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切缅怀聂荣臻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防科工局、中国科协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等8部门21日联合在京举行“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促进自主创新--纪念聂荣臻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2009年12月21日新华社)
正如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讲话中所指出的,聂荣臻元帅是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者和拓荒者,是“两弹一星”事业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典范,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楷模。聂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实践,为我们和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
为此,在纪念聂荣臻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里,不由让我想起了聂荣臻女儿聂力在《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一书中提到的这样一个细节:上世纪50年代初,有一天,几位老总在中南海居仁堂开会,彭德怀、陈毅同志批评总参的某些问题。事实证明,那不能算是总参的问题,都怪到总参头上,是不对的……散会了,几位同志围着父亲,怪他为何不声辩一下。父亲说,彭总、陈总都在气头上,没必要顶牛嘛。再说,我们的工作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听听人家的不同意见,有好处嘛。个人受点批评误解,算不了什么。
试想,本不是自己的问题,不是自己的过失,竟然“莫明其妙”地挨了一顿批评、一番指责,而不予声辩,这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啊。这种豁达大度的胸襟,是多么令人敬佩啊。
然而,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听不得不同的声音,害怕批评会有损形象、降低威信、影响业绩,从而把批评放在自己的对立面,把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当作心腹,对敢于提出批评的人则看作异已,或压制排斥、不予重用,或施予小鞋、打击报复,周围的干部群众敢怒不敢言。于是领导当面能听到的批评声少了,歌功颂德的声音多了,这是极其危险的。
我们不会忘记,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桓侯之所以“病入骨髓”而死,不是扁鹊的医术不高明,而是桓侯不听劝告,总认为“寡人无疾”;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落得斩首的后果,其原因就在于他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刚愎自用。而近些年来许多走上违法乱纪道路的党员干部也都并非一开始就堕落,他们同样有过辉煌的经历,他们的演变,也都是从拒绝批评开始的。
所以,大量事实说明,接受批评也是一个发扬民主、接受群众监督的过程。领导干部要有民主作风,要有接受别人批评的胸襟和勇气,要敞开大门接受批评。这样,当我们的思想“抛锚”时,批评会使我们走出迷茫;当我们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批评会使我们吸取教训,再创辉煌;当我们处于盲目乐观,自以为是“佳境”时,批评会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思想和工作滑坡;当我们不知不觉误入歧途时,批评会使我们悬崖勒马,走上正道。可见,谁拒绝批评,就是拒绝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别人善意的批评,哪怕一时搞错了批评的对象、批评的内容,对被批评者而言,我们能否像聂荣臻同志那样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洗耳恭听。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清醒,少走弯路,把党和人民交给的事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