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纷纷响应文件精神,严格人选把关,选派一批工作能力强、敢于担当、善于做群众工作、作风扎实的党员干部到乡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经过脱贫攻坚战的实战检验,“第一书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面对新挑战,第一书记尤其要站稳人民立场、创新工作方法、不畏艰难险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驻村工作,以翻“山”越“岭”的勇气和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涵养“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为民情怀。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画卷”,无不印证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村级党组织是我党的“神经末梢”,第一书记则是与基层群众联系最密切的干部,是基层群众寻求帮助的首要人选。然而,基层工作繁、杂、难,加上村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对第一书记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驻村工作想要“融得进”“干得好”,第一书记要坚守“人民情怀”、践行“人民立场”、致力“人民梦想”,做“让人民生活幸福”的“国之大者”,人民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群众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培养“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工作方法。《古兰经》中“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做事情,用一种方法难以奏效时,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当前,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缺资金、缺人才、缺建设用地等难点和痛点,是又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我们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贵州省舍烹村立足“1+6=1”的发展理念,创新探索“三变”运作模式(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造福了当地百姓。第一书记“沉”在乡土大地,对乡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情况最熟悉、最了解,面对群众工作和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应转变思维,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群众才会更好地接受你,工作才会有更好的成效。
提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气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歌曲《过来过去的日子》唱得真好:“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过不去的通天河。”让我不禁联想到“当代愚公”——黄大发。他带领群众,历时30余载,仅靠锄头、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一生只为一条渠,这或许是很“笨”的一种方法,可是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笨”办法,又有谁不为之感动呢?可谓是“山”“河”映初心!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中,或多或少也是遇到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却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你常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儿!
四川省合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吴灵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