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北川圈定四大地震遗址遗迹旅游梦让灾区站起来

  

  北川县政府遗址前的纪念碑。(北川文化旅游局提供)

  “5.12”地震灾害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川考察时曾表示,北川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温总理的这一指示,让我们最早看到了北川重建的希望所在,那就是旅游先行。”2008年初冬,北川县县长经大中对记者说。经大中介绍,灾后恢复重建,北川已提出保护文化、旅游兴县、崛起北川的发展战略,探索“北川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科学的旅游规划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和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他说。

  旅游招商稳步推进北川旅游悄然启动

  作为绵阳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县,北川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独特的羌族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之外,“5.12”地震在给北川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又留下了灾难的象征和人类面对灾难书写的无惧无畏、众志成城的史实,众多遗迹、遗物和遗存,这些都构成了北川的多重特殊的价值。

  如何保护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北川县委、县政府把文化旅游的保护开发列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头等大事。按照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大县的目标,以一个核心工程、三个旅游经济区、四条精品旅游线路的“134”旅游工程发展思路,编制完成了《北川地震灾后旅游产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方案》中,北川提出景区、景点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即以旅游景区、景点为“点”,合理的旅游线路为“线”,通过以“点”连“线”,以“线”牵动“面”,最终实现整个北川旅游产业的发展。

  震后不久,为振兴旅游业,北川加紧了对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的恢复重建工作。目前,西羌九黄山景区、小寨子沟自然风景区、药王谷休闲度假旅游区、寻龙山景区、禹穴沟景区、玉皇山休闲度假旅游景区均已完成恢复重建研究报告,各项重建工作正紧张有序地推进。与此同时,到北川寻龙山观光、休闲、泡温泉的游客纷至沓来,标志着北川旅游市场已对外开放,旅游已实现了恢复营业。

  为加快灾后旅游招商引资工作步伐,北川文化旅游局包装制作了29个旅游项目招商画册。10月上旬,县长经大忠带领招商团队赴山东举办了北川灾后重建项目推介会,随后,山东省的投资企业对北川文化旅游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在10月底成都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西部博览会上,北川文化旅游局还对境内的西羌九黄山猿王洞景区、药王谷休闲度假旅游区、小寨子沟旅游区、唐家山堰塞湖、北川大酒店等旅游项目进行了重点推介。

  为加快北川旅游商品的开发,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11月,县文化旅游局率当地旅游商品企业参加了在山东烟台举办的国际美食节,重点推出北川的茶叶、荞麦、蕨菜、老腊肉等野生食品加工项目,争取引进国内外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北川,共同开发北川丰富的野生食品资源,拓宽旅游商品市场。

  北川是“5.12”地震的重灾区,虽然目前北川县城还没有开放,但每天去北川任家坪看地震遗址的人还是不少,特别是双休日,游人更是络绎不绝。当地群众也看好这个旅游市场,开始做着各种各样的生意,甚至重庆的一家火锅店也在擂鼓镇安下了家。可以说,北川旅游已悄然启动。

  开发地震旅游产品重塑羌族文化品牌

  据了解,为全面实现旅游业的恢复重建,北川已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灾后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由上海市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大悟牵头的规划编制课题组,经过几个月的实地调查论证和精心编制,《北川羌族自治县地震灾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期稿已经出炉。

  王大悟在分析北川灾后旅游状况时指出,北川旅游业将从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上升到先导产业,也将从一个国内区域性的旅游品牌跃升到具有国际垄断性的全球品牌。因此,北川旅游产品应该从分散独立经营上升到综合型、系统化的旅游产品经营。王大悟认为,北川灾后旅游产品开发框架的核心内容是地震旅游产品。包括“5.12”地震遗址、爱心公园(博爱公园)、地震博物馆、全球灾后论坛、唐家山堰塞湖及其他延伸产品。两个主要产品为休闲度假产品和禹羌文化产品。另有三个辅助产品:即红色旅游、影视基地和人文天路。

  在《总体规划》征求意见会上,旅游专家魏小安认为,“5.12”是个大事件,形成了大理念,留下了大题材。为此,北川县委、县政府不要等和靠,要着手实施“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工作,并争取戴上“国家旅游特区”或者“国家旅游产业聚集区”帽子。同时,他还建议把北川旅游产业定位为“北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产业”。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陈勤建教授在对地震灾区进行了全方位实地调研后提出,北川旅游重建应该充分挖掘大禹文化和羌族文化。

  除了在北川建立地震博物馆之外,陈勤建认为,北川的文化旅游重建还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挖掘北川的历史文化资源;二是要找出北川历史文化中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内容;三是文化基因的修复与重建。

  北川是羌族聚集的地区,陈勤建建议:“可以将文化碎片采集整理,经过修复和艺术加工,变成可以展示的文化,真正地把羌族文化变成游客可以体验的项目。”

  据悉,按照《总体规划》,三至五年内,北川将抓住县城改址另建、原县城予以保留的机遇,争取把北川原县城建设成为旅游实验区,在整理、保留现状的同时,将灾区其他地方有代表性的可移动遗物向该处集中,并建设相关旅游辅助项目与设施,将原县城开发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遗址型主题旅游景区。

  200亿新建一城六镇北川瞄准多元旅游

  按照《北川地震灾后旅游产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北川旅游业恢复重建项目共计20个,总投资将达197亿元。其中,包括建设一个北川旅游新城和青片、禹里、曲山、桂溪、擂鼓、安昌六个旅游风情集镇。

  12月20日,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川省建设厅和国内顶尖专家的联合技术审查,北川新县城的建设即将进行。同时,作为充分体现地震破坏所形成的地质地貌特征的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保护建设工作也在进行。

  12月23日,四川省文物局、水利厅、国土资源厅、同济大学专家组、绵阳市委、市政府和相关单位等人士就北川县地震遗址博物馆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据同济大学的专家介绍,北川县地震遗址博物馆的规划,将根据中央灾后重建的有关政策,按照遵循自然、尊重生命的原则,展示自然的力量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专家介绍,北川地震遗址是从国家遗址博物馆的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的,融入了科普、教育、展示、纪念、参观和体验诸多元素,为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供游人观光,纪念亡灵,警示后人,对世界自然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据悉,建成后的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拟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记者了解到,北川一些适宜发展旅游的重点区域,在恢复重建中重分考虑旅游要素,为未来旅游开发预留下足够的空间。据漩坪乡党委书记杨启元介绍,漩坪乡利用唐家山堰塞湖这一中外闻名的地震地质景观,采取依湖建房、傍山修寨的小集中建房方式,为旅游开发打基础。乡上桐子坝一社、二社是沿堰塞湖坐落的村寨,桐麻村则位于大山深处,环境优美,夏天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在科学勘测、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该乡确定当地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将农房统一建成羌寨吊脚楼,以便将来发展旅游业。

  “将来堰塞湖开发出来了,我要开一家旅馆,让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好。”桐子坝一社的李凤兰对未来信心满满。据悉,堰塞湖淹没区已有85%的受灾群众返乡投入了重建。

  为了真心回报社会,北川还精心打造爱心工程,计划用三至五年将北川建成世界著名爱心圣地、爱心文化、禹羌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到那时,北川可以实现多元意义上的旅游。包括:

  爱国游:在建成的抗震救灾纪念馆内以及爱心墙等建筑上,展示地震遗迹、遗物、遗存,展现抗震救灾感人场景与事迹,以及社会各方艰难而无畏的救援行动,寓教于游,使其成为张扬人类爱心、凝聚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遗迹游:地震形成的灾难性景观堰塞湖以及大量救援遗物和遗存,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吸引力。通过参观这些遗迹,可以使广大游客了解灾难的深重和救援的艰辛。

  追思游:“5.12”大地震造成数万同胞遇难,数十万官兵、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直接奔赴现场救援,更多的人间接为灾区奔忙,难以数计的人为灾区献出爱心,通过参观具有纪念意义的遗址,教导游人在铭记灾难的同时,学会感恩和珍惜。

  科学游:作为地震灾害发生地,灾区许多地方具有开展科学游的价值,可以新建科技馆和利用现存遗址,进行地震知识普及和教育,利用生动丰富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研究。

  体验游:利用保存下来的救援遗物和遗存(帐篷宾馆),游客可以体验地震灾害的残酷和人类精神的伟大。可以通过吃“救灾饭”、住“救灾篷”、走“救灾路”、听“救灾事”等形式,切身体验救灾的艰辛,领悟人生的意义。

[1] [2] 下一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北川  北川词条  圈定  圈定词条  灾区  灾区词条  遗迹  遗迹词条  遗址  遗址词条  
导闻

 永远的“二七”精神

   2月6日下午,郑州师专附属小学的大河小记者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二七纪念馆,和郑州市文化局、郑州市旅游局、二七纪念馆、部分曾在纪念馆里工作过的领导...(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