品越来越丰富。使这本实验小说达到持续的效果。
我就写到这里吧,展览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