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仿佛是中国掌柜遇到了美国西部牛仔,各自操持不同的贸易话语、利益诉求及实力展示,舞刀弄棒和唇枪舌剑交叉错落,一时让人摸不着北。贸易战是美国对全世界的权力确认战,中国只是充当了“罪魁祸首”,各盟友也难以幸免。G7峰会的结构化裂变,显示出西方政治经济秩序的内在矛盾与风光不再。特朗普“美国优先”意味着盟友不再是利益一体,甚至不是利益优先,而是利益再平衡与逆向掠夺。这种复杂的以美国为中心的利益调整,将在结构上改变1945年以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面临结构转型。
中美贸易战经过几轮博弈,时惊时险,既没有彻底撕破脸,也没有达成一揽子解决方案。这就决定了中美贸易战必然是贸易的持久战和文明的持久战。贸易再平衡或许在有限范围内可能发生,但文明再平衡游戏中的“美国独尊”却已不可能。美国创制了贸易规则与高科技的最高标准,但在制度与文明层面不再获得中国甚至世界的绝对信任。改革开放40年,中国坚定地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且正在通过“一带一路”与发展中国家共建共享。由于总体趋势是中国崛起及美国的相对衰落,对中国威胁及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甚至恐惧终于在某些时刻冲破了美国内部“接触派”和“遏制派”的传统分歧。贸易战以来,不断有智库及舆论分析认定美国对华政策已整体转向“遏制”路线,这是大体可信的。
但中美贸易战不大可能蔓延成中美全面对抗,理由是美国内部在将中国“遏制”于何种程度上仍然存在分歧,这里依然飘荡着利益优先与原则优先的路线分歧。大体的分歧线是:特朗普及其利益集团是要做生意的,存在妥协可能性,但美国建制派是要价值输出和巩固全球领导权的,妥协空间不大。美国的这种内在的精神分歧在2016年特朗普与希拉里大选对阵时就已存在,实质是“两个美国”的裂变:特朗普代表了利益优先的实用主义美国,而希拉里代表了原则优先的理想主义美国。特朗普就职以来的内政外交并非完全自主进行,而是上演着利益派与建制派复杂的规训与反规训游戏。
这些内部派别在“遏制”中国议题上没有实质分歧,但对于主要从何种路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遏制”中国则有着不同思路及路线。以中兴制裁案为例,特朗普的行政分支与国会多数派之间显然有着不同思路,前者利益可和,后者一意决战。那么,哪一个才是真实的美国呢,是利益的还是原则的?历经200多年的建国锤炼及全球化,美国早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帝国。特朗普以“民族国家”的肉身及利益尺度对抗和改造一个已然全球化的世界帝国,他看到的是这个老大帝国因虚弱和骄傲而日益衰朽的现实,因而宣扬自己是美国的救世主。但美国很多精英听不懂他的话,看不到他认识的危机,而是一味地依赖“政治正确”及帝国普遍主义思维定势去嘲弄他。中国对这个复杂的美国也缺乏真正的战略认知和系统化的应对策略。特朗普在与建制派相互规训的过程中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何为美国,因此不排除他在适当条件下向传统建制派路线靠近及实质性妥协的可能。目前来看,美国的内部调整尚未完成。
中美贸易战必须放在中美长线的世界权力秩序竞争中理解和定位。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东西方权力的历史再平衡。中国致力于在“一带一路”沿线提供美国未能提供的公共品,这对人类和平发展而言是公益与正当的,但对于美国的帝国利益与合法性而言则是摧毁性的。但世界给了美国充分的时空来提供相关公共品,美国的经济全球化与民主全球化曾经一度铺天盖地,但带来的不是其国内自由繁荣秩序的扩展,而是失败国家、难民危机与“起火的世界”。中国是在用自身的文明理想及资本资源对这些失败区域及人群加以治疗、修复和援助,但美国显然并不领情。改革开放40年,美国在整体上未能规训中国,相反则是中国保持了文明的自我和政治的自我,保持了对自身民族政治存在方式与类型的高度自觉与坚定维护。中国对外秩序输出的相关作为,也不是与美国直接竞争的结果,而是美国不负责任地进场与退场后的发展援助行为。在这样的进退序列中,中美之间庞大的中间地带国家及其人民必然会逐步诚实、理性和智慧地调整在中美之间的站位和取向。
因此,贸易战不是中国的末日,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末日,不是人类和平发展的末日,相反恰恰是东西方关系的再平衡,是更加平等、民主与和谐之21世纪世界秩序的阵痛和曙光。只是代表东方力量的不是曾经如日中天、至今仍矢志不渝的日本,不是“大东亚共荣”式的新霸权主义,而是中国式的新天下主义。日本文化虽在中西之间精致锤炼,但缺乏东方文化中和平共享的诚实底蕴。中国则由于饱经近现代多重苦难而在政治与文化心智上坚毅、包容、凝定和超越。于当代日本,亦只有诚心“脱欧美入亚”,方可真正实现国家正常化,参与分享东方秩序复兴带来的系统性红利。
这些都是中国在贸易止战的断断续续中需要聚焦的机遇和方向。这注定是一个艰难无比、风险倍增的大事业,是民族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协调并进的“创世纪”。生于这个时代,这个国,确实要有打破既往观念和制度性“坛坛罐罐”的原创意识和心智大开大合的进取气象。