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论是高处建筑、街巷,还是下水道、河道,硝烟与战火无处不在。剧组不仅真实还原了劝业场、百货大楼、西开教堂等当时的地标性建筑,还等比例搭建了最重要的战场——解放桥。大到城市置景,小到土木石块,一丝不苟地去还原“那天那时”。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解放.终局营救》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
由韩三平任总策划、李少红任总监制兼总导演、常晓阳任导演的战争电影《解放·终局营救》将于12月27日正式上映。影片以平津战役总攻前夕为背景,讲述了解放军炮兵侦察连的四人小队潜入天津城,偶然得知国民党的阴谋后,临危受命营救国民党北平守军家属的故事。
片中,王迅扮演的侦察兵马宝树是个无微不至照顾战友的“暖男”。在他看来,该片不仅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细腻的人性呈现,“李少红导演给出的表演指导都是‘拳拳到肉’的,在情感和细节处理上,有超越男性导演的细腻和浪漫”。
角色就像“知心大姐”
马宝树绰号“马婶儿”,“提到解放军战士,大家一般会想到坚毅、刚强、勇猛的形象,为什么这个角色会有一个有女性色彩的绰号呢?”王迅表示,最初读剧本的时候正是被这个绰号吸引。“马宝树就像‘知心大姐’一样照顾着战士们的日常起居,所以被大伙儿喊作‘马婶儿’。我在演的时候,会把他往暖男方向塑造。”
在战场上,他是团队的“哆啦A梦”,物资装备都在他的背包里;遇到危险时,他是冲在最前面的“老母鸡”,保护每一个战友的生命安全。“王锵饰演的技术兵是一个‘新兵蛋子’,战场经验少。有一场戏是他中了敌人的埋伏引爆了手雷,马宝树为了保护他就把他扑倒在怀里。”王迅回忆说,那场戏的场景设定是在水泥厂里,剧组也真的在一个水泥厂里拍,“地上全是水泥,扑进水泥坑里眼睛都睁不开。为了表现爆炸掀起的水泥,剧组还准备了一大筐水泥倒在我们身上。头发、脸上、眼睛里、嘴里全都是水泥,拍完一条得赶紧用水洗,不然真的会凝固。”
巧妙展现平津战役
侦察小组的任务是潜入天津城勘察地形,为后方的炮兵提供准确坐标。但在侦察过程中他们偶然发现国民党北平守军的家属们被关在一个兵工厂里,那是解放军攻打天津时计划炮轰的地方,国民党试图制造家属们被解放军炸死的事件,以逼迫北平守军放弃和平谈判。得知阴谋后,侦察小组的任务就变成了营救这些家属。
王迅说,自己是个军事迷,“平津战役是我很熟悉的一段历史,电影选择了特别精妙的一段,这次营救是超出战争的人性体现”。情感之外,影片对于战场的呈现也令王迅印象深刻:“这部电影与传统意义的战争片最大的不同是,它呈现的是城市作战。”不论是高处建筑、街巷,还是下水道、河道,硝烟与战火无处不在。剧组不仅真实还原了劝业场、百货大楼、西开教堂等当时的地标性建筑,还等比例搭建了最重要的战场——解放桥。大到城市置景,小到土木石块,一丝不苟地去还原“那天那时”。
角色也在塑造演员
《解放·终局营救》不是王迅第一次拍战争戏,却是他拍过最苦的战争戏。“马宝树牺牲的那场戏,他肚子被炸开了,浑身是血,整个效果通过复杂的手段来呈现。拍的时候我坐在板凳上,天气很冷,血浆冰凉,还得表演马宝树那种不想让大家担心的状态。一个镜头要换不同机位拍,调光什么的都需要时间。拍那场戏我大概坐在那五个小时没挪过地方,因为挪一次就得重新洒血浆,道具也要重新操作。坐在那真的是如坐针毡,太难受了。”
虽然拍摄过程艰苦,但王迅觉得很值。“很多人说是演员在塑造角色,其实角色也在塑造演员,这些经历对一个演员的人生也是一种影响和改变。”王迅坦言,在水泥地里“边吃水泥边表演”,肚子“被炸开还要强装镇定”,这些场景都是平常生活里很难想象的,“吃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我们现在的生活,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走哪都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平常根本没有机会吃苦。拍戏吃点苦,会让我们懂得今天的甜来得不容易,要更懂得珍惜。”
导演指导“拳拳到肉”
《解放·终局营救》是导演李少红第一次拍摄战争片。王迅评价道:“这部戏就应该李少红导演拍,因为它看似是战争片,实际上是在讲人,讲在战争的大环境下,每个人的心境变化和人性美丑,这需要细腻的导演来完成。”
王迅看过很多李少红的影视作品,此番能够合作也算“得偿所愿”,“少红导演有独到的细腻之处,她现场给出的一些表演指导,我觉得都是‘拳拳到肉’的”。以一场侦察小队潜伏的戏为例,“她跟我们说,你们演的是已经在这里趴了七八个小时的状态,面部表情要有僵硬感,不能像刚趴下来一样灵活,这确实是我在一开始没想到的”。
钟楚曦饰演的歌女梅艳也为影片增添了唯美色彩。“有一个镜头是钟楚曦伸出手去放飞了一只小鸟,我觉得特别美、特别浪漫,这些都是少红导演在情感和细节处理上的细腻体现,是女性导演在诠释战争题材上能够超越男性导演的很好的地方。”王迅说。
篇二:
由韩三平任总策划、李少红任总监制兼总导演、常晓阳任导演的战争电影《解放·终局营救》举办天津首映礼。影片的各位主创演员出席活动,并在现场与观众们分享了创作历程和拍摄故事。李少红坦言影片展现了两位父亲的故事,致敬父辈英雄,并尽全力还原老天津场景,希望天津观众看了更亲切。看完电影的观众表示自己被影片宏大的战争场面所震撼,也为战斗英雄们的牺牲戳心落泪。电影《解放·终局营救》将于12月27日全国上映。
重温70年前父辈“回忆杀”
剧组与平津战役纪念馆互赠礼物
电影《解放·终局营救》讲述了两位父亲的故事,一个想尽一切办法把宝贝女儿救出去,另一个要在战火中找到自己失踪的儿子。然而他们两人的目标都没有实现,反而命运交错在一起,去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两位父亲角色的亲情是当初看剧本时最打动李少红的部分。“对的人做对的事”是剧组一路秉持的原则,制片人沈羽倩坦言在一开始就坚信钟汉良和周一围可以塑造好角色的“父亲气息”,戏中姚哲和姚君兰的父女情非常感人,而在戏外周一围则是个“孩子王”,小演员们都喜欢围着他。在常晓阳眼中,影片中的“解放”一语双关,既是蔡兴福要寻找的儿子解放,也是战士们和普通百姓追求家国的解放。
钟汉良为了拉近与天津观众的距离,一路苦练天津话,学得有模有样。身为父亲的周一围对影片中两位父亲角色的做法十分感同身受,表演中融入了很多个人情感。而钟楚曦一语道破了这部电影最大的“回忆杀”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想起了父亲对自己的爱,同时,她饰演的“侠女”梅艳一路成长,完成了自己想当战士的心结。王迅笑言,与两位帅哥在一起压力很大,虽然戏份不多,但大家记住了马婶的样子自己就很知足了。为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追求被炸得很惨的真实效果,影片中的“炸药”其实都是粮食,米面谷物,王迅笑称自己并非吃“土”,而是吃“晚饭”。
现场,电影《解放·终局营救》剧组将凝聚着所有人希望、象征着解放的小号赠与平津纪念馆,而平津战役纪念馆也回赠了16枚装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战争片承载厚重历史意义
战时“无名之辈”印证来路
电影《解放·终局营救》的军事顾问也是当年参加过这场战役的老兵,对整部电影的指导非常大。“城市战争”是电影《解放·终局营救》的一大特点,“空间感”是影片着重体现的部分。不论是高处建筑、街巷、还是下水道、河道等地点,硝烟与战火无所不在。李少红表示影片最难拍的还是战争中的运动镜头,希望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嵌入式”战争视角。为了最大程度再现当时的老天津城,制片人沈羽倩坦言,剧组不仅真实还原了劝业场、百货大楼、西开教堂等当时的地标性建筑,并且按照1:1比例还原重要战场——解放桥。大到城市置景,小到土木石块,剧组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一丝不苟地去还原“那天那时”。
电影《解放·终局营救》以平津战役总攻前夕为背景,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七十年前,这场战役发生的时候正逢跨年,电影《解放·终局营救》的首映也承载着这份厚重的历史意义。与以往“大格局”视角战争影片不同的是,电影《解放·终局营救》将镜头对准了大时代下的普通人,尽管片中的角色都是无名之辈,但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又都是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而这些人,不应被遗忘。有观众在发言时几度哽咽,表示自己看到了特殊时代下的父女情深,看到了人性本善,这部电影非常适合带父母一起去看。有影评人称赞,自己没想到战争片可以拍得如此有温度,影片史诗性与抒情性相结合,场面雄伟规模宏大,以人道主义精神蕴于反战主题,禁得起考验,是一部当下市场上不可多得的优秀类型片作品。
篇三:
影片以平津战役总攻前夕为背景,在这片吹起解放号角的战场上,尽管片中的角色都是小人物,但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又都是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
“一触即发”战争特辑全方位展示了该片幕后紧张刺激的拍摄情况。“城市战争”是电影《解放·终局营救》的一大特点,“空间感”是影片着重体现的部分。因此,剧组的拍摄范围覆盖宽广,战争场面涉及高处建筑、街巷、下水道、河道等地点,硝烟与战火无所不在。
“平津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中拥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其主战场便是天津这座城市,因此,大篇幅的“城市巷战”也成为了该片最大的看点之一,而如何将这场战争尽全力还原则成为了整个创制班底最大的挑战。为保证影片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剧组实地建造了一座老天津城,除了极具当时特色的屋顶群、下水道等建筑,还1:1搭建了当时的重要战场——解放桥。汽车与电车的追击战更是最高程度地还原当时子弹纷飞的场景,把预告片的气氛带上了一个小高潮。如此认真的态度赢得了不少网友的赞许:“看战争片爽是一方面,更主要是真实,给个最大的赞,剧组用心了!”
“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七十年前烽火硝烟、惊涛拍岸的战鼓鸣镝声犹在耳,每一年履新培训的节点,对于津城的党员干部而言,都有一处曲径通幽之地、庄严肃穆之所、顶礼膜拜的“圣地”,那便是承载着千万将士军魂的平津战役纪念馆。让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展馆里面缄默不语的无名烈士纪念碑,与天安门广场矗立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双峰并峙;他们的名字或许被历史尘封、但他们的永远不会“蒙尘”;是人民群众子弟兵穿着“破草鞋”,用“小推车”把中国共产党从陕北窑洞一步一步送到中南海,归根结底是四个字:人心向背;七十年前烽火硝烟的战场之上我们胜利了,但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平津战役才刚刚打响“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