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五)

    41.射干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 DC.]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的功能。

射干喜温暖气候,耐旱、耐寒。野生于山坡、干草原、沟谷及滩地。栽培宜肥沃、疏松、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吉林舒兰、梅河口、辉南、通化、柳河、集安,黑龙江富裕、龙江、泰来、杜尔伯特、大庆、林甸、安达、肇州、明水县(市),河南信阳、新县、商城、沁阳县(市),湖北新州、随州、枝城、郧县、神农架、麻城、宣恩等县(市)。

射干一直依赖于野生资源,由于产地分散,商品量较小,供应不足。湖北自70年代开始野生变家种以来,到1985年已发展到4000余亩。1976—1986年累计收购700吨,为缓解供求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射干为常用中药材,80年代以来,购、销基本平衡,市场比较稳定。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销售量不会有大的增长(特殊情况例外),开发利用应按市场需要,稳定生产,有计划地收购。

42.黄芩

黄芩又名条芩、子芩、枯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d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能。年代中期,黄连生产有了新的转机,并出现持续发展的局面。年平均收购量由60年代末期170吨上升到80年代初期的600多吨,80年代后期,年平均收购置2000吨左右。供求基本平衡,结束了长期紧缺的历史。

目前,黄连的生产基本适应日益发展的药用需要,这是建国后40年的奋斗结果。今后要坚持按需生产原则,防止盲目发展。进一步研究,提高单产,特别要提高雅连的产量。要解决好林药矛盾,使黄连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45.银柴胡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具有清虚热,除疳热的功能。

银柴胡喜干燥向阳的环境,耐寒、耐旱。野生于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干燥草原或向阳山坡等处。栽培宜阳光充足,地势开阔,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陕西、青海、宁夏等省、区80多个县(市、区、旗)。主产于宁夏陶乐、盐池、灵武、同心、中卫,内蒙古阿巴嘎旗、鄂抚克前旗、苏尼特左旗、乌审旗、鄂托克旗,河北平山、隆化、阜平、迁安、康保、邢台、抚宁及青海门源、循化、民和、乐都等县。销全国大部分地区,并有少量出口。

银柴胡之名始见于《本草纲目》,列于柴胡项下。清代《本草逢源》将银柴胡从柴胡中分立出来,自成一种,距今已有300余年的药用历史。银柴胡野生资源较少。为解决药用需要,宁夏、内蒙古于70年代末期相继开展野生变家种试验,并获得成功。70年代,宁夏野生银柴胡收购量仅1.5-2吨。由于扩大了种植面积,1983年收购量为4.5吨,1986年上升到15吨,1988年达到70吨。虽然银柴胡的生产不断发展,但商品仍供不应求。

银柴胡生于干旱贫脊的荒漠地带,分布区域狭小,生长缓慢,需要数年、乃至十余年时间,才能采挖。产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加之过度采挖等原因,使银柴胡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应加快家种生产步伐,尽快满足市场供应。并对野生资源进行保护。

[!--empirenews.page--]

46.紫草

紫草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 Johnst.)内蒙古紫草(Arnebia gutata Bunge)或紫草(Lithos 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的干燥根。前者习称“软紫草”,后者习称“硬紫草”。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能。

紫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脊薄。在温暖湿润或较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野生于丘陵、山地边或干燥多石的灌丛及荒漠草原。全国近300个县(市、区、旗)有分布。其中,新疆紫草分布于新疆,主产和静、阿克苏、乌恰、塔什库、温泉、昭苏、阿图什、叶城、博乐等县、市,销全国大部分地区,并出口。紫草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陕西、宁夏等省、市、区,主产吉林汪清、珲春、通化,辽宁本溪、义县等县、市,产量较小,销部分地区。滇紫草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生产云南大姚、贡山、宁蒗、兰坪、华坪、永胜、泸水、丽江、宾川,四川木里、盐源、会理等县。内蒙古紫草分布内蒙古、甘肃等省、区,主产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乌拉特后旗等。长花滇紫草分布于西藏、青海等省、区。

 

过去药用紫草以硬紫草和滇紫草为主。50年代后期新疆发现软紫草,其化学成分与硬紫草基本相同,且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比硬紫草高出3倍,被列为紫草主流品种。据新疆统计,1959年收购10吨,1968年逾80吨,1974年增至115.6吨,80年代年收购量稳定在80-120吨之间。硬紫草因资源分散和长期开发,收购量逐年下降,目前仅吉林、辽宁等少数地区有调出。滇紫草、内蒙紫草还有一定的蕴藏量。

紫草为野生药材,自50年代末期购、销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新疆紫草和滇紫草资源较为丰富,应有计划地扩大开发量,以保证药用需要;硬紫草产地广,野生资源不足,应逐步开展野生变家种,增加后备资源;另外,针对我国部分民族地区长期以同科植物作紫草使用的习惯,应加强科学研究,从中发现新资源,扩大新用途。

47.紧菀

紫菀别名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广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的功能。

紫菀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野生于山坡、草地、沟边、路旁等处或栽培于丘陵、山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江苏、上海、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市、区。家种紫花主产安徽涡阳、亳县、利辛和河北安国、定州、深泽、安平等地及河南南阳、新乡等地。尤以安徽涡阳及河北安国紫花产量大,质量好,商品称“辫紫菀”,销全国并出口。野生以黑龙江伊春、木兰、密山、林甸和吉林临江、八道江、旺清等地及内蒙古扎兰屯、额尔古纳、宁城等地资源较丰富。但东北及内蒙产者根数目少且短,不堪入药。

紫菀家种始于明末清初。50年代,全国收购500吨左右,销售约250吨。60年代,主产区安徽、河北、河南大面积种植,1966年3省收购7000吨,商品积压。经多年调整,生产趋于正常,但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家、野紫菀的收购置同时增长,商品库存量大。经过调整,目前产销又趋于基本平衡。

紫菀适应性强,易于种植,野生资源较丰富。但生产波动较大。鉴于上述情况,首先要协调家种和野生的关系,以家种为主,野生为辅,家野互补;其次是建立紫菀生产基地,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加强市场预测,稳定紫菀生产。野生紫菀种类比较复杂,应进一步研究,以便合理开发利用。目前,根据市场的需要,家种紫菀每年收购1100吨至1200吨为宜。

48.山茱萸

山茱萸又名山萸肉、萸肉、枣皮。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s officlvialis Sieb. 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能。

山茱萸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野生于溪谷两旁林荫下、山麓及盆地边缘。宜于栽培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上。分布在浙江、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山西等省。主产于浙江淳安、临安、桐庐,河南西峡、内乡、南召,安徽歙县,陕西丹凤、佛坪等县、市。以浙江的质量好,河南产量大,销国内外。

[!--empirenews.page--]

过去,山茉萸处于野生状态。建国后,特别是1958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后,山茱萸被列为国家管理的二类品种,生产受到重视,发展较快。生产区河南省,50年代收购量只有50吨,以后平均每10年翻一番,1984年达到400吨,为建国初期的8倍。1980—1989年,全国平均每年种植2.3万多亩,平均年收购量约800吨;1989年留存面积近30万亩,年收购量为1200多吨。山茱萸的年平均销售量由50年代的100多吨,上升到80年代的700-800吨左右。但是在1980年前的30年里,山茱萸一直供不应求。80年代中期,山茱萸年收购量达到1000吨以上,满足了市场需要。

 

山茱萸属于多年生植物,生长期在几十年至几百年,受益时间长。目前已有相当生产规模,幼树全部投产或进入盛果期,产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为此,应控制生产,有计划地更新;加强在地果树管理,提高单产;根据山茱萸具有滋补肝肾的特点,应着眼于中成药产品和保健食品方面的开发利用,拓宽使用范围,以保护和支持山茱萸生产。

49.木瓜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 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商品习称“皱皮木瓜”。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的功能。

木瓜喜温暖湿润,适应性强。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江苏、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近200个县。皱皮木瓜生产于安徽宣州、宁国等地,称“宣木瓜”;湖北长阳、五峰等地称“资丘木瓜”;四川綦江、江津等地,称“川木瓜”;浙江淳安等地,称“淳安木瓜”。以上各种木瓜均为佳品,销全国并出口。光皮木瓜主产于四川万县、云阳、开县、涪陵、沐川,湖北郧阳以及贵州、云南、陕西等省部分地区,以四川产量最大。一般认为质量次于皱皮木瓜。

1950年安徽宣木瓜收购量仅1.6吨,1982年达到44吨,25年增长了26倍;湖北资丘木瓜发展亦快,1979年收购量逾370吨,占全国的24.2%。进入80年代,收购量保持在300-400吨,居全国第二位;1983年四川光皮木瓜年收购量达600余吨,占全国第一位。70年代以来,木瓜的市场供应全面好转,并有余量。

木瓜的开发与保护,应以优质地道产区为主,建立生产基地,实行按需生产,淘汰劣质品种。木瓜生产潜力很大,应在其药用、食品等领域中进行应用性研究。以保持木瓜生产稳定发展。

50.五味子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或“辽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或“西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能。

五味子喜湿润,耐荫,耐寒,忌积水。野生于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中、林绿缘溪旁灌丛间,常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生长。适宜腐殖质土或疏松肥沃的壤土。五味子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华中五味子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市、区近300个县(市、区、旗)。

建国前,五味子年收购量仅有几十吨,主销上海、汉口、香港等地。建国后至60年代初,年收购量约300吨,其中北五味子约占70%。自60年代中期起,五味子收购量大幅度上升,1970年达990吨,其中南五味子约占一半左右。70年代后期,收购量继续上升,1978年达340O多吨,其中南五味子约占SO%;销售近200O吨,供求平衡。北五味子由于资源所限,收购量基本稳定。

[!--empirenews.page--]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  简述  简述词条  中药  中药词条  种类  种类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资源  资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