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7年8月国家独立至今,巴基斯坦经济跌宕起伏,有过低速发展、持续下降期,也有过平稳回升、增长较快期。总的来说,巴基斯坦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十分明显。经济极易受到国内政治局势、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安全形势的影响,波动剧烈。这与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另两个特征——高度外部依赖性和经济结构的脆弱性紧密相关。近年来,巴基斯坦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形势严峻,这既是国际金融危机和不稳定国际安全形势影响的结果,也与其本身经济内在的结构性矛盾有关。
一、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
根据四川大学李德昌教授的研究,他将20世纪4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巴基斯坦经济发展轨迹分为低速、发展、下降、回升四个阶段:1947-1958年是巴基斯坦经济低速发展时期,1958-1969年阿尤布·汗执政十一年是经济迅速发展时期,1969-1977年是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时期,1977年7月齐亚·哈克执政后,在经济上对老布托的国有化政策进行大规模调整,国民经济在恢复中有所发展[1]。四川大学陈继东教授统计了巴基斯坦各五年计划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认为第二(1960-1965年)和第三(1965-1970年)个五年计划GDP增长较快,分别达到6.8%和6.7%,1970-1978年无计划时期较高增长率未能保持,仅为4.4%。第五(1978-1983年)和第六(1983-1988年)时期增长率得到恢复,达到6.6%和6.2%。1988-1989年度以来,经济增长趋于下降,第七(1988-1993年)和第八(1993-1998年)个五年计划时期,GDP增长率分别降为5.1%和4.5%,第九(1998-2003年)个五年计划时期降为3.7% 。2003 -2007年(穆沙拉夫执政时期)经济增长显著提高,达到7%[2]。根据巴基斯坦联邦统计局(Federal Bureau of Statistics)的统计,2007-2013年度,巴基斯坦经济持续低迷,GDP增长率分别为4.1%、2.0%、4.1%、2.4%、3.7%、3.6%[3]。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的1960-2013年巴基斯坦GDP增长率情况,如以5%作为分界线,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巴基斯坦经济低速发展(GDP年增长率低于5%)的几个时期,即1971-1979年、1993-2003年(1989-1991年出现下滑)、2008-2012年(图1)。综合以上统计或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握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宏观变动脉络,其低迷发展主要出现在1947-1958年、1969-1978年、1988-2003年、2008至今这四个时期,而1958-1969年阿尤布·汗执政时期、1978-1988年齐亚·哈克执政时期、2003-2007年穆沙拉夫执政时期,经济则平稳回升或快速增长。巴基斯坦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特征十分明显。
图1 巴基斯坦GDP增长率历年变化(1960-2013)
根据World Bank数据制作
巴基斯坦经济极易受到国内政治局势、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安全形势的影响。其经济发展的低迷期,与上述三个因素的负面影响紧密相关。从国内政治局势来看,1947-1958年是巴基斯坦独立伊始的动乱十年,巴基斯坦首任总督真纳于1948年9月过早病逝,他的副手里亚夸特·阿里·汗又于1951年10月遭遇暗杀。巴国家领导层出现断层,没有一个能被各方政治力量接受的强力领导人带领新生国家走上建设发展道路,政府更迭频繁,致使经济发展停滞。2007年司法危机爆发后,总统穆沙拉夫对政局的掌控能力削弱,巴国内出现了穆沙拉夫领导的穆斯林联盟(领袖派)、贝·布托及其丈夫扎尔达里领导的人民党、谢里夫领导的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共同竞争政权的局面。2008年2月人民党和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组成联合政府执政迫使穆沙拉夫辞职后,政府、最高法院及军方之间错综复杂的纠葛令巴政局跌宕起伏,经济大受影响。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受到两次石油危机冲击,20世纪70年代巴基斯坦经济陷入困境,1972年老布托上台后,采取国有化政策进行改革,也未能挽救经济颓势,1972-1977年GDP年增长率平均仅为4.12%[4]。巴基斯坦外贸逆差日益扩大,由1975-1976年度的9.3亿美元增至1979-1980年度的20亿5850万美元[5]。2008年后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深,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国际石油、粮食等商品价格高涨,巴基斯坦外资流入减少,出口增长负担沉重且进口压力增大,2008-2010年GDP增长率平均仅为2.05%[6]。从国际安全形势来看,1969年3月叶海亚·汗上台后,全国大选却导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独立后的巴基斯坦被肢解为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国家实力受到严重削弱,经济停滞不前,1971、1972年GDP增长率降至历史最低点0.47%和0.81%[7]。美国以巴基斯坦作为前沿基地开展的打击恐怖主义行动,并未如初始预期那样,给巴带来大量的资金援助,提振经济发展。相反,频繁的军事活动和恐怖袭击使投资者加速撤离巴基斯坦,国民经济更加恶化。为评估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对巴基斯坦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由巴财政部召集主持,包括内政部、外交部、商务部等在内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对巴出口贸易、外国投资、工业产值、税收收入等方面所遭受的损失进行了分析。据估算,2001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间巴总体经济损失达到1025.1亿美元,折合82644亿卢比。具体情况参见表1和表2。
* 统计时间为2013年7月-2014年3月
资料来源:Pakistan Economic Survey 2013-2014
* 统计时间为2013年7月-2014年3月
资料来源:Pakistan Economic Survey 2013-2014
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国内政治局势和国际安全形势的不稳定,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都会给其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但从巴基斯坦多年经济增长的剧烈波动来看,巴基斯坦经济的敏感性是十分突出的,这与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特征,即高度外部依赖性和经济结构的脆弱性紧密相关。
二、高度的经济外部依赖性
巴基斯坦经济的外部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强烈依靠能源、资金方面的国外支持。其中,石油短缺和举借外债是巴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突出现象。在国内政治局势和国际安全形势不稳定,以及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时,这两个现象表现得更加突出,使低迷的经济更加恶化。
1、石油依赖
巴基斯坦能源结构主要分为石油、天然气、煤、核能、水电、新能源六类,其中石油在巴基斯坦能源消耗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占32%[8] 。但是,巴基斯坦是一个缺油国家。表3和表4提供了巴基斯坦原油开采量与石油消费量的一组数据对比。举例说明,假设取2002-2004财年原油开采量的平均值23.05万桶作为2003年巴基斯坦的原油开采量数值,那么根据推算,当年巴基斯坦的石油消费量达到11643.5万桶,巴基斯坦的原油消费远不可能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这其中还没有计算原油在储藏、分配、销售过程中的损耗。供求关系紧张使得巴基斯坦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及其制成品,经济发展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非常大。石油及石油产品是巴基斯坦仅次于机械的第二大进口商品门类,
表3 巴基斯坦原油开采量 (1960-2014)
资料来源:Pakistan Economic Survey 2013-2014
表4 巴基斯坦石油消费量(2000-2010)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1年)
1992-2013年间巴基斯坦石油及石油制品占进口商品的平均份额达到了25.1%[9],大量外汇储备被用于购买石油,既是造成该国持续对外贸易逆差的原因之一,同时强化了经济的外部依赖,特别是在石油价格高涨的年份,巴基斯坦经济状况堪忧。据卡拉奇的一份经济周刊报道,在1990-1991年里,巴原油和油品进口总数已达11.6亿美元,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国家外汇收入都被用于购买原油和油品。而1981年,巴基斯坦石油进口还只占其外汇收入的1/10[10]。2005-2006年巴共进口原油860万吨、石油产品600万吨,使用外汇66.52亿美元,居进口产品第一位[11]。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油价高涨使巴基斯坦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巴外汇储备因为石油进口费用的暴涨而迅速减少,最后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申请了一笔76亿美元的贷款来渡过难关[12]。
2、外债依赖
巴基斯坦国内储蓄率低,投资率与储蓄率之间存在巨大差额,依靠外援特别是举借外债发展经济,是巴基斯坦经济体的一个突出特点。根据巴基斯坦1987-1988年度经济调查,巴基斯坦未偿外债从1952-1953年度的100万美元增至1959-1960年度的1.45亿美元,到了1969-1970年度,外债则翻至29.5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5%[13]。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这一数字到了1972年则翻至40.55亿美元[14]。自1972年至2012年巴基斯坦外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高居35%-55%之间,1973年曾一度达到71.4%[15],大量经济建设成果用于偿还债务,这妨碍了巴基斯坦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2004年后,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回落至40%以下,但相比2004年,2012年外债总额由363.53亿美元增加至618.67亿美元[16],几乎翻了一番,情况不容乐观。据巴基斯坦《民族报》报道,巴基斯坦外债在过去五年增幅超过100%[17],正处于债务陷阱中。非优惠型商业贷款增多,导致巴基斯坦外债逐年递增,陷入举新债还旧债的尴尬局面中。同时,以下两个因素也值得关注:一是动荡的政治、安全局势和不景气的经济加速卢比贬值,使得巴基斯坦还债压力更加巨大。二是巴国家政府为减免债务或获得优惠型贷款,往往受制于债权国或国际金融机构提出的援助条件,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减弱。
一个重要现象是,外债在巴基斯坦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外国直接投资(FDI)对其经济成长的影响却微乎甚微。1972至2013年巴基斯坦外国直接投资额占GDP的比重一直持续低于4%,大多数时候甚至低于1%[18]。这与巴基斯坦的贸易政策有一定关联:20世纪50-60年代,巴实行严格的进口替代战略,直到70年代后才逐步转向出口导向型政策,90年代后开始加大力度实行贸易的全面自由化。同时也反映出巴基斯坦经济外部依赖的不成熟性,即由于无法大量吸引到可以带来高新技术支持、资金可持续流动以及解决长期就业问题的外资,巴基斯坦将外债作为寻求外部经济支持的首选,结果负担累累,造成更多的经济社会问题。
三、经济结构的脆弱性
产业转型是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根源,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内生性发展、抵御国际经济环境负面影响或非经济因素干扰的基础。但巴基斯坦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这是影响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巴基斯坦第一产业(农业)经济仍然落后和欠发展。农业附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60年的46.2%下降至2013年的25.3%(表5),但和历史同期的世界平均水平(1990年至2013年持续低于10%)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巨大。与历史同期的巴基斯坦本国工业附加值、服务业等附加值占GDP的比重相比,农业所占GDP的比重仍然过高。而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缓慢,不能发挥出对经济发展的更大推动力。工业附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从1960年的15.6%增加至2013年的21.6%(表5),进入21世纪后,工业附加值所占比重一直徘徊不前。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明显,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但主要集中于低端服务业,且占GDP比重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服务业等附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60年的38.2%增加至2013年的53.1%(表5),而世界平均水平从1990年至2013年均在60%以上。2007年8月巴基斯坦政府发布由计划委员会制定的“2030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目标,其中预期至2030年时农业占GDP总量比重下降为10%,工业比重上升为38%(其中制造业比重上升为30%),服务业比重保持为52%[19]。目前的产业结构情况离实现该目标尚有很长一段距离,尤其是工农业发展水平。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巴基斯坦农业、制造业、商品生产业和服务业增长明显放缓。2008-2013年期间,四个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仅为2.44%、1.26%、1.86%、3.54%,制造业和商品生产业受损突出(表6)。
表5 巴基斯坦各产业附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1960-2013)
资料来源:World Bank
表6 巴基斯坦产业部门增长率变化趋势(1960-2013)
* 年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Pakistan Economic Survey 2013-2014
表7 巴基斯坦人均农业附加值 (1980-2013)
(单位:美元,根据2005年不变价)
资料来源:World Bank
巴基斯坦是南亚农业国家,农业是其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巴基斯坦人均农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653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1080美元(表7),增幅为65.4%,农业生产率有所提高,但变化趋势及总体水平较之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差距仍十分巨大(美国1980年人均农业增加值为13207美元,是巴基斯坦同期的19.9倍,而2009年这一数字增长到57767美元,是巴基斯坦同期的54倍)。巴基斯坦独立时,政府长期采取以农养工政策,通过实行不同汇率、控制进口等办法,扩大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将农业收入转移至工业。造成巴基斯坦农业落后的其他原因还有,灌溉水源难以保障、农业投入少、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生态环境破坏。巴基斯坦工业基础薄弱,总体规模、行业规模和企业规模均不大,门类也不齐全。工业部门主要包括纺织、制糖、化肥、化工、烟草、冶金与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水泥、汽车、油气开发、信息技术和手工业等。其中,纺织业是巴基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巴基斯坦纺织品与成衣出口贸易额总体稳定,但与该产业的最大出口国中国相比,其占领世界市场的能力仍有较大潜力可挖,特别是考虑到巴基斯坦充裕的青年人口来说,同时它还面临着越南等国的强有力竞争。重工业方面的钢铁、重型机械制造、石油天然气、基础化学等被看作是工业化的指标,而这些产业在巴基斯坦发展速度较慢,同时也制约了下游附属产业的兴起。汽车(装配)、电子、电器、制药等产业近些年也在发展,但主要集中于组装、外包、销售等低附加值环节。建筑业在过去十年中所占GDP的份额一直小于3%[20]。电气、燃气两大部门,其能源供应水平长期无法满足生产和消费需求,是导致巴基斯坦经济发展低迷的严重瓶颈。总的来说,工业部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和投资不足、程序方法和设备过时、浪费与无效率、缺乏管理和政策失误。巴基斯坦服务产业主要包括六个部门:交通运输、仓储和通信;批发、零售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政府公共管理;社会服务。服务业主要集中于低端行业,一个迫切需求是提高服务产业工作者的技术技能和教育水平、提高服务业的研发水平(R&D),进行有效的技术升级和人力资源开发。如何逐步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有效展开工业化进程、提升三大产业的质量和内涵,是巴基斯坦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注释:
[1]李德昌:《独立以来的巴基斯坦经济——兼与印度比较》,《南亚研究季刊》,1985年4月,第13-16页。
[2]陈继东:《转型中的巴基斯坦经济——经济困境与结构矛盾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52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巴基斯坦(2013年版)》,http://fec.mofcom.gov.cn/gbzn/gobiezhinan.shtml,数据来源为巴基斯坦联邦统计局,统计年份为财年(即本年7月1日-次年6月30日)。
[4]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1960-2013年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计算得出,原始数据参见http://data.worldbank.org/country/pakistan,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Pakistan-GDP (current US$)。
[5]亚南:《南亚国家的能源问题》,《南亚研究》,1981年第1期,第79-80页。
[6]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1960-2013年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计算得出,原始数据参见http://data.worldbank.org/country/pakistan,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Pakistan-GDP (current US$)。
[7]同上。
[8]【巴基斯坦】纳西尔·阿里·布哈里:《巴基斯坦:改革进程》,全球智库联盟,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2014年2月。
[9]根据巴基斯坦商务部和联邦统计局提供的1992-2013年巴基斯坦石油及石油制品占进口商品的份额数据计算得出。
[10]夏景华:《加速发展的巴基斯坦石油工业》,《世界石油经济》,1992年第4期,第13页。
[11]《巴基斯坦油气资源状况和中巴合作前景》,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2008年2月,http://ccn.mofcom.gov.cn/spbg/show.php?id=7142。
[12]陈利君:《中巴能源合作探讨》,《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76页。
[13]李德昌:《外援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影响》,《南亚研究》,1991年10月,第29页。
[14]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1972-2012年巴基斯坦外债总额数据和1960-2013年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计算得出,原始数据参见http://data.worldbank.org/country/pakistan,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Pakistan-External Debt,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Pakistan-GDP (current US$)。
[15]同上。
[16]同上。
[17]《过去5年,巴基斯坦外债增幅超100%》,【巴基斯坦】《民族报》,2013年3月16日,转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fwmys.mofcom.gov.cn/article/i/jyjl/j/201303/20130300063338.shtml。
[18]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1970-2013年巴基斯坦外国直接投资(FDI)数据和1960-2013年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计算得出,原始数据参见http://data.worldbank.org/country/pakistan,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Pakista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Pakistan-GDP (current US$)。
[19]【巴基斯坦】阿巴斯·阿里·卡兹米:《转型中的巴基斯坦经济》,【巴基斯坦】《黎明报》,2007年10月1日。
[20]【巴基斯坦】法斯赫·乌丁、阿克拉姆·斯瓦蒂著:《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历程——需要新的范式》,陈继东、晏世经等译,四川:巴蜀书社2010年版,第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