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独眼将军”张绪生前当标兵身后作标本

  

  图为张绪在为大学生讲革命传统。沈玲摄

  原武汉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张绪,战争年代,3次身负重伤、失去右眼,为新中国的成立出生入死。和平时期,他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特别是离休20多年来,发起成立“老战士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做报告数千场。他去世前留下遗嘱,捐出遗体供医学研究,走完传奇的一生。

  1921年7月,张绪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2月,未满16岁的他毅然放弃学业,追随红军参加了革命,成了一个打起仗来不怕死的“红小鬼”。

  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张绪经历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100多次。1938年2月,他在与日军作战时,右眼被流弹击中,手术中摘掉一个眼球。1948年10月,张绪参加延安保卫战中,一颗子弹击穿他的脖颈。1953年4月,张绪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被美军的一颗手雷炸伤了腰,昏迷了5天6夜才苏醒过来。

  战争结束后,无论是当师长主持部队备战备荒,还是“支左”武汉市当革委会副主任;无论是在职时位高权重,还是退居二线成离休干部,张绪始终严格自律,无私奉献。

  1968年6月,一小撮造反派冲进著名的佛教名刹――武汉归元寺,寺内珍贵文物面临被毁于一旦的灾难。张绪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派一百多名官兵进驻把守。不少人好心规劝他别多管“闲事”,免得引火烧身。一时间,张绪也成了造反派重点打倒的湖北“四大人物”之一。但他不躲避、不退缩,终使归元寺免遭大劫。

  上世纪八十年代,组织上安排张绪从原武汉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岗位离休。同一干休所的老八路马国昌向所领导建议成立“报告团”,正在筹备人员。张绪听说后,主动找到马国昌。

  就这样,在张绪和马国昌的积极筹备下,由10名离退休的老红军、老八路组成的“老战士报告团”当年10月正式成立,张绪被大家一致推荐为团长。

  从此,张绪把全部热情投入到报告团的工作。他以战争幸存者和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奔波在基层部队、党政机关、厂矿企业、大中小学,宣讲改革开放成就,足迹遍布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

  是因为真切,也是因为无私,“老战士报告团”的名声越来越大,来请做报告的单位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在武汉大学的礼堂里,千余名大学生入座完毕,准备聆听张绪做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他走上讲台,行了一个军礼。就在这一刹那,他的假眼珠掉在桌子上,随之滚落下地。掌声戛然而止,学生们惊住了。

  张绪从容地捡起眼珠子,吹掉上面的灰尘后,又塞进眼眶里,然后镇静地说:“同学们,不要怕,我这颗眼珠子是装的假眼。我的右眼是和日本鬼子打仗时,被子弹打瞎的。现在有人怀疑要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头子最有发言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他的即兴演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

  22年间,张绪和报告团成员为军地作报告2700多场,直接听众达200多万人次。报告团先后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和“全国老有所为先进集体”称号,他自己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军“先进离休干部”,得到中央、军委领导的高度赞扬,先后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接见。

  张绪有4个儿子,都在部队当过兵。老大当了7年工程兵,老二当了5年坦克兵,老三在南方边境作战当了3年汽车兵,唯有老四当了空军机务兵,靠自己的努力提了干,最后做到正团职干部转业。

  其实张绪的战友很多,分布在全军各大单位,都是相当一级的干部。孩子们当了兵,提干、上学的事向只要他愿意开口,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他就是从来不开这个口。

  张绪常说,权力是人民给的,也只有把它用在人民的身上,才不愧为人民的公仆。

  虽然是一名军队高级干部,但张绪一生简朴,生活过得很简单。走进张绪的家,记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客厅只有10来平方,3张混合皮沙发是八十年代初搬进来时单位统一配的,地板还是水泥地板,有些水泥面已经磨破了,露出了沙石;睡房里,床铺是木板拼装床,仅有的一个衣柜是简易衣柜,墙角的4个旅行箱已经破旧不堪,最底下的那个四周的皮已经翘开。

  “比起战争中死去的先烈们,我的日子已经过得很好了,生活再不可铺张浪费。”张绪说。

  虽然自己节衣缩食,但张绪对需要帮助的人却是慷慨大方。老干部们说,干休所每次组织捐款,他从不落在别人后头。98抗洪那次组织捐款,开始张绪捐了1000元,后来听说有人捐了2500元,硬是找儿子借了1500元捐上。

  “我参加革命几十年,没有给你们留下金,也没有留下银,留给你们的就是这套光盘。里面是我的革命经历和做人的准则。你们要经常看一看,不要忘记你们是红军的后人。” 2006年6月,张绪专门请人录了一套影像光盘,作为特殊的“遗产”留给了四个儿子。

  2008年5月1日,87岁的张绪在医院去世。儿孙们知道他有“骨灰火化撒江城”的遗嘱,但子女最后找到的遗嘱却做了修改,改成了“遗体捐献供科研”。“这是迄今为止,我所知道的第一个捐赠遗体的老红军、老将军,我们会永远记住他的高风亮节。”武汉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谢江虹在接受张绪遗体捐赠仪式上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标兵  标兵词条  标本  标本词条  生前  生前词条  将军  将军词条  身后  身后词条  
导闻

 到从化看毛主席用过的床

   曾接待过多位领导人的从化温泉宾馆松园1号楼主卧室(左图)和书房(右图)。 记者梁嘉建摄    曾接待过多位领导人的从化温泉宾馆松园1号楼主卧室(左图)和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