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重读邓恩铭的“不惜惟我身先死”

 

  上世纪20年代前后,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12名代表中有一位年纪最轻的,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2009年7月13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早在学生时期,笔者就曾拜读过邓恩铭的传记,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贫苦水族农民家庭的邓恩铭,为了民族独立和人类解放,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将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献给了党的事业。

  最让我至今难忘、感动、敬仰的是他在给母亲最后一封家书中留下的一首绝命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每每吟读邓恩铭的“不惜惟我身先死”这一激荡心扉的诗句,在我的眼前,仿佛呈现的是一幅共产党人浴血奋斗、舍生忘死的壮烈画卷,是一幅众多革命先烈令人为之壮怀激烈的英勇壮举。

  斗转星移。今日重读邓恩铭的“不惜惟我身先死”,仍让我的双目满含泪水,仍能再一次引发我的感动、我的感慨。

  从白色恐怖大屠杀到几近绝境的湘江突围,从八女投江到狼牙山五壮士,从大渡河十七勇士到惨绝人寰的重庆渣滓洞,众多的无数革命先烈邓恩铭这样以“不惜惟我身先死”的革命气概谱写出一曲曲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他们以自己躺下的身躯筑起了后人前仆后继的道路,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中国革命的历史正是因为有了像邓恩铭这样的无数革命先烈,而更加惊天地、泣鬼神,中华民族的后辈们正是因为有了像邓恩铭这样的无数革命先烈,才更加“腰杆挺直、坚硬如铁”。

  如今,光阴荏苒,邓恩铭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祖国的新生赴汤蹈火的战争年代渐渐远去,中华大地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但我们不能忘记,邓恩铭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卓著功勋,也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矢志不灭的遗愿和追求。

  “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告慰邓恩铭等无数革命先烈的是:在他们的身后,在他们曾经为之流血的地方,有无数的后来人,正在竭力拓展、延续着他们为之献出生命的伟大事业。

  正因如此,我认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再次编发这篇纪念邓恩铭的文章,其意义就在于,重读邓恩铭的“不惜惟我身先死”,教育和激励我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升华我们的爱国热情,升华我们的理想信念,升华我们的坚强意志,承载今人的理想与重托,履行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特别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的挑战越加严峻,更需要我们发扬邓恩铭的“不惜惟我身先死”的革命精神,埋头苦干不懈怠,齐心协力克时艰,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样,我们才能让邓恩铭等革命先烈含笑九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邓恩  邓恩词条  重读  重读词条  不惜  不惜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