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中生想要提高文笔,读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来借鉴别人的思想和文笔,所以读好书,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的文学素养就会有所提升。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分享提高文笔的十本书,供大家参考。
1、《围城》
作者:钱钟书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围城》是钱钟书撰写的一部“新《儒林外史》”。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描写了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百态。《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2、《旅行的艺术》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
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该书分为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和回归五个章节,通过对不同地点的旅行,来重点描述作者的心理感受,同时回顾历史,通过对福楼拜、波德莱尔等人人生旅程以及作品的分析,寻找旅行地点中的人文情怀。与一般的旅行推介不同,该书并没有那些收拾行装,旅程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琐碎的事情。在这本书中,作者刻意把旅行写成一种精神上的体验,而不是肉体上的奔波。在不同地点的旅行过程当中,也有大量曾生活在此地的文艺家的回顾,记录作者自己心灵的历程。
3、《何处是归程》
作者:黎阳
《何处是归程》也是一本语言非常优美的小说,它采用了独特的散文化、诗化语言形式,它描写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心灵蜕变史,呼唤当代青年在多元化的价值观碰撞中坚守理想和精神的高度。用唯美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在小说中刻意承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学的优美、博大和精深。面对着势不可挡的西学东渐的时尚,作者高扬起“东学西渐”的旗帜,并且以她的小说勉力实践之。仅从语言上看,黎阳的这部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华彩独异,风流尽显,精美地演绎了汉语言的音、形、义之美,形成了独特的“黎阳”现象。
4、《百年孤独》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5、《沟通圣经》
如何实现快速阅读,接受有效信息
这本书全面地分享了“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沟通技巧”,告诉了大家沟通并不等于说话,有时候你不是能力不到位,而是欠缺说话的技巧。但这本书对写作者最大的帮助在于如何教会你如何去阅读。信息时代的人群会被逐渐分成互动人口和被动人口,前者参与知识生产和创造,后者只是接受信息。无论是哪一种人群,接受信息的能力都至关重要。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恰恰是在提高写作者高效接受信息的能力。它从增进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入手,教会你如何阅读速度和效率双管齐下。揪出自己的阅读缺陷,让你清楚的明白凭什么别人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从而帮助你自查式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学会不同的书配合不同的阅读方法食用。在帮助你阅读的同时,使你快速的实现不同类型知识的高效输入,为你写文章的素材广度和深度打下扎实的基础。
6、《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如何实现高效转化阅读,进行素材整理
你是不是焦虑的买了很多的小说、名著,这本太厚不想看,那本太深奥不想看,最后堆砌在床头当桌子。又或者读了很多,却感觉什么都没有在脑子里留下,最后写文章的时候什么例子都用不上。那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如何有效的进行阅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速度很重要,效率很重要,可方法好才是王道。而这本书就能教你四种读书方法,从选书、购书、读书、活用一条龙的为你服务到底,让你不再走错路和弯路。而里面超实用的“笔记学习法”会让你明白,读完一本书不是目的,总结书中的精华,实现效率的最大化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当我学完这本书以后,我掌握了多种多样做笔记的方法,懂得了如何去名著中积累新的素材和凝练金句,并在写文章的时候做到信手拈来。再也不用和别人一样用一些老掉牙的句子,实现了逼格和档次起飞。所以也有不少朋友看了我的文章追问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素材王”?下次你可别来问我,你应该好好的去读一读奥野宣之的这本书。
7、《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如何进行文章架构,学会逻辑写作
经常听到有心想要写作的小白们标榜自己没有天赋,很笨不开窍。其实你大可不必这样说自己,因为写作能力出众的人,往往不是因为天赋异禀,而是掌握了一套你不知道的成熟写作原则。这本书提到了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大的方面,列举了多达20条扎实的写作原则。书的作者布兰登罗伊尔更是总结了这样一句话:“写作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艺术。需要建构且遵循规则的部分是科学,可以根据每种情境进行变化的部分是艺术。”对于写成一篇文章来说,逻辑部分是骨架,是具有科学技巧可循的部分;语言运用则是皮囊,是随着情景变幻莫测的艺术。写作者需要先学习写作的科学部分,学会建立文章结构、树立写作风格、增强文章可读性,才可以逐步写出一篇有逻辑、有深度的好文章。一篇好文章的诞生,永远离不开写作技巧和原则的支撑。对于一个需要学习文章架构的写作学习者来说,这本逻辑写作的标杆之作必不可少。
8、《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9、《书读完了》
作者:金克木
金克木先生一代大家,其读书与治学自有独到幽微之处。惜其著作出版广而且杂,况未经人整理,故今日学子,得片羽易,而欲窥其全面则难。本书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书读完了”——读什么书、“福尔摩斯与读书得间”——怎么读书、读书、读人、读物——读通书三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流利,全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
10、《文化苦旅》
余秋雨著,东方出版中心,2001版。余秋雨的成名之作,置笔端于风雨飘摇及宏伟的历史背景下,贴合中国历史沿袭而自成一家。文笔瑰丽,见解独到,细腻优美。余秋雨的书其实只建议重点读这一本,其他的虽然也很好,但是文笔以这本为最佳。建议读2001版,因为新版多了不少世俗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