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正在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一些有别于以往的发展新特征越来越明显。数量型扩张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并实现高速增长,特别是随着人口红利减少、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供给效率下降,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通过创新来提升国家竞争力,摆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这就需要通过实施“创新立国”战略来重构国家竞争优势。
传统模式难以为继
过去三十多年,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全球FDI、低要素成本等因素和优势支撑了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2000年至2013年,全球经济GDP平均增速为3.68%,同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速10.6%,几乎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三倍。2014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0万亿美元左右。但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旧常态”特征也尤为突出。
在“高投入”方面,以资本投入为例。中国35年来保持较高的资本形成率,特别是2000年以后,资本形成率呈现快速上升势头,由1978年的38.2%上升至2013年49.3%,提高了11.1个百分点,与国际比较,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倍。在“高消耗”方面,中国单位GDP能耗尽管有所下降,但依然为高收入国家的1.8倍,中等收入国家的1.2倍,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在“低效益”方面,以边际“资本和产出”效率衡量,已经从1978年的3.7倍上升至目前的5倍左右。
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追赶窗口”正在收敛,中国需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含金量”,通过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的科技含量和单位产出的附加价值,并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因此,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通过创新来提升国家竞争力,摆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中国未来增长前景势必取决于向以技术进步或创新为主的增长模式转型的程度和速度,经济增长模式从原来“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转型势在必行。
各国纷纷调整创新战略方向
从全球发展大趋势看,国际经济秩序正处于新的转型期,各国战略力量的争夺焦点更在于主导权之争,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核心战略。近年来各主要国家提出科技战略的频率之快、层次之高都前所未有。主要发达国家创新战略出现了重大调整。新兴经济体国家,如俄罗斯、印度、巴西等也都纷纷提出了本国的创新发展战略。
美国2008年出台《美国竞争法案》,2009年实施《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将创新作为巩固国家战略优势的关键。2011年又推出新版《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将科技创新确立为制胜未来的关键。欧盟2006年推出了《创建创新型欧洲》和《欧洲研究基础设施路线图规划》,2010年提出《欧洲2020战略》,提出未来十年发展蓝图。随着2010年《德国2020 高科技战略》、2011年《中小企业创新核心计划(ZIM)》、《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的发布,德国政府正积极推进以“智能工厂”为核心的工业4.0战略,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日本于2009年4月推出新增长战略,提出要重点发展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和太阳能发电等产业。韩国则在《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中提出,重点发展能源与环境、新兴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等六大产业,以及太阳能电池、海洋生物燃料、绿色汽车等22个重点方向。
为了在全球新一轮竞争中把握主导权和主动权,各国均加大力度,全球创新竞争手段更趋多样,且日趋激烈,包括人才争夺、高技术控制、隐性贸易壁垒等。首先,世界各国几乎都在制定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争夺十分激烈。美国先后数次修改移民法,吸引全世界所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移民到美国,四分之一的留学生到美国深造,大约一半的留学博士最终留在美国工作;欧盟2011年5月开始实施吸引杰出人才移民的“蓝卡工程”,吸引非欧盟国家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发达国家对高技术管制不断加强,美国、欧盟等已制定出一整套严密的技术监管体系,形成“创新挤出”和“创新控制”。再者,全球贸易保护更趋隐蔽。在《美国创新战略》中,美国发起的清洁能源革命将进一步强化美国的技术领先优势,这将加剧已非常激烈的新能源竞争。知识产权政策将使中美知识产权纠纷进一步升级,并逐步成为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的“新借口”和“新手段”。
中国面临多重风险与挑战
在全球愈演愈烈的创新竞争中,中国面临着创新强度普遍偏低、“追赶窗口”正在收敛、创新“后发优势”不突出以及创新人才严重流失等多重风险与挑战。
第一,中国国家创新竞争力与经济实力严重不匹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评价结果显示,美国凭借雄厚的创新资源和优异的创新绩效,成为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日本和韩国依靠突出的企业创新表现和知识创造能力,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4位,继续领跑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国家创新指数虽然比上年提高1位,但排名仍居全球第19位。此外,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发布的《2014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高收入经济体占据了今年排行榜的前25位,其中瑞士、英国、瑞典、芬兰、荷兰等欧洲经济体依次位居“最具创新力经济体”的前5位,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尽管中国、巴西是创新领域的领头羊,但中国仍居第29位,与中国经济实力排名严重不匹配。
第二,总体而言,中国国家创新强度普遍偏低。美国制造业研发强度为3.35%。2013年中国制造业研发强度为0.88%,差距较大。数据显示,中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基地,2013年制造业研发强度只有0.88%,而日本2009年已经达到4%,2008年美国已经达到3.3%,德国为2.4%。目前中国制造业研发强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09年的研发强度。第三,中国技术创新的“追赶窗口”正趋收敛。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围绕新一代互联网、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展开了新一轮增长竞赛,纷纷推出各自的创新增长战略。全球制造业升级而不是回归。不论欧美发达经济体还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全球制造业正在向高端、高科技的更高层级迈进。特别是随着全球智能网络将继续快速发展,超级计算、虚拟现实、网络制造、网络增值服务等产业快速兴起,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类似于传统产业那样的技术差距和技术鸿沟。
第四,后发国家的创新“后发优势”并不突出。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重要影响变量。从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国家经验来看,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均达到1∶3左右,而中国在2009年为1∶0.43,2011年为1∶0.45,2012年反而下降为1∶0.397。关键行业的技术消化吸收力度均严重不足,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一比例为1∶0.39,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0.33,计算机产业仅为1∶0.05,仪器仪表产业为1∶0.26。这是以往注重投资物化技术、忽视技术能力的必然结果。创新驱动要求企业消化吸收的投资比例大幅升高,把中国创新的后发优势实现出来。在这方面,总体而言,美国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德、日、韩三国居第二梯队,中国则紧随其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扮演追随者的角色。最后,创新的核心资源即人才,流失严重。很多国家都把目光放在下一代尖端人才培养争夺上,而中国创新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相关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
“创新立国”的战略路径与政策取向
当今,全球经济体系正经历最为重大的重构,经济纽带正从全球生产网络向全球创新网络升级。创新已经从摆脱经济危机的一个政策选项升格为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中的唯一战略选项。因此,中国必须全面实施“创新立国”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重构国家创新系统的效能。
具体说来,一是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进一步整合研发资源。目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面临着“需求与能力相矛盾”的尴尬。大学和科研院所虽集聚了大量科技资源和人才,但产学研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广泛成形,衔接配合不顺畅。因此,建立共享基础设施,加快技术转移的激励体制机制,防止人为技术壁垒和行业垄断,推动产学研合作,这些将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科技资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游的核心、关键以及共性技术进行攻关。通过创新链驱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围绕传统优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条。以创新链为引导,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传统企业集聚优势资源加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四是重塑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体系。实施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活用战略,特别是促进知识产权的转让和流通,使技术创造和研究开发成果产业化。政府采购向战略新兴产业倾斜,可以推出对战略新兴产品和服务的首购、订购制度,刺激市场更快的发展和培育,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五是加速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中国亟待建立有别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金融体系,而转向更加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科技金融体系应该作为国家的战略性金融体系,推进风险资本基金、成长贷款基金、创新基金,实施研发种子资本计划,建立科技银行,发行科技债券,加快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全方位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六是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的趋势日益明显,技术在全球流动转移日益活跃,可以说,技术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仅快于货物贸易,而且也领先于其他的服务贸易。根据相关预测,未来10 年内中国高科技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0%至40%。这意味着将有更多开放创新和合作创新的模式,接受全球的产业转移,中国也有望成为全球新兴的产业转移基地和研发中心。因此,在创新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必须积极构建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帮助企业链接全球资源和市场,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契机,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筑从国家创新系统到全球创新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