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提堂

作者: [英] 希拉里·曼特尔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Bring Up the Bodies

译者: 刘国枝 等译

出版年: 2014-6

页数: 408

定价: 53.00

装帧: 平装

丛书: 都铎三部曲

ISBN: 9787532765386

 在希拉里·曼特尔之前,已有两位作家——彼德·凯里和 J.M.库切——获得过两次布克奖。说起来,布克奖评审规则与不少国际电影奖有相似处,即最高大奖的归属通常跟着评委会主席的口味走。比如,2004年布克奖获奖作品《美丽曲线》是一部同志小说,而该届的评委会主席也是一位“出柜”的同志。因此,最终的获奖作品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特别之处,但未必代表真正高水平的杰作(《美丽曲线》就是如此)。也因此,一位作家获两次布克奖,也就意味着其作品在不同评委那里赢得了同等分量的赞赏,这对作家是一种巨大的肯定和鼓舞。

希拉里·曼特尔藉《狼厅》(2009)续集《提堂》(2012)再获布克奖,当年为《狼厅》颁奖的评委会主席詹姆斯·诺蒂的赞辞,对《提堂》依然有效:“我们选择布克奖得主的依据在于参评作品的整体内容,包括该书的篇幅、叙述时潇洒驰骋的语言以及场景的设置等……而曼特尔在这些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简直优秀得不可思议”。曼特尔这两本书写的是历史,但赞辞一个字也没有提到“历史”或者“历史小说”,这是耐人寻味的。

因为曼特尔为自己打造的,并非一流的历史小说家,而是“一流的小说家”这个更高的名片。没错儿,《狼厅》和《提堂》的确以亨利八世的婚姻关系为圆心,通过主人公、廷臣托马斯·克伦威尔的视角,渐次扩展为一幅交织了16世纪上半叶欧洲政治、宗教、军事、经济、民商等在内的广阔历史图卷,有心的读者也的确会从中读出西欧封建主义崩溃、骑士制度瓦解、新教资本主义萌芽勃发的那层意思,但这只是小说的一个方面。而一个作家如果只着眼于这个方面,就会很快陷入“历史决定论”的悖谬,倒果为因地逆推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心理动机。克伦威尔改革教会和政府,是为了日后的政治自由和解放吗?他扳倒凯瑟琳和安妮两位王后,是为了给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吗?曼特尔告诉我们,不完全是,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是。

政治思想家弗朗西斯·福山在其《政治秩序的起源》中说到过的一个观点。他说今天的政治民主和法治成就,很多来自古代帝王、君侯、主教和雇佣兵统帅的私心杂念,他们的争权夺利在客观上造成若干权力多极化的空间,这些空间将会逼退、挤干、取消他们一心想要维护的利益,他们若想到的话,会很惊讶也会很坚决地表示反对。这是一个正确的观点。而一想到很多历史小说、戏剧、影视剧中的政治家、改革家们,他们拖着长袍,戴着高帽,说着古话,思想却一路光速地穿越到了当代,我们就能明白曼特尔小说的好。克伦威尔干嘛改革?是为了通过给国王赚钱,也给自己赚钱,不仅为自己的子孙和门徒赚钱,更是为了长久地、安全地、尊严地赚钱。小民的私利就算不很高贵,但也不是罪恶,毕竟人类的幸福在于一身一家的丰裕,何况要比权贵间的杀伐经济节省得多。

因此,曼特尔笔下的人物调子不会唱得老高,也不会想得很远,他们可能很粗俗,但你能体会到他们的实在。克伦威尔虽然权倾朝野,但他懂得丝绸的质地、蛋糕的品格、马掌的紧实,并能一口品出国王酒窖中的山寨货。这是一个很会过日子的人。《狼厅》和《提堂》很多场景发生在会计室和厨房,宫廷当然也多,半开半掩的门后、走廊、密室、旮旯,金钱和嚼舌头难分难解,国计民生在贵妇的樱唇上飘飞,而阴谋诡计则在觥筹交错中滋滋作响。

既然破除了“历史决定论”,人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言行将在历史上发挥一种怎样的作用,那么小说的写作如果仍用过去时,我们就无法体会历史细节的妙处。《狼厅》写克伦威尔帮助亨利八世废黜凯瑟琳并使安妮·博林上位,《提堂》写亨利八世处死安妮迎娶第三任王后简·西摩。这段历史人尽皆知,也是无法改变的,但曼特尔却以取消逻辑也割裂事件前因后果的现在时,通过人物场景的自如切换、英式幽默的迂回冷峻、现实与虚拟的交相呼应,使这段铁板钉钉的历史呈现出各种悬疑、各种枝蔓、各种桥段,进而点燃读者头脑中的各种想象。

而在具体写法上,曼特尔的行文颇具中国古籍《春秋》的特色。《春秋》主要记载春秋各国上层的政治事件,因有些人事贴近史官所处的当下,或者出于为尊者讳,史官往往以隐匿的写法处理这些敏感的题材。曼特尔当然不需要这样的曲笔,但使用这种手法会表现出某些别样的意味。在《狼厅》中,曼特尔描写克伦威尔的恩师、被国王贬谪的红衣大主教托马斯·沃尔西的结局,只有短短的一段,仿佛这位重要人物的一生,只配浓缩为“被解职、逮捕、生病、去世”。这段描写不动声色、也再好不过地表现了君王荣宠只在一时的薄情,和人生过眼云烟的无谓。

如果说,曼特尔的这手“春秋”笔墨以极简的方式表现隐匿主题的话,那么,她还使用大量“冗笔”来侧面烘托、慢炖、提吊叙事上的气氛。《提堂》中有一章写道,亨利八世把克伦威尔晾在一旁,兀自跟法国大使和神圣罗马帝国大使讨价还价,过程中国王背叛了克伦威尔亲罗马远法国的政策,并且冲着克伦威尔大发雷霆。这段描写精彩就精彩在,曼特尔暗示我们这是一场外交戏,是演给两国大使看以达到待价而沽的目的,但她又隐蔽了这样一件事实,即这场戏很可能并非君臣联袂演绎,而是君王的一出独角戏。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克伦威尔老练,国王则更加老练,我们也就先克伦威尔一步听到了某个危险的信号:在他位极人臣的那一刻,君王冷不防伸出的“那些爪子,那些爪子,那些爪子”。而这,将成为克伦威尔永难释怀的噩梦。

说到这里,我们要回过头来说一说作者希拉里·曼特尔,了解其本人,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她对她笔下历史人物的理解和感受。曼特尔出生于1952年,从小接受严厉的天主教教育,这使她在12岁时彻底放弃了宗教信仰。大学时曼特尔研修法律,并成了一名社会主义者,毕业后,她做过社会福利工作和百货商店销售员。她很早就开始写作,但创作之路并不平坦,1974年动笔的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历史小说《一个更安全的地方》迟至1992年才出版。她的健康状况也一直堪忧,30岁被查出子宫内膜异位,手术之后再也无法生育。

正是这些人生历练,令曼特尔写作时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她让她笔下的人物一个个有血有肉,而非单薄刻板的印象。她从来没有让她小说的哪个角色,被化约为如曹操的奸诈、孔明的智慧、关羽的傲娇之类标签式的东西。她大笔书写的三个托马斯和一个国王,可谓尽显人性的深度、复杂和立体。

红衣主教托马斯·沃尔西是历史上的大反派,是改革的对象和旧势力的帮凶,殊不知正是他点燃了改革的星星之火,并将之传给克伦威尔,而沃尔西的失败也再次证明既得利益集团即使有改革的雄心,也无从产生改革的动力;大法官托马斯·莫尔是名垂史册的学者、《乌托邦》的作者,他拒绝宣誓服从王权的“良心的自由”,历来为后人所称道,但曼特尔指出他正是宗教迫害的刽子手,他的“良心的自由”仅仅是对他而言的,并非延及“非我同类”;亨利八世先后娶过六位王后,两位离婚、两位处死,可谓残忍至极,但曼特尔怜悯他的失子之痛,她让国王的呐喊声声回响在《提堂》卷首:“难道我不是男人吗,就像其他男人一样?难道我不是吗?不是吗?”而曼特尔克伦威尔的描摹更是用情至深,这个人物,表面冷漠、刻板,内心却极丰富、深沉。我们会看到他在扳倒安妮王后的前夜,手下的走卒一个个派去执行任务,而他坐在斗室中想起王后手中的丝带,与已逝的心爱妻子日日编织的丝带一般无二。

关于亨利八世以通奸罪名处死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历史一直众说纷纭,至今也无定论,曼特尔自然不会冒险到在小说中去追问其中的究竟。实际上,她倒是充分发挥了自己作为法学学士的优势,存而不论案件的真相,而是探讨“法庭认定的”的真相。也就是说,安妮本身有没有罪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她推上死路的各种幕后推手:国王朝秦暮楚、王后不育男嗣、旧贵族落井下石,新贵族铲除壮大自身实力的障碍,以及欧洲整体的政治格局。一言以蔽之,一切以现实利益为考量,人的情感是在所不计的。

总而言之,安妮·博林是不得不死的。日后,克伦威尔也将“不得不死”。克伦威尔通过改革议会、教会、政府基本解决了亨利八世的婚姻问题,一方面使国家实力大振,另一方面也使君主权力过于集中。后来克伦威尔会被国王斩首,百年之后,国王也将被他的一位后裔斩首。克伦威尔没有做到的事,子孙替他做到了。当然,这是后话,我们期待曼特尔在“都铎三部曲”终结篇《镜与灯》中,能够作出更加精彩的诠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国王  国王词条  鞠躬  鞠躬词条  杀人  杀人词条  
智库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2月22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时要求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