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山(1915—2000) 河南省新县人。
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炮兵连、通信队政治指导员,红九军第八十一团政治委员,红二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八十八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主任军事教员,教导团政治委员、团长,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张家口卫戍司令员,冀察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三纵队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一九八五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郑维山,河南新县人。幼年读过一年私塾,放牛为生。父亲郑国麒,曾是村苏维埃农协主席,参加过黄麻暴动。黄麻起义前,受父辈影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替父为地下党送信。1927年,黄麻起义后,加入童子团,任分队长,站岗放哨查路条。1929年加入少年先锋队,任中队长。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任赤卫队副指导员,6月,带70余名赤卫队员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后调红四方面军总部通信队。历任班长、分队长、指导员,参加了花园、新集、双桥等战斗和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及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四大进攻战役。1932年秋,随主力西征,参加了枣阳、新集、漫川关等战斗。1933年春,参加了反敌三路围攻作战。同年秋,调任红9军27师81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等战役。年底,刚满十八岁的郑维山升任27师政治委员。1934年春,调任红30军89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反敌六路围攻的西线中部防御作战。
1934年11月,红30军为加强突击力量,将本军三个有荣誉称号的主力团;即“能攻钢军”第263团、“夜老虎”第265团、“能守钢军”第268团,编为第88师,郑维山调任该主力师任政委,先后率部参加了广元昭化、陕南、强渡嘉陵江、北川土木、江油中坝等战役。6月,奉命率两个团过雪山迎接中央红军。在达维率先与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会师。8月,随主力过草地北上,率部参加包座战斗。后随红四方面军返回草地南下,先后参加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和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及百丈关决战。1936年4月,奉命率一个团西出绒坝岔藏民区,执行迎接红二方面军的任务,最先与任弼时、贺龙红二方面军实现会师。同年8月,第3次过草地长征北上。10月,在甘肃会宁再次与中央红军会师。1936年10月下旬至1937年3月,西渡黄河,随30军编为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西路军失败后,只身讨饭回延安,入抗大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主任教员、抗大二分校副校长、教导团政委、教导团团长兼政委、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兼行唐指挥所总指挥、司令员,领导该区军民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历次反“扫荡”等抗日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卫戍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石家庄市卫戍司令员、第19兵团第63军军长。参加了张家口、保(定)北清风店、石家庄、涞水庄町、察南、冀东热西、察绥、平津、太原等战役。华北解放后,奉命第十次进军大西北,参加了扶眉、兰州、宁夏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中,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1951年2月率部出国赴朝作战。参加第5次战役、开城保卫战等。1952年调任第20兵团代司令员,组织指挥了兵团1952年秋季和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在金城反击作战中,亲自策划指挥三千人敌前大潜伏,开创了现代化条件下白天大规模潜伏作战的范例,为金城战役胜利,迫敌全面停战,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
1955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文革”时期遭迫害,被幽禁8年。平反后,于1982年第三次进大西北,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
他是第3-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9届中共委员会委员,第9届中共军委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7年在中共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13、第14、第15次全国代表大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