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高山上看到的山下人,皆如蝼蚁,何必去争谁高谁低。胡适先生说,我是山下人,就在山下看人,怎能不计较。
两人生活的年代相差很大,观点也是如此。社会在变,我们都是社会上的小人物。所谓“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我们想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要不停地和别人“计较”,否则残酷的现实连一条内裤都不给你剩下。
庄子写的《逍遥游》完全体现了他的“高人”个性,想他早已去追求那“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了。仿佛站在高高的山上,四周是缥缈的云雾,山下的村落亦看不清是什么样子,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他不会去关注其他人怎么样,更不会去“为生民立命,”一句“无为而治”清楚地说明了庄子的观点。人能活得这么出世不愧是圣人,不关心万事,只为追求那天地间的正气,我们扪心自问,能有几人做到。
有些人仗着自己有一技之长,便用“高人”的眼光看人,这样看到的人就会不真切,本能地觉得别人不如自己。这样的心态很危险。庄子到了今天也就是一个落伍的人,光是无为而治的观点就让他成为一个不合群的人,注定会孤独。以庄子的道德程度都难免会这样,何况是其他人呢?放低心态,才能看到芸芸众生中的百态,才能提高自己的才能,才能真正成为“圣人”。
和庄子提出截然不同理论的胡适先生是近代人,时代在变,圣人们的观点也不同。现在的社会不同于耕种社会,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想撇开他人的确很有难度。所以,学庄子肯定不行,与其装“高人”不如融入这个社会。乔布斯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告诉我们,即使在社会的淤泥中摸爬滚打一样能成功。而蔡康永的“出世”却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因为“出世”一说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格调。心态太高的人看这世界会变的不真实。还是放低心态好。
当我们身处社会,放低心态,计较起得失的时候,我们看人的迷雾便会消散,得到的是一个最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