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层领导干部在机关会上语重心长地强调:“与群众打交道,拼的不是威慑力,不是影响力,而是情商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高情商的人经常处于一种稳定而愉快的情绪中,其脑细胞兴奋度更高,想问题、干事情就会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解决问题就会果断迅速、富有成效。这个结论未必完全正确,但情商的重要性无可质疑。
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在与群众打交道时表现出较低的情商,比如在与群众沟通时不懂得换位思考,说话硬邦邦,像“发号施令”;对待“麻烦群众”一味退、拖、躲,态度冷冰冰,无视群众的声音与诉求;在群众面前容易受情绪的钳制与影响,不理性、不冷静、不克制,导致干群关系僵化。历史经验表明,修炼“高情商”是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应有之义,是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制胜法宝”。
砥砺“行得正、坐得直”的心境。《尚书·洪范》中有载:“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古人把“正直”摆在“刚克”“柔克”之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何谓正直?是不偏斜,不弯曲。是不畏强势,不凌弱势,敢做敢为。是坚持正道,正视错误。“志毋虚邪,行必正直。”自古以来,正直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精神品质。作为领导干部,在为官处事的过程中要始终铭记“政从正来”的深刻道理,砥砺“行得正、坐得直”的心境,做到公道正派,一切凭良心、立公心、先力行;做到持守公正,不偏不倚,以法为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做到居官清正,不为功名所累,不为私情所迫,不为诱惑所动,真正展现“心清、气正、行高”的人格魅力。
涵养“站得高、看得远”的睿智。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上作出这样的结论:“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这个结论虽然总结于1945年,但历史实践表明,它是颠扑不破、久经考验的真理,对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依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想得全、谋得深,要配得上“领导”的称谓,就必须有宽阔的“世界眼光”、全局的“战略思维”和敏锐的“前瞻意识”。要在学习实践中提高政治站位,打破“惯性思维”,增强“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的本领,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常态,科学谋划,精心施策,狠抓落实。
淬炼“拿得起、放得下”的胆魄。鲁迅先生曾说过:“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豁达。”事实上这是对普通人而言的,对领导干部来说,则多了一份担当、多了一份坚守。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不具备“拿得起、放得下”的胆识和魄力,或逞一时之强,下了“军令状”,却又“三分钟热度”;或私欲过重,功利性强,沦为权、钱、色的“奴隶”;或担心追责问责,害怕受委屈、有污点,就不敢涉险滩,不敢啃硬骨头……如此种种,是拿不起,也是放不下。领导干部要想干创一翻大事业,就必须担重任、挑大梁,在不断的实践历练中涵养敢于担当的底气和情怀,拿起勇气,放下顾虑;拿起责任,放下敷衍;拿起公心,放下私欲。只有“敢拿起、善放下”的领导干部,才能凸显“高情商”的领导智慧,才能无愧于人民的“主心骨”,才能在新时代做出非凡的业绩。
身处新时代,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当锤炼“高情商”,砥砺“行得正、坐得直”的心境,涵养“站得高、看得远”的睿智,淬炼“拿得起、放得下”的胆魄,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提升自我,收获充盈而有意义的人生。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人民政府 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