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粤港澳大湾区: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文湾区

 【网友提问】

    ●粤港澳大湾区毕业生在港、澳和内地就业分别有什么福利?

  ●大湾区城市建设应有怎样的文化自信?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

  ●想在大湾区自驾游,三地通关是否会面临阻碍?

  ●在大湾区建成“一小时优质生活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智库答问】 

  本期嘉宾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 陈春声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 隋广军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陈联俊

湾区人民共享发展红利

  光明智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并设专章谈“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网友普遍关心:打造优质生活圈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何重要意义?三地居民将迎来哪些利好?

  陈春声: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新时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付诸实践、成功实践的重大民心工程,是实现国家战略、推动经济增长与惠民工程的具体体现。打造优质生活圈,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具体体现,能让湾区人民更好地共享发展红利,有利于增强港澳对大湾区建设的认同。同时,在发展中改善民生,让粤港澳人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有利于对标国际先进湾区、加快形成大湾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打造优质生活圈为三地居民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目前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已通车,未来随着三地基础设施和交通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形成“一小时生活圈”,三地居民工作生活的空间距离将不断拉近;第二,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引擎,湾区内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活力涌现,将带来更多更高端的就业岗位,这也将大大拓展港澳居民的发展与社会阶层流动空间,让港澳居民搭上内地发展快车,尤其是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工作机会、更好的居住条件;第三,打造优质生活圈标志着更高标准的生态环境、生活质量,湾区内环境治理、城市治理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湾区内大气、水资源、食品安全方面的协防共治,河涌、湿地、森林、滨海等生态景观交相辉映,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将成为时尚,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陈联俊:可以从两方面看待打造优质生活圈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优质生活圈能够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的生活质量,美化大湾区的社会形象,扩大大湾区的社会影响等;另一方面,优质生活圈能够激发大湾区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大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强化大湾区的持久发展动力。

  从现实影响来看,优质生活圈能够增加旅游收入,稳定人才队伍,促进产业转移,从长期发展来看,优质生活圈能够加强资源整合,提高人才素质,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规划纲要》实施,三地居民将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增加获得感和幸福感。

  隋广军:具体来说,三地居民可获得以下“五大”利好:

  一是有利于推动教育和人才资源自由流动,实现课程学分互认与学生交换、便利港澳同胞子女内地就读、探索技术移民管理机制、推进职业资格互认等。二是有利于促进大湾区文化交流互鉴,三地居民可就近参与开平碉楼与村落及澳门历史城区等文化遗产展览活动,或参加戏剧、话剧等展演活动,青少年也可通过“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熏陶。三是有利于推进大湾区旅游资源共享,三地居民可更便捷舒心地畅享大湾区文化历史、休闲度假、邮轮游艇等多样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四是有利于拓展就业创业空间,港澳居民特别是内地学校毕业的港澳学生可更顺畅地融入内地就业生活。五是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合作,在广东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有望实现与港澳的衔接。

以“绣花功夫”优城市,以“无害化处理”补短板

  光明智库:有网友问,制约大湾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现在还有哪些短板?未来应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提升湾区整体文化内涵?

  陈春声: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已具备宜居的重要基础。但也要看到,在宜居的硬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一些短板,其中最重要的是“软环境”的打造。湾区中内地城市的国际化和法治化环境建设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只有通过建设国际化和法治化环境,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建立更高标准的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不断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推进社会协同治理、提升治理水平,打造稳定安全公共环境,培育丰富包容的文化形态,建立高品质的湾区生活环境和国际化的生活社区,才能进一步提高对全球资本、人才、机构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提升整体文化,推动文化湾区建设可在以下两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着力建设学术高地和文化高地。要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对接,通过粤港澳之间的交流、碰撞,促进学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粤港澳共同的学术圈,打造学术高地和文化高地。二是营造大湾区整体文化氛围,通过体育、艺术、民俗传统、饮食等湾区居民容易接受的方式,建立常态化的文化交流机制,联合建立行业或专业联盟,诸如大湾区体育赛事联盟、粤剧戏曲联盟、影视合作基地等,让文化充分滋润和促进湾区健康发展。

    陈联俊:打造优质生活圈,关键是如何突破制度障碍,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构建系统高效的合作机制,为优质生活圈源源不断地提供制度的动力和活力。

  提升湾区整体文化内涵,要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质量。大学是社会的发动机和文化的传承地,要学习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教育发展方向。要加大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投入,既需要政府加大文化投入,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也需要利用市场机制,激发文化创新活力。要塑造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精神。要始终重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公民素质建设,提升公民的文化水平。

  隋广军:提升湾区高质量发展内涵,须强调“两个着力点”:

  一是着力加强内连外通的硬件基础设施网络,构建衔接顺畅的空中、路面及地下多维立体化交通体系。依托港珠澳大桥、虎门二桥等湾区东西两翼通道,加快大湾区内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城市轨道、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以城际快速交通网络为核心打造“一小时生活圈”,提高湾区内的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客货运服务的品质,构筑大湾区便捷都市生活圈。

  二是着力构建开放包容的湾区公共服务体系及设施,推动在大湾区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享受内地同等待遇。借助“互联网+”和“匠心精神”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优城市、以“无害化处理”补短板,强化大湾区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城市品质,构建“美丽湾区”。

弘扬充满大湾区特色的中华优秀文化

  光明智库:正如大湾区宣传主题曲《共同家园》中唱道:“角色不同演好自己的未来”“推开心窗的世界更大”。网友们想知道,应如何更好发挥大湾区文化优势,更好展现大湾区文化魅力?

  陈春声:粤港澳大湾区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各个区域文化千姿百态,差异很大,但都表达着自觉的中华意识以及对国家的认同。大湾区三地在语言上相通,文化上同宗同源,人员交流非常频繁,尤其是晚清以来,许多商人自然而然地来往于广州和港澳之间。三个地区也都是中国比较早向世界开放的地方,是西方科技与文化较早登陆的地方,历史上这些外来的文化丰富与发展了大湾区的地域文化,显示出大湾区的包容性。对大湾区的区域史研究告诉我们,包容性与外向性,并未改变大湾区文化的中华特色与中华意识。

  弘扬中华文化,要结合大湾区的历史与文化语境来谈,不能只是抽象地谈。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深入的区域史研究与人类学研究,发掘、了解大湾区的区域历史过程与文化遗产,切实了解地方百姓的观念与心态,这样我们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充满大湾区特色的中华优秀文化

  另外,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交往的鲜明优势。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国际大都会;澳门葡语文化优势明显,与“一带一路”沿线葡语国家文化融合、联系密切;湾区还汇集了众多侨乡。因此,粤港澳三地要加大合作,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文化创新、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打造文化湾区的品牌,合作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隋广军:粤港澳大湾区由多样文化交融构成,兼具本土特征与外域特征,呈现出鲜明的多样性特征,既有传统岭南文化,又有国际大都市文化,涵盖了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

  要健全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目前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仅香港、深圳、广州、东莞与惠州等地文化产业占GDP比重接近或达到5%的标准,珠三角文化制造业产业占比过大但文化产业创新力不足,香港文化及创意产业配套优势明显但文化产业后劲不足,严重影响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以“文化共同体”为抓手,将内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广阔的消费市场与港澳开放的经济体系、高端创意人才和国际金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共建世界级文化产业中心。此外,可借力“互联网+”、3D数字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整合传统与现代文化、线上与线下资源,实现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智能制造相融合,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陈联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优势得天独厚,要进一步发挥文化特色,提升大湾区建设的文化水平,扩大大湾区文化影响,强化其文化软实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引擎。

  首先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相关统计,珠三角地区有4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项目。香港、澳门的物质文化遗产分别为81处和8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则分别为20项和15项。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不仅要对现存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存、修复、完善,还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载和传承,特别是传承主体的选择和培养,直接关系到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发扬。

  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发挥大湾区文化魅力,培育大湾区文化精神。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舆论对社会思想观念,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大,粤港澳大湾区要发挥文化优势,就需要重视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治理,通过多样的网络工具载体,如网络直播、网络游戏、微信、微博、抖音等及时发现网络文化流行趋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融入网民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之中,进而增强三地文化的社会基础,扩大文化的普及人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湾区  湾区词条  粤港  粤港词条  宜居  宜居词条  澳大  澳大词条  人文  人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