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鬼蜮》读后感摘抄

  《鬼蜮》是一本由[英] 伊恩·米勒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鬼蜮》读后感(一):走进伊恩·米勒的幻想世界

  在空闲时间,我喜欢在各类展馆中闲逛,比如时装展,漫画展,丝绸展,因为我深知自己的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而最近看的这本《鬼蜮》就像一场盛大的漫画展览,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画家,艺术家,视觉概念设计师伊恩·米勒。而这本书收录了米勒的300多幅画作,几乎覆盖了作者50余年绘画创作生涯的全部作品。从爱伦·坡的诡怪传说到托尔金的奇幻世界,从克苏鲁的疯狂宇宙到蒸汽朋克的机械物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被震撼到了。

  最开始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名字——鬼蜮。我查了一下关于这个词的解释——鬼,死者灵魂所化之无定型物,以侵扰活人为乐;域,一种潜伏于水下,专门害人的怪物。后来,专门用来泛指所有让人类害怕的鬼怪之物。虽然这本书中的内容并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样画的都是鬼神妖怪,但在看这本书的内容的时候,也会让我的内心产生一些不安。

  我在想内心的不安仅仅是因为画中的场景过于栩栩如生吗?那夸张的想象力,还有对颜色的精准把控,让人叹为观止。

  有评论说,你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去看这些漫画,每次都能发现点让你感觉到不安的新东西。这听起来有些可怕,毕竟谁愿意总是待在那种不安的情绪里呢。但这本书中似乎有一些魔力总是吸引着我,要再去细细的看每一幅画。我试图尽可能的去进入作者的幻想世界,去探索他创作的心路历程,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场冒险。

  我很认同布莱恩·西布利的描述——一位优秀的插画家可以捕捉到作者作品中的精髓与细节,将文字转化为图像;而一位真正伟大的插画家可以让我们步入作品字里行间的静谧之地,激起我们对段落间各种可能性的猜想,照亮蛰伏在书页间的暗影。很显然伊恩·米勒属于后者,并且他像一个天才一样把作品完成的极为完美。

  伊恩·米勒坦言道,为了创作,他从来都是竭尽所能。不论画什么都会全力以赴地追求卓越,这在他看来才是最重要的。“不做则已,做则至全”的做事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不管是对待我们的工作,还是对待我们的某项兴趣爱好,倘若我们希望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都需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的时候仅仅说“我会尽力的”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全力以赴的去拼搏。热爱会让我们专注,专注则必然有所得,而全力以赴才能有所成就。

  说到作者在绘画方面的巨大成就,也与他童年时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或者说他本就是一位极富有天赋的天才。他回忆道,“我头一回在玻璃上看到城堡画的时候一定已经六岁了。那些城堡是一家电影公司用叠印的手法放在一张真实的风景照中的,看起来格外真实。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幻想是最了不起的事,在幻想中,一切皆有可能。”

  而这本书就充分的展现了他疯狂又迷人的想象力,也因此能够让读者印象深刻,拍案叫绝!

  即使已经合上书好久了,我还沉醉在伊恩·米勒的幻想世界之中,我想,每个人都应该看看他的作品。

  《鬼蜮》读后感(二):伊恩·米勒让你打开一个与众不同的鬼蜮世界!

  他是英国奇幻插画家、作家; 他以离奇的哥特式风格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感受力而享誉业界; 他对艺术风格以及作品的诠释有很多不同的描述; 他的作品有哥特式、有超现实、有怪诞、有恐怖甚至存在噩梦般的作品。 他就是伊恩·米勒。 这本《鬼蜮:伊恩·米勒的幻想世界》正是收录了米勒300余幅作品的重磅作品,这些作品横跨了米勒50余年的创作生涯,为我们凸显了一个又一个与众不同的奇幻世界。

  要知道在米勒画笔下勾勒的世界里,人类和其他生物也没有太大的差异。二者都会带着仇恨或厌恶的表情来过活。因尔在#地狱之眼#中我们看到了大海非同一般的吞噬力,这道漩涡带走了岸边的生机,带走了无数条在海里自由翱翔的鱼儿们,更将岸边粗壮的树木连根拔起,将正在航行的船只彻底翻倒,在大海非同一般的高速的运转下一切都蜕变成了漆黑的模样…… 在这一幅幅的画作里,我们除了看到黑暗,更看到了关于眼部的特写,鱼儿们被卷入漩涡后那双视死如归的眼睛说明了它们的悲哀和难过之情,更彰显了它们对于大海深处来自内心的恐惧。尽管这些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莫斯肯漩涡沉浮记》但是,米勒用非同的黑色线条和胜于常人的想象力把在灾难面前一些生命的恐惧感和面对灾害时的破败感表现了出来。

  在#恶龙#章节,米勒对于形状的结合运用的爱好展现的淋漓尽致。每一条龙身上的鳞片,米勒用层层叠加的手法刻画出了龙的形态样貌。骨节分明的手掌,尖锐的嘴巴以及怒目圆睁的眼睛把恶这个形象贯穿其中。从黑色到红色到金黄色,在颜色的变化间恶的形态更加栩栩如生。 正如创作谈中米勒分享的那样,他喜欢创作龙。因为龙是一个意象的存在,没有具体的指征,在创作上可以不受束缚。因尔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恶龙的画作中恶龙的形态偏似鳄鱼,还有一些和书作封面合体的龙都传递出了非比寻常的意象。

  在#人类、怪物与机器中#我们看到了米勒对于第三世界的理解,当自然和人类的相处出现不平衡的状态时,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披上了恶魔的种子,张牙舞爪的想要前行,人类哪怕失去了肉体也要坚强的进行抗争。而未来世界的出路还不知在何方。

  综合来讲这本书里呈现了米勒幻想中纷争不一的世界,我们更看到了他借助不同的创作工具诠释自己的设想的用心。那些厌恶,那些破财,那些肮脏丑露的人物虽然让人恐惧,但米勒营造的幻想世界却能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考量,流连忘返!

  《鬼蜮》读后感(三):打开伊恩.米勒幻想世界之门的正确方式

  “我们的情绪支配一切,不管你曾多少次使用一种特定的技巧或风格来制作图像,都应该给自己一定的空间来打破原来的界限,并且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不断出新,来增强你的认知。”

  —— 伊恩.米勒

  提到哥特风,你会想到什么?颓废,阴暗,扭曲,叛逆,堕落?抑或高耸入云、阴森诡异的哥特式大教堂,光怪陆离、惊悚恐怖的爱伦.坡短篇小说,朋克风的重金属死亡音乐,张着血盆大口、面色惨白的吸血鬼病容?

  时至今日,哥特风以其特立独行的风格,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除了欧洲古典风格中“拿来主义”的表达方式之外,还融入了魔鬼,偏冷门宗教,死亡,重金属,蒸汽朋克等元素。就像一只巨大的蓝鲸,吞噬着一切可以令自己更为强大的文化因素,只要它足够暗黑,足够阴郁。此外,它表达的意象并不能够被认为是一种生活态度,而更像是反讽主义。

  生于上世纪中叶的伊恩.米勒正是这样一位将哥特风进行到底的英国奇幻插画家。在他很小的时候,服务于英国电影业顶尖戏装设计公司的母亲就鼓励他从事艺术行业。也正是得益于从小耳濡目染的电影业,对他日后的插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孩提时代的伊恩已经十分早慧,常常用彩色铅笔或画海报用的涂料来描绘法老之类的古埃及人物。其后不久,他又沉迷于美国牛仔及印第安人,先后就读于诺斯威奇艺术学院与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这一时期的他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功底,毕业后便开始专业插画家的工作。

  《鬼蜮》一书收录了伊恩300余幅代表性插画作品,可谓伊恩出道50年来的心血之作。

  书中分为《地狱之眼》《恶龙》《人类、怪物与机器》《古堡与王国》《绮梦与噩梦》五个章节。单从外封上看,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哥特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他一如往昔的暗黑系艺术风格:哥特式、蒸汽朋克、迷乱、疯狂、惊悚、怪诞、阴郁、恐怖、噩梦,甚至死亡。

  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不乏对鬼的诠释,其中一则轶事写道:“扬州罗两峰,目能视鬼,曰:凡有人处皆有鬼。其横亡厉鬼,多年沉滞者,率在幽房空宅中,是不可近,近则为害,其憧憧往来之鬼,午前阳盛多在墙阴,午后阴盛则四散游行,可穿壁而过,不由门户。”由此可见,“鬼”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不分国界与时代的。

  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鬼,伊恩在他的幻想世界中赋予了鬼更多的元素。伊恩笔下的人类是悲观厌世的,魔鬼是目空一切的,怪兽是张牙舞爪的,机器是冰冷无情的、古堡是阴森可怖的、就连植物都呈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荒凉颓败之感。种种荒诞不经、扭曲怪异的形态无一不在向读者传达着幻想世界中的不安因素,油然令人不寒而栗。扑面而来的死亡、毁灭和腐败的气息更是令人作呕。

  正如本书序言中提到的:“恐惧和不安正是伊恩·米勒创作的永恒母题,他将我们害怕在梦中见到的东西猛烈地拉扯到现实中来,把那些人类讳莫如深的恐惧之物,一笔一笔地勾勒出来。”

  此外,我们可以从书中比较明显地看出维多利亚时代的奇幻色彩和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对于伊恩创作生涯的影响。

  中世纪骑士穿戴的盔甲和使用的冷兵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轰鸣的机器、仰天长啸的哥斯拉怪兽、巍峨高耸的神秘古堡,无论暮气沉沉的建筑物,还是会呼吸的生命有机体,在伊恩的画作中皆充满了诡秘可怖的暗黑元素。

  在伊恩50余年的绘画生涯中,曾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来作画,油漆、木炭、彩色铅笔、针管笔、勾线笔、马克笔,甚至尝试将摄影艺术融合到绘画艺术中,也曾担任多部书籍、电影、游戏、动漫、艺术展的视觉设计师,这也为他的多元化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希望每一位读者在《鬼蜮》中,都能尽情享受伊恩.米勒那无与伦比的艺术天赋……

  《鬼蜮》读后感(四):《鬼蜮:伊恩·米勒的幻想世界》序言——以神来之笔谱写的暗黑狂想曲

  文/布莱恩·希布利(英国作家,代表作《哈利·波特电影魔法书》)

  ©伊恩·米勒

  飞翔的鱼,行走的树,悬浮的城市与机器战士:这些都是伊恩·米勒那超越传统的想象力创造出的生灵和世界。

  一位优秀的插画家可以捕捉到作者作品中的精髓与细节,将文字转化为图像;而一位真正伟大的插画家可以让我们步入作品字里行间的静谧之地,激起我们对段落间各种可能性的猜想,照亮蛰伏在书页间的暗影。

  《鬼蜮:伊恩·米勒的幻想世界》这本插画集就是颂扬这样一位大师的惊人之作。

  鬼蜮

  评价人数不足

  [英] 伊恩·米勒 / 2022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伊恩·米勒为图书、游戏、电影而画,也为愉悦自己而画,他仿佛用咒语从白日梦与逼真的梦魇之间令人不安的间隙里召唤出了人们内心的幻影。

  我第一次接触到伊恩的作品是在三十多年前,当时他为雷·布拉德伯里的科幻名作《火星编年史》(The Martian Chronicles)绘制了全新插画版。

  ©伊恩·米勒

  看着画中令人生畏的火箭、宇航员和外星风景,我感到无比惊奇。

  十年后,我同样为他在《托尔金的神奇生物图鉴》(A Tolkien Bestiary)中画的巫师、矮人、半兽人和身披洛可可风格甲片的巨龙惊叹。

  ©伊恩·米勒

  在一些古老的地图上,你总会在某个角落里看到一行小字——“此处有龙”,而这本作品集便收录了海量奇妙壮观的生物,展示了他们吐火弄潮的雄姿。

  自从辨识出米勒的风格,我便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在一本又一本书的封面上认出他的画,包括布拉德伯里的其他书,还有H. P. 洛夫克拉夫特、菲利普·K.迪克、威廉·霍普·霍奇森和弗兰克·赫伯特的作品。

  我喜欢他的画并非只是因为画本身,还因为我真心觉得我们有着共同的审美趣味,都喜欢天马行空、哥特与怪诞的风格。

  后来,我翻看他画的《绿犬喇叭和其他故事》(Green Dog Trumpet and Other Stories),意识到一件事:他不仅能将他人心中的恐惧和焦虑具象化,还能构思和塑造出他自己的一个又一个超现实世界。

  米勒在创造他的王国时,游刃有余地将几何学的刚性和快速旋转的自然元素之力的漩涡结合起来——代表前者的有利用尺规画出的直线、圆圈,利用量角器画出的折角,悬浮的球体和空间;代表后者的则有水中泛起泡沫,火中腾起气泡,空气凝滞粘稠,各种可怕的生命形式从土壤中钻出。

  ©伊恩·米勒

  米勒笔下的树——他画过很多树——仿佛是从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森林中生长出来的:从希腊神话中的树神德律阿得斯到但丁的《地狱》里第七层地狱中被树困住的自杀者,从亚瑟·拉克姆和沃特·迪士尼那拟人化的童话森林到J. R. R. 托尔金在《魔戒》中提到的古老种族“恩特”(Ent)①,皆是如此。

  【①“恩特”(Ent):《魔戒》中一种半人半树的智慧生物,他们为了保护树木不受其他生物的破坏而存在,因此“恩特”又被称作“百树的牧人”。】

  ©伊恩·米勒

  在一幅插画中,强大的树须(Treebeard)带领他的军队进攻萨茹曼(Saruman)的要塞艾森加德(Isengard)和那里坚不可摧的欧尔桑克塔(Tower of Orthanc)。其后的书页上画着数不清的其他城市景观。

  这些建筑杰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其中包括在迷雾中影影绰绰、固若金汤的巨石城邦,还有摇摇欲坠、破败不堪的高楼——这些建筑东倒西歪,要么在崩塌的边缘徘徊,要么看着像会猛然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自由地飞向天空。

  画中的建筑上会反复出现呲开的木茬、崩裂的石缝、锈蚀的金属,最后它们会隐没在潮水般涌起的霉菌和纤维状生物之下。

  毫无疑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要再次强调——米勒与我个人在对某种美的痴迷上产生了完美的共鸣),米勒笔下最伟大的建筑群是他为马尔文·皮克的《歌门鬼城》(Gormenghast)所绘的那个绵延不绝、遮蔽在灰尘之下的王国。

  ©伊恩·米勒

  画中有高耸入云的石砌塔楼,有看似饱经风霜的层层叠叠的城垛、桥墩和栏杆;它们保卫着那个古老的王国,守护着王国内人们不明所以但世代遵从的神秘仪式,避免王国发生任何变革或受到不速之客的侵犯。

  然而,在这本书中,很多画作都表现了动荡和反叛的概念。其中描绘的冲突和斗争或细微,或宏大,有动物与植物生命形式与野蛮的机器结合的画面,也有机器人、人类或变种人军队迎着毁灭性的冲击行进的场景。还有,我们一次又一次在米勒的画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死亡、毁灭和令人作呕的腐败气息。

  ©伊恩·米勒

  米勒也会为他的黑白画作注入色彩,这时,他往往会毫不妥协地采用非常原始的配色:钢铁用蓝色,火焰用黄色,瘀伤用紫色,尸体的皮肤用灰色,新溅出来的血用红色;最令人不适的是,他会用灰绿色画出逼真的胆汁和呕吐物。

  这一点在他画的克苏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克苏鲁是H. P. 洛夫克拉夫特创造的一种庞大而怪异的生物。这位恐怖大师写道:“如果说过剩的想象力让我头脑中浮现出这样一副形象——章鱼、龙和扭曲的人体拼合在一起,那我就该忠于这东西的灵魂。它应该长着一个烂泥般的头,头上长着触须;它的头颅连接着丑陋、怪异并覆有鳞片的身体,背后长着一对未发育完善的翅膀;不过,这个东西最令人惊骇之处在于它的整体轮廓。”

  ©伊恩·米勒

  仔细观察上方这张图,你便可以看到这个畸形的怪物在米勒的画笔下是如何充分展现出它的恐怖的,其“凝胶状绿色的庞大身躯”被画成了一大团不可描述的沸腾之物,其中裹挟着无数触须、爪子、牙齿和翅膀;泥沼般的铜绿之中,一双双红彤彤的眼睛正怒气冲冲地瞪着画外的你我。

  在米勒笔下的世界里,人类和其他生物都是一样的,二者都会带着仇恨或厌恶的表情,透过纸墨和颜料与我们对视,要么茫然无奈地回望我们,神情中透着一丝恐惧和绝望——他们的生活既荒诞又悲惨。

  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可谓得了丢勒②、多雷③和和所有善用线条表现明暗的绘画大师的真传,承继了勃鲁盖尔④和博斯⑤的衣钵。不过,伊恩·米勒是一位独具慧眼且拥有惊人的原创性的艺术家和插画师,他把自己扮作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以异类的目光打量着一切。

  【②丢勒:阿尔布雷特·丢勒(1471-1528),德国画家、版画家和木版画设计家。代表作有《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祈祷之手》等。】

  【③多雷:古斯塔夫·多雷(1832—1883),法国版画家、雕刻家和插图作家,因为拉伯雷、《圣经》以及但丁、弥尔顿、塞万提斯等伟大作家所做的插图而成名。】

  【④勃鲁盖尔:彼得·勃鲁盖尔(1525—1569),尼德兰画家。他继承了博斯的艺术风格,又被誉为“新博斯”。代表作有《洗礼者约翰布道》《农民婚礼》《农民舞蹈》等。】

  【⑤博斯:耶罗尼米斯·博斯(1450-1516),尼德兰画家,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画的创始人。代表作为《地狱之光》和《七死罪》。】

  米勒有一种天赋,他能让我们一瞥各种怪异且神奇的世界与生物,从此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同时,因为我们人类的理解力脆弱且有局限性,这一瞥之后,即便置身于平常环境中,我们也会心神不宁。

  伊恩·米勒

  伊恩·米勒,英国著名画家、艺术家,视觉概念设计师。

  生于1946年的他,自幼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长大,后来在伦敦知名艺术院校深造多年,毕业即成为一名职业插画家,笔耕不辍直到今天。

  进入绘画界50多年来,曾为爱伦·坡、H.P.洛夫克拉夫特、J.R.R.托尔金、雷·布拉德伯里、菲利普·K.迪克等作家的幻想作品绘制封面和插画,并参与过多部电影、游戏以及众多艺术展的视觉设计,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因其细密的笔触和诡丽独特的风格,荣获英国科幻协会最佳艺术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鬼蜮》读后感摘抄  鬼蜮  鬼蜮词条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美文

 服从故事之四则

 故事一:  许多人向富翁阿卡德询问致富的方法,阿卡德问他们:“假如你拿出一个篮子,每天早晨在篮子里放进10个鸡蛋,每天晚上再从篮子里拿出9个鸡蛋,最后将会出现...(展开)

美文哲理

 人生处处是起点

 人生处处是起点  生命是不息的,就像跑道上的起点与终点,是永远相连的。  起点之于人生,犹如源头之于长河,嫩芽之于大树。长河虽只有一条,大树虽只有一棵,可源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