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作为苹果和其他十几家科技巨头的重要供应商——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公司正在“逐步增加中国以外的产能”,中国是生产iPhone、戴尔台式机和任天堂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主要基地。但海外制造的比例也已从25%上升到30%。
此外,鸿海目前正在规划两条供应链,为中、美市场分别服务,即所谓的供应链拆分。随着鸿海将更多生产转移到东南亚及其他地区,以避免更高关税,这一比例还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及其制造合作伙伴在印度政府补贴的鼓励下大举投资。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公司已在位于印度金奈附近的富士康工厂生产iPhone11,这是iPhone11 系列产品首次在中国以外制造。苹果正在推进其在印度的本土化生产,以帮助其减少22%的进口关税。
而苹果订单占富士康销售额半壁江山,富士康也不得不跟随苹果的脚步,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南部扩建工厂,并且设立为苹果生产线。
随着工厂生产恢复,以及疫情提振了iPad和Mac的销售,富士康的最新业绩显示,利润超过预期。截至6月末的第二季度,富士康实现净利润229亿元新台币(合7.78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81亿元新台币。根据该公司此前公布的月度销售数据计算,当季营收为1.13万亿新台币,较上年同期下降2.8%。
不过,富士康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挑战。今年7月,中国电子巨头立讯精密与纬创达成协议,收购了其一家苹果手机组装厂,将成为中国首家本土iPhone组装商。
这也可能标志着分割iPhone供应链的开始。分析师表示,这对苹果来说是很自然的一步。我们最终会看到一种供应链机制适用于中国,另一种适用于中国以外的国家。让立讯精密在iPhone生产中发挥系统性作用,对苹果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风险管理策略。该公司在过去几年也征服了iPhone供应链的关键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立讯精密可能会获得20%的iPhone订单,大致相当于中国在全球iPhone市场的份额。
而刘扬伟在回应对富士康竞争战略的质疑时表示,富士康将致力于其零部件生产业务,以保持在科技行业的领导地位。富邦证券分析师Arthur Liao在7月23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富士康将保留高端iPhone的组装订单,立讯精密则会获得更多中低端苹果手机的组装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